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史家论史 >

跨国史的兴起与20世纪世界史的重新书写(6)

http://www.newdu.com 2017-09-05 《世界历史》 王立新 参加讨论

    注释:
    ①此为哈佛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入江昭的说法,参见入江昭《全球史和跨国史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Akira Iriye,Global and Transnational History:The Past,Present,and Future),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公司2013年版,第1页。
    ②笔者曾在《历史研究》2014年第1期发表《在国家之外发现历史:美国史研究的国际化与跨国史的兴起》一文,考察跨国史在美国兴起的过程、研究路径和主要成果,以及跨国史研究的公共价值和学术意义。本文则讨论跨国史视角对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历史研究的影响、跨国史的题材和方法论特征(特别是与其他相关学科分支的差异)、新研究领域的兴起以及跨国史视角对世界现代史研究与书写的启示等。
    ③美国的“一致论史学”(Consensus History,又译“共识学派”)和德国的“德意志特殊道路”论(German Sonderweg hypothesis)是民族国家史学的典型。“一致论史学”反对进步学派从阶级和地区冲突的视角来解释美国历史,认为不同群体的美国人都信奉古典自由主义的基本信条,在核心价值观和政治理念上具有高度的共识,因此,美国避免了欧洲式的阶级冲突、贫富分化和政治压迫,美国历史是自由不断成长、社会和谐发展的历史。该学派对美国历史的解释盛行于二战后初期至20世纪60年代上半期。“德意志特殊道路”论是联邦德国史学界关于德国历史的主导叙事,流行于20世纪60—80年代,相信德国历史至少在过去的两个多世纪里走了一条与其他现代西方国家截然不同的道路,这一特殊道路在纳粹德国的十二年统治中终结。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关于本国历史“例外”和“独特”的解释,例如瑞士被视为欧洲历史发展的“特例”(Sonderfall),一些法国史学家则相信“法兰西例外论”(L'exception )。
    ④入江昭:《历史研究的国际化》(Akira Iriye,“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story”),《美国历史评论》(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1989年第1期,第2—4页。
    ⑤伊恩·蒂勒尔:《国际史时代的美国例外论》(Ian Tyrrell,“American Exceptionalism in an Age of International History”),《美国历史评论》1991年第4期,第1038页。
    ⑥托马斯·本德:《拉比埃特拉报告》(Thomas Bender,La Piētra Report),美国历史学家组织2000年发布,第2、3部分,http://www.oahorg/activities/lapietra/,2012年5月18日。
    ⑦《美国历史杂志》(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1999年第3期,第965—1307页。
    ⑧《关于跨国史的对话》("AHR Conversation:Transnational History"),《美国历史评论》2006年第5期,第1446页。
    ⑨米克尔·西格尔:《超越比较:跨国转向后的比较方法》(Micol Seigel,"Beyond Compare:Comparative Method after the Transnational Turn"),《激进史学评论》(Radical History Review)2005年第91期,第62页。
    ⑩安东尼·霍普金斯:《回到未来:从民族国家史到帝国史》(A.G.Hopkins,"Back to the Future:From National History to lmperial History"),《过去与现在》(Past & Present)1999年第164期,第203、205、207页。
    (11)凯瑟琳·霍尔:《教化臣民:英国人想象中的宗主国和殖民地,1830-1867》(Catherine Hall,Civilising Subjects:Metropole and Colony in the English Imagination,1830-1867),芝加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安托瓦妮特·伯顿:《历史的负担:英国女权主义者、印度妇女和帝国文化》(Antoinette Burton,Burdens of History:British Feminists,Indian Women and Imperial Culture,1865-1915),北卡罗来纳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在帝国的心脏:印度人与维多利亚时代晚期英国的殖民遭遇》(At the Heart of the Empire:Indians and the Colonial Encounter in Late Victorian Britain),加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3)安托瓦妮特·伯顿:《谁需要国家?拷问“英国”历史》(Antoinette Burton,"Who Needs the Nation? Interrogating 'British' History"),《历史社会学杂志》(Journal of Historical Sociology)1997年第3期,第230、240页。
    (14)基兰·克劳斯·帕特尔:《美国和德国的跨国史争论》(Kiran Klaus Patel,"'Transnations' Among 'Transnations'? The Debate on Transnational Histor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Germany"),《美国研究》(American Studies)2009年第3期,第456—457页。
