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史家论史 >

国家政治场景下的边民认同探究(3)

http://www.newdu.com 2017-09-05 《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 徐永志 赵旭峰 参加讨论

    三、国家力量与边民话语 
    族际政治和民族问题是现代国家政治中的重大问题。理想的民族与国家关系在地方公共事务中应该是交感的而非对峙的,即民族地方需要认同并执行国家整体改革的目标,但地方符号的意义也需要从国家意志中得到体现却并不游离出来。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历史进入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由沿海而内地逐步掀起经济建设热潮,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此时中越边境地带却经历了长达十年的战争。战争不仅给当地边民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破坏,而且使云南边境地区经济的发展受到影响。即便如此,我国边民仍然能或多或少地分享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再加上政府在中越边境地区出台了许多惠民政策,其生活水平在一段时期内高于越方的边民。在20世纪90年代中越关系正常化后,中越边界重新开放,互市恢复,双方边民在边界地区交往、通婚。初期,中越双方生活水平对比的反差就会引出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我们国家真好”,生活条件相对比较好的我方边民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对国家的认同感自然很高。 
    越南在实行“革新开放”后,越南政府开始认识到边疆边民问题关系到越南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自越共“七大”以来,越南政府在边境地区推行移民实边和稳定边境居民生活的政策,对边境地区的农民实行三年低利息贷款用以购买生产资料,对特别贫困的农民,国家无偿提供耕牛、种子、种苗和生产工具,甚至在建房方面也给予财政资助,对边境边民看病医疗和子女上学(一直到大学)实行免费,且能落实到户、落实到人[11]。笔者曾经在2005年、2010年、2013年到越南北部的老街、北河等省调研,真切感到越南边境地区的社会发展是在不断进步的。这些就使其边民确实能得到实惠的同时,对我边民也形成很大的吸引力。 
    《凤凰周刊》曾刊发《模糊的边界——云南十万边民移居海外》一文,认为我国边境地区发展的相对不足与邻国相对优厚的条件,引发了边民大规模移居周边国家,从而对我国西南边境的稳定与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12]。而实际情况是,早在2000年,根据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民委要求,云南省开展了“兴边富民行动”,实施基础设施、温饱、安居、免费教育四项工程,用以改善当地民生,但由于边境地区所存在问题所具有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这些惠民政策尚未能全面地落实。而当边民感觉到自己的利益甚至是生存空间受到威胁,又不能从原有的历史传统找到适应之道时,其内心产生的被边缘化和被剥夺的感觉就有可能通过各种矛盾和摩擦表现出来,甚至引发较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近年来发生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的“洒西事件”和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江城事件”,正是此类所属。这些事件本身是当地边民要求对失衡的利益分配关系进行重新均衡分配,但当地政府在处置过程中由于举措失当时,便演变成为民众一种非常规的利益诉求、利益表达的方式。以上边民移居海外与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都与边民被边缘与受挫折的情感因素有关,如果任其继续发展下去,“自然使这种迷失更深一重,而这些都与地方民族主义的兴起有着某种关联”[13],进而会影响到边民对国家的认同。  
    2011年,国务院印发《兴边富民行动规划(2011-2015年)》(国办发[2011]28号),就加强边民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度,加快推进村庄内外道路硬化、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巩固“普九”成果,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卫生院(室)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建立多元化、社会化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等方面做了指导性意见[14]。今后,国家在提高边疆发展水平的同时,还需要有边民主体性地位的充分体现,努力寻求内地与边疆之间互惠的、分享式的发展模式与规律。可见,“边境地区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很大程度上影响国家的决策。国家不但要从宏观层面处理边疆问题,还要从中观、微观层面入手,为宏观决策提供诸多现实支持。”[15]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