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日美安保体制 战后初期,美国的对日改造虽存在不少问题,但总体方向是积极的,也取得了重要成效。然而,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对日政策所包含的冷战意识、霸权欲望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 出于对苏联东欧集团力量的壮大,以及亚洲等地共产党领导的民主力量迅速发展的恐惧,美国将战略重点逐步由战胜法西斯同盟并防止其复活,转变为对付所谓“共产主义威胁”。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号召反对“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侵略强加于各国自由国民的各种极权主义制度”,宣称要对共产主义进行全世界规模的斗争,提出了冷战的基本目标,揭开了冷战序幕。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力量对比进一步向东方阵营倾斜。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要求大幅度地调整对日政策,认为:日本如果被纳入苏联集团,将使世界势力均衡转化为对美不利;日本与琉球、菲律宾一起,在军事上组成“亚洲沿岸岛屿链条”,该链条构成美国“战略防卫线”的第一线,必须把日本固定在第一线。 1951年9月4日,在美国操纵下,排挤为战胜日本侵略者做出重大贡献的中国,在旧金山召开片面的对日和会,并于9月8日举行和约签字仪式。苏联等三国为此拒绝签字。 《旧金山和约》鲜明地反映出美国的对日政策转入了将日本纳入美国冷战框架的轨道。《旧金山和约》签订5小时后,即签订了美日《安全保障条约》,其后又相继签订了美日《行政协定》《相互防御援助协定》,建立起美日安保体制。1960年美日修约,并签订《相互协力及安全保障条约》,进一步完善了美日安保体制,对亚太国际关系和战略态势产生重要影响。 美日安保体制的建立,使日本被明确纳入美国对东方阵营的“遏制战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