    (15)主要有:马丁·盖耶、约翰内斯·保尔曼:《国际主义的结构:1840年代至一战间的文化、社会与政治》(Martin Geyer and Johannes Paulrnann,The Mechanics of Internationalism:Culture,Society and Politics from the 1840s to the First World War),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海因茨-格哈德·豪普特、于尔根·科卡:《比较史与跨国史:中欧路径与新视角》(Heinz-Gerhard Haupt and Jürgen Kocka,Comparative and Transnational History:Central European Approaches and New Perspective),博格翰图书2009年版;于尔根·奥斯特哈梅尔:《世界的转变:19世纪全球史》(Jürgen Osterhammel,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World:A Global History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关于跨国史在德国兴起的情况,参见何涛《跨民族史:全球史在德国史学界的回应》,《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第33—40页。
    (16)迈克尔·G.穆勒、科尼利厄斯·托普:《历史研究中跨国空间的概念化》(Michael G.Muller and Cornelius Torp,"Conceptualising Transnational Spaces in History"),《欧洲历史评论》(European Review of History)2009年第5期,第609页。
    (17)南希·L.格林:《法国史与跨国转向》(Nancy L.Green,"French History and the Transnational Turn"),《法国史研究》(French Historical Studies)2014年第4期,第554页。
    (18)南希·L.格林:《法国史与跨国转向》,《法国史研究》2014年第4期,第562页。
    (19)入江昭、皮埃尔-雅维斯·索尼尔合编:《帕尔格雷夫跨国史辞典》(Akira Iriye and Pierre-Yves Saunier,eds.,The Palgrave Dictionary of Transnational History),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公司2009年版,第xxvi—xxxvi页。
    (20)安-克里斯蒂娜·L.克努森、卡伦·格拉姆-思科乔尔代格:《历史学与跨国史叙事》(Ann-Christina L.Krnudsen and Karen Gram-Skjoldager,"Historiography and Narration in Transnational History"),《全球史杂志》(Journal of Global History)2014年第1期,第146页。
    (21)《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跨国史丛书》(Palgrave Macmllan Transnational History Series),http://www.palgrave.com/series/-/PMSTH/,2015年6月1日。
    (22)入江昭、皮埃尔-雅维斯·索尼尔合编:《帕尔格雷夫跨国史辞典》,导言,第17—18页。
    (23)皮埃尔-雅维斯·索尼尔:《跨国史:理论与历史》(Pierre-Yves Saunier,Transnational History:Theory & History),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公司2013年版,导言,第7页。
    (24)伊恩·蒂勒尔:《什么是跨国史?》(Ian Tyrrell,"What Is Transnational History"),https://iantyrrell.wordpress.corr/what-is-transnational-history/,2015年6月9日。
    (25)《关于跨国史的对话》,《美国历史评论》2006年第5期,第1445页。
    (26)巴托洛梅·尤恩-卡萨利拉:《跨国史标签后面的内容是什么?从早期现代史研究者视角进行的一些反思》(Bartolomé Yun Casalilla,"Transnational History:What Lies behind the Label? Some Reflections from the Early Modernist's Point of View"),《文化与历史电子杂志》(Culture & History Digital Journal)2014年第2期,第1—7页,http://cultureandhistory.revistas.csic.es/index.php/cultureandhistory/article/view/64/238,2015年9月13日。
    (27)皮埃尔-雅维斯·索尼尔:《跨国史:理论与历史》,导言,第8页。
    (28)托马斯·里斯-卡彭编:《把跨国关系找回来:非国家行为体、国内结构与国际制度》(Thomas Risse-Kappen,ed.,Bringing Transnational Relations Back In:Non-State Actors,Domestic Structures and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剑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导言,第3页。最早提出国际关系研究应关注非国家行为体的著名国际学家小约瑟夫·奈和罗伯特·基欧汉也给出类似的定义。二人在1971年的文章中,将“跨国关系”界定为“不受政府核心外交政策机构控制的跨越国家边界的联系、联合和互动”,并列举了当时的诸多跨国现象,如跨国公司、国际工会组织和科学网络、国际航空卡特尔、空间通信以及革命运动。小约瑟夫·S.奈、罗伯特·O.基欧汉:《跨国关系与世界政治》(Joseph S.Nye,Jr.and Robert O.Keohane,“Transnational Relations and World Politics:An Introduction”),《国际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1971年第3期,第331页。
