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观点 >

安阳殷墟保护与发展应该破解的难题(5)

http://www.newdu.com 2017-09-05 中国文化报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参加讨论

安阳殷墟保护与发展要加大力度理出民生改善的新思路

执政为民是我们工作的宗旨,改善民生是改革开放的终极目标。我们不能以任何冠冕堂皇的理由,去剥夺群众改善生活向往幸福的权利。从这个角度来讲,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以牺牲当地农民的幸福生活为代价。必须在文物保护与民生改善二者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而这也是对我们执政智慧的考验。

殷墟所在地的农民,为了保护文物,倾注了热情,做出了牺牲。抗战时期,当地村民冒着生命危险,将国宝司母戊大方鼎保护起来,并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保护区内,尤甚是重点保护区村民的收入,与市内其他地方村民的收入相比,形成了巨大反差。这些村庄企业不能建,项目不能引,危房不能翻,新房不能盖,似乎成了阳光雨露无法照耀滋润的地方,成了致富奔小康“被遗忘的角落”。

民生改善与殷墟保护同等重要。我们之所以将这一难题放在第四位,是因为民生的改善,最关键的还是要靠发展,发展离不开殷墟,村民在当地发展,“靠山吃山”的“山”,就是“殷墟”。因此,理清思路、创新体制、发展产业、寻求突破,是当地群众致富的基础,也是进行产业转移的根本。

第一,要在政策上寻求突破。殷墟是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但这一历史重担,不能单单压在当地村民和政府身上。国家要制定相应的政策,由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对村民们为保护殷墟而做出的巨大牺牲给予合理补偿。让村民对保护祖先留下的文物,不再有后顾之忧。

第二,要加快保护区内的村民安居工程建设。要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保护区内的村民进行集中安置,对重点保护区内的村庄,以及一般保护区内不具有历史保护价值的村庄进行整体搬迁。建议国家加大民生补偿力度,对安置区建设中遇到的困难予以政策和资金支持。完善新农保、新农合、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尽快让村民享受同城镇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使殷墟村民的民生问题得到充分改善。

第三,对于保护区内保留的居民住房,要统一规划,专题设计,采取多种形式,使其成为民俗文化体验的主要载体,成为村民致富的主要手段。保护区内保留的村落民宅,可采取多种形式,或企业买断,或政府征收,或民建公助,或村民自建,均应统一规划、统筹安排。

第四,要拓宽就业渠道。在环境保洁、安保巡查、商户服务、影视演艺、发掘雇工、民俗体验、高效农业等方面,为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机会,逐步形成国家保障、政府供岗与自谋职业相结合,多层次的村民增收长效机制。

总之,安阳殷墟的保护与发展问题,在全国同类问题中具有代表性与示范性,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创新思维、寻求突破、勇敢试验,找出一条双赢的路径,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

 

本专题课题组组长:丁同民

执笔:张新斌、张佐良、李玲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