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红山文化是中国东北地区乃至整个东北亚地区最为发达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5 000~6 500年。魏家窝铺遗址和兴隆沟第二地点的浮选结果显示,炭化粟、黍的出土比例较低,可能反映辽西地区红山文化时期以粟、黍等农作物为代表的农业水平不高。结合出土器物和动物考古资料认为,狩猎、家畜饲养、渔业、采集在该时期人类生业模式中占有重要地位。6.5~5.5ka B.P.气候温暖干燥,但相对稳定,这可能保证了辽西地区红山文化的持续发展;但相对于与红山文化同时期的中原文化区,东北地区夏季风并不强盛,降水并不丰富,这可能使得红山文化的影响范围小于仰韶文化。5.5ka B.P.前后的干冷事件可能导致红山文化的逐渐衰落。辽西地区红山文化时期相对干燥的气候条件可能限制了该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该时期的先民不得不从事狩猎、家畜饲养渔业、采集等生业模式补充食物资源。此外,不同的地貌环境特征可能促进了生业模式的多样化。 【关键词】红山文化 兴隆沟第二地点 魏家窝铺遗址 生业方式 气候 【基金】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四)——技术与生业课题”(2013BAK08B0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西地区史前时期植物考古研究”(14BKG003);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西辽河流域红山文化时期(6.7~5ka)人类适应气候变化的策略研究”(20130091120030)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