齐桓公一生经历的事情很多,而很多他亲身经历的事情都成为了典故被后人传唱赞颂,并从他的故事中吸取经验。下面历史趣闻网就来给大家讲讲齐桓公见小臣稷的故事。  齐桓公见小臣稷故事插图 这个故事原本被记载在吕氏春秋一书之中,书中原文如下: 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不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之骜爵禄者,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骜禄爵,吾庸敢骜霸王乎?”五往而后得见。天下闻之,皆曰:“桓公犹下布衣之士,而况国君乎?”于是相率而朝,靡有不至。桓公所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者,遇士于是也。 翻译成白话文的意思大致是:齐桓公见臣子稷,一天去了三次也不得见,他的随从就对他说:“一国之君见一介布衣之士,一天三次都见不到,也可以不用再去见他了。”齐桓公却说:“不是这样的,那些不在乎功名爵禄的士人自然也不在乎什么国君了,而不在乎霸业的君王也不会在意那些有才的士人,就算士人不在乎功名爵禄,那我这个国君也不能不在乎天下霸业吧?”于是第五次前往终于得见小臣稷。天下人听说了这个故事,都说:“齐桓公对待平明百姓都能如此谦虚退让,何况是一国之君呢?”所以后来有才之士皆相继前来朝见齐桓公。齐桓公之所以能九次召集诸侯会盟,匡扶正义,全都是因为他能如此谦虚的对待士人。 齐桓公求贤若渴是众人皆知,不仅仅是小臣子,就连曾经有仇的管仲他都能摒弃前嫌,谦虚的说服管仲来为自己效力,可见齐桓公对于人才的重视和珍惜程度。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贤明之君善于用人,懂得珍惜人才。 除了这个故事之外,齐桓公还有一个小故事给后人启发和告诫,那就是齐桓公好服紫的故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