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我们面对的问题是现实的,那问题的答案存在于哪里?问题的答案,只能存在于现实的问题之中,而不是存在于书本之中。问题中就包含回答问题的答案,否则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但是,答案不是直观的,不是信手拈来,需要调查、需要研究、需要理论思考,而且需要实践检验。 如果说要我总结自己的人生,也就两个字:平淡。因为我的经历很平淡,几乎一生都在学校里面读书、教书。作为一个人文学者,特别是一个哲学学者,没有实践经验、不了解社会、不了解国情、不了解民情,是做不好学问的。马克思早就说过,对于主要不是干预生活本身,而是从事抽象真理的研究的职业,对于还没有坚定的原则和牢固、不可动摇的信念的青年最危险的。危险在哪里?就在于容易脱离生活,只能从概念到概念。我已经深刻感觉到自己的这个短板,所以我很注意读报,很注意国际新闻和国内新闻,关心社会热点问题,以稍微弥补先天不足,但是很难,因为我始终缺少实践这一环。另外,就我现在的生活来说,也很平淡。我过去还站站讲坛教点书,80岁以后基本上不教书了,就是自己读书,敲敲电脑、写写文章,有时候也看看网络和微信,基本上一天的生活就是老三样。所以我有两个平淡:经历很平淡,生活方式很平淡。到了这个年龄,我很享受我现在的平淡,享受安静。 一 常常有人问我,八十多岁有什么体验?我有两个体会:做人要谦逊,做学问要执着。这里讲一点做人要谦逊的问题。我深刻体会到,我学的是哲学,其实哲学以外的广大人文社会科学我一无所知。哲学之内有八个二级学科,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美学、逻辑学等等,每个二级学科中还有许多分支,我都一无所知。这就是局限性的表现。我只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但这个领域也非常宽广。不仅有原理还有原著,不仅有马克思、恩格斯,还有其他不少著名经典作家和经典著作,有各种不同的流派。不要说著作,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就丰富无比。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我了解多少?很少,因此不由得不谦虚。我深刻体会到,我的所知和我的无知相比,可以说是无知;读过的书和没有读过书相比,可以说不上读书。这不是假装出来的谦虚,而是一生经验体会出来的谦虚。即使在学生面前,我也是抱着一种谦逊的态度。我相信那句话,“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我的一些学生远远比我强。此外,从理论联系实际角度看,更应该谦虚。我问过我自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和功能是思想方法,是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可我回答过什么样的实际的问题?提出过什么实际问题?不错,写过几篇文章,问题在于文章中是否提出过有意义的问题或回答过问题。发表文章并不值得骄傲,值得称道的是“文章不写一句空”。想到这点,能不谦虚吗? 二 我始终认为,我们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该重视学习历史。任何一个哲学概念抽去它的历史内容都是僵死的。重视历史学习,但更要重视正确的历史观。历史很重要的,但历史提供的是经验和教训,而不是现实问题的答案。历史是镜子,可供借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可以成为镜子,但不是尺子,不是衡量现实的标准。以古量今,往往会陷入以古非今、今不如昔的泥潭,成为九斤老太太式的人物。历史是进步的。虽然不是直线,包含曲折,但总的说,人们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是与文明的发展相伴随的。今之所是,昔之所非;昔之所是,今之所非。以历史为镜子,我们能学到很多东西;以历史为尺子,我们会失掉很多东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