    (29)迈克尔·盖耶:《德意志人生活于何地:理论和实践中的跨国主义》(Michael Geyer,"Where Germans Dwell:Transnationalism in Theory and Practice," Luncheon Talk,GSA 2006,Pittsburgh),http://h-rlne.msu.edu/cgi-bin/logbrowse.pl?trx=vx&list=h-german&month=0610&week=b&msg=6Ipa/qqNnOPa4EWRxlUksA&user=&pw=,2015年5月6日。
    (30)巴托洛梅·尤恩-卡萨利拉:《“地方主义”、全球史和跨国史:早期现代欧洲史学者的反思》(Bartolomé Yun-Casalilla,"'Localism',Global History and Transnational History:A Reflection from the Historian of Early Modern Europe"),《历史杂志》(Historisk Tidskrif)2007年第4期,第677页。
    (31)“初级研究者”(primary researcher)指利用原始材料进行历史研究和书写的学者。
    (32)柯娇燕著,刘文明译:《什么是全球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33)帕特里夏·克莱文:《时间、方式和地点:在全球、跨国和国际语境下书写现代欧洲史》(Patricia Clavin,"Time,Manner,Place:Writing Modern European History in Global,Trans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Contexts"),《欧洲史季刊》(European History Quarterly)2010年第4期,第635页。
    (34)皮埃尔-雅维斯·索尼尔:《跨国史:理论与历史》,第118页。
    (35)戈登·S.伍德:《一个世纪以来对早期美国史的书写》(Gordon S.Wood,"A Century of Writing Early American History"),《美国历史评论》1995年第3期,第678—696页;菲利普·摩根、莫利·沃什合编:《全球视野下的早期北美》(Philip Morgan and Molly Warsh,eds.,Early North America in Global Perspective),劳特利奇出版社2013年版。
    (36)托马斯·本德:《万国一邦:美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Thomas Bender,A Nation among Nations:Americas Place in World History),希尔和王出版社2006年版;伊恩·蒂勒尔:《跨国的民族:全球视野下1789年以来的美国史》(lan Tyrrell,Transnational Nation:United States History in Global Perspective since 1789),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公司2007年版;卡尔·J.瓜纳里:《美国在世界上:全球语境下的美国史》(Carl J.Guarneri,America in the World:United States History in Global Context),麦格劳-希尔教育集团2007年版。
    (37)丹尼尔·T.罗杰斯:《大西洋的跨越:进步时代的社会政治》(Daniel T.Rodgers,Atlantic Crossings:Social Politics in a Progressive Age),哈佛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8)托马斯·博斯特尔曼:《冷战与肤色界限:全球舞台上的美国种族关系》(Thomas Borstelmann,The Cold War and the Color Line:American Race Relations in the Global Arena),哈佛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布兰达·盖尔·普鲁默编:《自由的窗口:种族、民权与对外事务,1945-1988》(Brenda Gayle Plummer,ed.,Window on Freedom:Race,Civil Rights,and Foreign Affairs,1945-1988),北卡罗来纳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凯文·K.盖恩斯:《加纳的美籍非洲人:黑人侨民与民权时代》(Kevin K.Gaines,American Africans in Ghana:Black Expatriates and the Civil Rights Era),北卡罗来纳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9)在这方面,北卡罗来纳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洛朗·迪布瓦的《公民殖民地:革命与法属加勒比地区的奴隶解放,1787-1804》(Laurent Dubois,A Colony of Citizens:Revolution and Slave Emancipation in the French Caribbean,1787-1804)是最有影响的代表作。作者考察了法属殖民地瓜达拉普岛黑人奴隶争取自由和平等的斗争如何使法国革命的理想激进化,而1802年奴隶制在该岛的恢复又如何体现了法国共和主义的限度。该书证明了大革命的共和主义政治文化受到这场跨大西洋和跨种族的争取自由斗争的深刻影响,同时也说明普遍人权观念的兴起不仅仅是欧洲的产物,也是法属加勒比反对奴隶制和争取公民权的斗争的结果。该书获得包括美国历史学会“大西洋历史奖”在内的多个奖项。
    (40)苏珊娜·德桑、林恩·亨特、威廉·纳尔逊编:《全球视角下的法国革命》(Suzanne Desan,Lynn Hunt,William Max Nelson,eds.,The French Revolution in Global Perspective),康奈尔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41)于尔根·科卡著,景德祥译:《全球化时代的社会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7年第1期,第64—65页。
