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观点 >

从“社科殿堂”到“国家智囊”(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5 光明日报 王琎 王斯敏 曲一 参加讨论

    “学术研究与改革开放同步行进”
    ——为改革开放贡献智慧
    1977年5月,中国社科院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的基础上成立。翌年12月,中国改革开放大幕初启。从艰难起步到高歌猛进,几乎在改革开放的每个关键时期,都留下了社科院学人的智慧。
    “社科院很多研究所是对应政府部门而设的,例如对应工业管理部门的工业经济研究所、对应金融部门的金融研究所。这是发挥智库作用的基础。”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李扬回忆。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搞起“大包干”,分田到户,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次年9月,时任哲学研究所研究员陆学艺亲身调研后,力证“包产到户是搞社会主义,不是搞资本主义”。1980年9月,中共中央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
    回望学术生涯,82岁高龄的张卓元最自豪的就是“学术研究与改革开放同步行进”。20世纪80至90年代,他接连提出“价格改革”“国企改革”等一系列重要建议;20世纪90年代至今,他先后十几次参加中央重要文件起草工作,为改革开放路线图的延伸倾尽心力。
    人口所研究员田雪原是最早参加人口预测研究工作的学者之一。1980年,他应邀参加中央召开的5次人口座谈会,系统论证了30年内“提倡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自此开始实施。
    从南海主权的研究梳理,到56次深入新疆并为新疆稳定提出大量对策建议,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原主任马大正将研究价值与国家需求融为一体。
    “这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学术情怀与价值追求,是社科院最宝贵的一笔历史财产。”在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看来,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神,中国社科院才能从不间断地发挥出中国知识分子的巨大能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