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史家论史 >

中国人面像岩画传播路线探析(5)

http://www.newdu.com 2017-09-05 《东南文化》2014年第4期 王晓琨/张文静 参加讨论

    三 中国人面像岩画传播路线辨析
    人面像的起源地及传播路线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宋耀良在考察了大量的岩画考古遗址后,认为环太平洋的人面像岩画系一种同源文化传播所致,都是由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岩画为发源地而传播开的。他提出中国的人面像岩画的分布有三条分布带以及中国人面像岩画的传播路线。之后,他又提出分布在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人面像岩画也是从中国传承扩散而来的,至此人面像岩画又和美洲人的起源关联起来。这似乎为我们勾勒出了中国人面像岩画发展、流变的脉络。客观地说,宋氏的研究是针对各地区的人面像岩画进行比较后得出的结论,具有敏锐的直观性。但是,他的研究并没有公布各个区域的全面基础数据,因而结论显得单薄,不是十分的可靠。
    从上述将军崖和赤峰地区人面像岩画类型比较来看,将军崖岩画与赤峰岩画有部分类型相似,如赤峰地区的Ab型Ⅱ式的人面像岩画与将军崖岩画中Aa型人面像岩画。但从各个区域岩画的总体分布特征分析,将军崖岩画着重体现了与原始农业文化相关的古代人类的生活和思想,应是当地农业环境下的产物;而这种类型在拥有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等农业传统文化的赤峰地区并没有出现。因此,我们认为,这两个区域的岩画造型特点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每个区域所具有的特征区别于其他地区。当然,每个区域有其自身的发展序列,并不意味排斥彼此的影响。从以上我们对两个区域的人面类型的比较来看,这两个区域间的联系尚不能说明赤峰或者将军崖人面像岩画分布是传播的结果,至少找不到传播的足够证据,如某一类人面像的祖型及其有规律的文化变体。
    当然,我们的研究仍需要建立在更大量的数据基础上,尤其是结合全国人面像岩画的分布,对人面像岩画加以系统的比较论证。因此,关于人面像岩画的发展流变以及它的传播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注释:
    ①贺吉德:《贺兰山岩画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32页。
    ②董万崙:《黑龙江流域岩画碑刻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③盖山林、盖志浩:《内蒙古岩画的文化解读》,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孙继民:《克什克腾旗岩画述略》,《内蒙古文物考古》1994年第1期;田广林:《内蒙古赤峰市阴河中下游古代岩画的调查》,《考古》2004年第12期;张松柏:《赤峰市新发现的古代岩画》,《内蒙古文物考古》1998年第2期;吴甲才编:《红山岩画》,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8年。
    ④盖山林:《乌兰察布岩画》,文物出版社1989年;盖山林:《阴山岩画》,文物出版社1986年;盖山林、高志浩:《内蒙古岩画的文化解读》,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王晓琨、魏坚:《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岩画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2009年第4期。
    ⑤梁振华编:《桌子山岩画》,文物出版社1998年。
    ⑥盖山林:《巴丹吉林沙漠岩画》,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
    ⑦西北第二民族学院编:《贺兰山岩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⑧苏北海:《新疆岩画》,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
    ⑨连云港市博物馆:《连云港将军崖岩画遗迹调查》,《文物》1981年第1期。
    ⑩陈兆复:《中国岩画发现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11)陈兆复:《世界岩画·亚非卷》,文物出版社2010年。
    (12)(13)陈兆复:《中国岩画全集·南部岩画(一)》,辽宁美术出版社2007年。
    (14)高业荣:《万山岩雕——台湾首次发现摩崖艺术之研究》,台湾东益出版社1991年。
    (15)北魏·郦道元著,谭属春、陈爱平点校:《水经注》,岳麓书社1995年,第501页。
    (16)比如:王毓红、马少波:《贺兰山岩画人面式样结构的建构、功能和意义》,《宁夏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陆思贤:《将军崖岩画里的太阳神象和天文图》,《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3期;孙晓勇:《作为一种眼睛信仰的岩画——西辽河流域人面岩画探究》,《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高伟:《试论将军崖岩画的原始艺术形式》,《艺术百家》2008年第8期。
    (17)孙新周:《内蒙岩画所见东夷文化遗存辨析》,《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第6期。
    (18)宋耀良:《中国史前神格人面岩画》,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
    (19)朱存世:《试论乌兰察布草原类人面岩画》,《内蒙古文物考古》2000年第1期。
    (20)龚田夫、张亚莎:《中国人面像岩画文化浅谈》,《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21)宋耀良:《环北太平洋史前人面形岩画研究》,《文化中国》(加拿大)第三卷第4期。
    (22)俞伟超:《关于考古“类型学”的问题》,《考古学是什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56页。
    (23)田广林:《内蒙古赤峰市阴河中下游古代岩画的调查》,《考古》2004年第12期,图八:34;张松柏:《赤峰市新发现的古代岩画》,《内蒙古文物考古》1998年第2期,图三。
    (24)张松柏:《赤峰市新发现的古代岩画》,《内蒙古文物考古》1998年第2期,图三。
    (25)盖山林、盖志浩:《内蒙古岩画的文化解读》,图919;田广林:《内蒙古赤峰市阴河中下游古代岩画的调查》,《考古》2004年第12期,图一一:1、图一零:3。
    (26)(27)(28)田广林:《内蒙古赤峰市阴河中下游古代岩画的调查》,图七:4、图五:3、5,图八:65、67、38,图一二:3、图六:10。
    (29)连云港市博物馆在1981年做了调查,在调查报告中,将此处岩画分为3组,其中A组有10幅人面像,B组11幅人面像,C组4幅人面像岩域。
    (30)连云港市博物馆:《连云港将军崖岩画遗迹调查》,《文物》1981年第1期,图二:72;连云港市重点文物保护研究所:《石上墨韵——连云港市石刻拓片精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2页。
    (31)(32)连云港市博物馆:《连云港将军崖岩画遗迹调查》,图二:76、85,图五:11、21。
    (33)连云港市重点文物保护研究所:《石上墨韵——连云港市石刻拓片精选》,第2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