    (42)厄特·弗里沃特:《德国史的欧洲化》(Ute Frevert,“Europeanizing German History”),《德国史研究所(华盛顿)通讯》(Bulletin of the German Historical Institute,Washington,D.)2005年第36期,第9—24页。
    (43)帕特里夏·克莱文:《时间、方式和地点:在全球、跨国和国际语境下书写现代欧洲史》,《欧洲史季刊》2010年第4期,第632页。
    (44)杰拉米·苏里:《缓和与人权:美国和西欧对国际变迁的看法》(Jeremi Suri,"Detente and Human Rights:American and West European Perspectives on International Change"),《冷战史》(Cold War History)2008年第4期,第527—545页。
    (45)舒拉米特·沃尔克夫:《犹大史:跨国主义基础上的民族主义》(Shulamit Volkov,"Jewish History:The Nationalism of Transnationalism"),古尼拉·布德等编:《跨国史:主题、趋势和理论》(Gunilla Budde,Sebastian Conrad,Oliver Janz,eds.,Transnationale Geschichte:Themen,Tendenzen und Theorien),哥廷根2006年版,第190页。
    (46)托马斯·本德:《万国一邦:美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第3页。
    (47)于尔根·奥斯特哈梅尔:《一个“跨国”的社会史:是对过去的延续还是新的起点?》(Juergen Osterhammel,"A 'Transnational' History of Society:Continuity or New Departure?"),海因茨-格哈德·豪普特、于尔根·科卡合编:《比较史与跨国史:中欧路径与新视角》,第39—40页。
    (48)阿莱达·阿斯曼:《跨国记忆》(Aleida Assmann,“Transnational Memories”),《欧洲评论》(European Review)2014年第4期,第547页。
    (49)此为国际组织联盟(Union o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s)的统计数字,http://www.uiaorg/statistics/organizations/ytb299.php,2008年11月8日。
    (50)http://www.uia.org/statistics/organizations/1.1.1b.pdf,2008年11月8日。
    (51)莱斯特·M.萨拉蒙:《非盈利组织的兴起》(Leste M.Salamon,"The Rise of Nonprofit Sector"),《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1994年第4期,第109页。
    (52)彼得·威利茨编:《世界的良心:非政府组织在联合国系统中的影响》(Peter Willetts,ed.,The Conscience of the World:The Influence of the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n the UN System),布鲁金斯学会1996年版。
    (53)约翰·博利、乔治·M.托马斯合编:《建设世界文化:1875年以来的国际非政府组织》(John Boli and George M.Thomas,eds.,Constructing World Culture: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since 1875),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4)入江昭:《全球共同体:国际组织在当代世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Akira Iriye,Global Community:The Role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in the Making of the Contemporary World),加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5)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Eric Hobsbawm,The Age of Extreme:The Short Twentieth Century,1914-1991),埃伯克斯出版社1995年版,第277—281页。
    (56)杰弗里·A.弗里登:《全球资本主义在20世纪的兴衰》(Jeffrey A.Frieden,Global Capitalism:Its Fall and Ris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W.W.诺顿公司2006年版。
    (57)小阿尔弗里德·E.埃克斯、托马斯·W.蔡勒:《全球化与美国世纪》(Alfred E.Eckes,Jr.and Thomas W.Zeiler,Globalization and the American Century),剑桥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8)入江昭等编:《人权革命的国际史》(Akira Iriye,Petra Goedde and William I.Hitchcock,eds.,The Human Rights Revolution:An International History),牛津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59)斯蒂芬-路德维希·霍夫曼编:《20世纪的人权》(Stefan-Ludwig Hoffmann,ed.,Human Right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剑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60)相关研究主要有:保罗·G.