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汤志钧.近代经学与政治[M].北京:中华书局,1989. [2]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J].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一本、创刊号),1928. [3]章太炎.訄书·清儒.朱维铮编校.章太炎全集(三)[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4]胡适.章实斋年谱[M].(姚名达补).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5]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一卷[M].中国古代社会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6]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一卷[M].青铜时代[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7]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二卷[M].十批判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8]刘起釪.尚书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9. [9]隋书(卷三十二)[M].经籍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3. [10]朱子语类(第六册)(卷八十六)[M].礼三·周礼[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1]周官质疑[A].金文从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 [12]杨筠如.周代官名略考[J].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1928,2(20). [13]钱穆.周官著作时代考[J].燕京学报,1932,(11). [14]刘逢禄.左氏春秋考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15]顾颉刚读书笔记(卷四)[M].台北: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 [16]李永圻编.吕思勉先生编年事辑[M].上海:上海书店,1992. [17]蒙文通.汉儒之学源于孟子考[J].论学,1937,(3);非常异义之政治学说[J].重光,1937,(1);非常异义之政治学说解难[J].重光,1938,(2). [18]蒙文通.从社会制度及政治制度论周官成书年代[J].图书集刊,1942,(1). [19]斯维至.西周金文所见职官考[J].中华文化研究汇刊,1947,7. [20]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三卷·奴隶制时代[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21]刘家和.史学与经学[A].古代中国与世界[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 [22]叶舒宪.国学方法论的现代变革[J].文史哲,1994,(3).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