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史家论史 >

政治史再思考:以公众史学为视角(3)

http://www.newdu.com 2017-09-05 《史学月刊》2014年3期 刘静贞 参加讨论

    四结语
    本文其实没有结论,构思则历经两回转折,首次提出是2010年2月在史语所举办的第十九届历史研习营中,因应主题“史学的边缘与边缘的史学”,配合黄宽重先生谈“新政治史”,故以《新在哪里?——再见政治史》为题。但是同年3月在台湾青年学者的风檐读书会中,即改为《再见政治史——一个社会史研究者的反省与展望》。以“再见”为题,起因于我的第一本书虽以宋代皇权发展为讨论对象,但之后即转向社会底层人群的生活思维。重新再见,虽然呼应探问政治史的新可能性,但基本上仍是由下而上的社会史关怀。此次转以公众史学着眼,既望突破之前政治、社会的对立思考,回到整体史的脉络,更希望引入“公”共的视野,并以大“众”人生为思索关怀。
    历史是一门教人如何回头的学问,不同世代的人们有着他们的关怀与认真,看似后浪推翻前浪的变化过程,其实正如不同人自有其应对世事的情境与选择,其足迹踩踏之间皆有后来者可参照之处,若是落入此是彼非的决然,其实是自我限制了视野。而我们在踩踏上前人肩膀之际,是否认真张望过他们彼此足迹间的关系,进而辨识出自己心的方向,也留给他人选择的空间。尊重、理解、同情,不只是对古人,也在我们彼此的课题之间。
    在这个跨领域、跨学科的时代,如何在让步、并置和混淆中还能保有自我,的确是需要细致与深刻的思考,修正后的自我是否还是自我?或许就像政治史在议题、取径的不断延展中,并不只有政治,但绝不能没有政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