劳伦:《国际人权的演进》(Paul G.Lauren,The Ev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Visions Seen),宾夕法尼亚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林恩·亨特:《人权的发明:一部历史》(Lynn Hunt,Inventing Human Rights:A History),W.W.诺顿公司2007年版;塞缪尔·莫因:《最后的乌托邦:历史上的人权》(Samuel Moyn,The Last Utopia:Human Rights in History),哈佛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阿里耶·奈尔:《国际人权运动史》(Aryeh Neier,The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Movement:A History),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61)艾米丽·S.罗森堡:《消费资本主义与冷战的终结》(Emily S.Rosenberg,"Consumer Capitalism and the End of the Cold War"),梅尔文·P.莱弗勒、文安立合编:《剑桥冷战史》(Melvyn P.Leffler and Odd Ame Westad,eds.,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Cold War)第3卷,剑桥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89—512页。
    (62)艾米丽·S.罗森堡:《全球视野中的大众消费主义》(Emily S.Rosenberg,"Mass Consumerism in Global Perspective"),辛德勇、王立新主编:《北大史学》第14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5-228页。
    (63)彼得·斯特恩斯:《世界历史上的消费主义》(Peter Stearns,Consumerism in World History:The Global Transformation of Desire),劳特利奇出版社2001年版。
    (64)约翰·布鲁尔、弗兰克·特伦特曼合编:《消费文化,全球视野》(John Brewer and Frank Trentmann,eds.,Consuming Cultures,Global Perspectives:Historical Trajectories,Transnational Exchanges),布鲁姆斯伯里出版公司2006年版。
    (65)弗兰克·特伦特曼:《消费者的制造:现代世界中的知识、权力与身份》(Frank Trentmann,ed.,The Making of the Consumer:Knowledge,Power and Identity in the Modern World),布鲁姆斯伯里出版公司2006年版。
    (66)http://www.un.org/zh/aboutun/,2013年9月20日。
    (67)http://www.fifa.com/aboutfifa/organisation/associations.html,2013年9月20日。
    (68)徐国琦:《体育》(Xu Guoqi,“Sports”),入江昭、皮埃尔-雅维斯·索尼尔合编:《帕尔格雷夫跨国史辞典》,第966页。
    (69)相关著作主要有:艾伦·贝尔纳:《体育、民族主义与全球化:欧洲和北美的视角》(Alan Bairner,Sport,Nationalism,and Globalization:European and North American Perspectives),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芭芭拉·J.基斯:《体育的全球化:20世纪30年代的国家间竞争与国际社会》(Babara J.Keys,Globalizing Sport:National Rivalry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in the 1930s),哈佛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徐国琦:《奥林匹克之梦:中国与体育》(Xu Guoqi,Olympic Dream s:China and Sports),哈佛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0)相关著作主要有:徐元音:《梦金山,梦家乡:跨国主义与华南赴美移民》(Madeline Hsu,Dreaming of Gold,Dreaming of Home:Transnationalism and Migration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South China,1882-1943),斯坦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东英一郎:《两个帝国之间:种族、历史和日裔美国人的跨国主义》(Eiichiro Azuma,Between Two Empires:Race,History,and Transnationalism in Japanese America),牛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陈素贞编:《华裔美国人的跨国主义:排华时代中美之间人口、资源和观念的流动》(Sucheng Chan,ed.,Chinese American Transnationlism:The Flow of People,Resources,and Idea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during the Exclusion Era),天普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1)相关著作主要有:维多利亚·格拉齐亚:《不可抗拒的帝国:美国在20世纪欧洲的扩展》(Victoria De Grazia:Irresistible Empire:Americas Advance through Twentieth-Century Europe),哈佛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戴维·阿米蒂奇:《独立宣言:一部全球史》(David Armitage,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A Global History),哈佛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伊里兹·马尼拉:《威尔逊时刻:自决与反殖民的民族主义的国际起源》(Erez Manela,Wilsonian Moment:Self-Determin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Origins of Anticolonial Nationalism),牛津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2)入江昭:《全球史和跨国史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第39页。强调20世纪70年代作为标志性年代的著作,还有尼尔·弗格森等编《全球震荡:透视20世纪70年代》(Niall Ferguson,et al.,eds.,The Shock of the Global:The 1970s in Perspective),哈佛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3)杰伊·温特:《第一次世界大战跨国史》(Jay Winter,"The Transnational History of the First World War"),《历史教学》(Teaching History)2014年第156期,第20页。
    (74)彼得·加特里尔、菲利普·尼威特:《逃难与流亡》(Peter Gatrell and Philippe Nivet,"Refuges and Exiles"),杰伊·温特编:《剑桥第一次世界大战史》(Jay Winter,ed.,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First World War)第3卷,剑桥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86—215页。
    (75)小约翰·H莫罗:《第一次世界大战:一部帝国史》(John H.Morrow,Jr,The Great War:A Imperial History),诺夫出版社2003年版。
    (76)伊里兹·马尼拉:《威尔逊时刻:自决与反殖民的民族主义的国际起源》。
    (77)2014年出版的由耶鲁大学教授杰伊·温特主编的《剑桥第一次世界大战史》是从跨国史视角重新书写一战史的最新尝试。该书没有按照国家或时间顺序设立章节,而是根据专题(theme)来分章,分为“全球战争”、“国家”与“公民社会”三卷。
    (78)杰伊·温特:《第一次世界大战跨国史》,《历史教学》2014年第156期,第21页。
    (79)入江昭:《全球共同体:国际组织在当代世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第61页。
    (80)伊里兹·马尼拉:《根除天花运动与全球治理的兴起》(Erez Manela,"Smallpox Eradication and the Rise of Global Governance"),尼尔·弗格森等编:《全球震荡:透视20世纪70年代》,第251—262页。
    (81)佩尔·霍格塞琉斯:《冷战时期欧洲的天然气:一项关键基础设施的建立》(Per Hogselius,"Natural Gas in Cold War Europe:The Making of a Critical Infrastructure"),佩尔·霍格塞琉斯等编:《欧洲关键基础设施的建立:共同的联系和相同的弱点》(Per Hogselius,et al,eds,The Making of Europe's Critical Infrastructure:Common Connections and Shared Vulnerabilities),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公司2013年版,第27—61页。
    (82)马修·康纳利:《摘掉冷战透镜:审视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期间的南北冲突》(Matthew Connelly,"Taking Off the Cold War Lens:Visions of North-South Conflict during the Algerian War for Independence"),《美国历史评论》2000年第3期,第739—769页。
    (83)萨拉·斯奈德:《人权行动主义与冷战的终结:赫尔辛基网络的跨国史》(Sara Snyder,Human Rights Activism and the End of the Cold War:A Transnational History of the Helsinki Network),剑桥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84)马修·埃万杰利斯塔:《跨国团体与冷战》(Matthew Evangelista,"Trans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the Cold War"),梅尔文·莱弗勒、文安立合编:《剑桥冷战史》第3卷,第400—421页。
    (85)入江昭:《全球共同体:国际组织在当代世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第192页。
    (86)亨利·R卢斯:《美国世纪》(Henry R.Luce,"The American Century"),迈克尔·霍根编:《不确定的遗产:“美国世纪”的美国对外关系》(Michael Hogan,ed.,The Ambiguous Legacy:U.S.Foreign Relations in the "American Century"),剑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页。
    (87)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第1页。
    (88)在20世纪,约有3亿人死于天花,比该世纪因战争而死亡的人数的二倍还要多。伊里兹·马尼拉:《根除天花运动与全球治理的兴起》,尼尔·弗格森等编:《全球震荡:透视20世纪70年代》,第251页。
    (89)《关于跨国史的对话》,《美国历史评论》2006年第5期,第1460页。
    (《世界历史》2016年第2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