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观点 >

师生良性互动 培养优秀学人(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5 中国社会科学报 李永杰 参加讨论

    “那些学术‘大牛’,不仅有着院长、主任等头衔,承担着行政管理任务,还有较多科研项目、学术交流。”在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诸大建看来,导师的繁忙与学术的声望是正相关的,因此见不到导师是很有可能的。
    “这与我国大学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导向有很大关系。”卢晓中告诉记者,几乎所有高校都将科研业绩作为职称评聘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评价标准,尤其是有博士点硕士点的高校。评价指标的导向使得教师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科研中去,加剧了“学生难得见导师一面”的现象。
    保持主动联系意识
    受访学者表示,人文社会学科涉及对社会及人的认识问题,更需要通过交流与互动来不断深化这种认识,导师与学生经常性互动与交流无疑将有助于促进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及师生学术水平的提高。此外,也有学者表示,人文社会学者不仅具有理性的一面,更具有丰富的感性,人文社会学者的这一个特征将深刻影响到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
    卢晓中表示,如果将研究生和导师的关系比作茶杯和茶壶的话,在研究生教育精英化的年代,茶壶倒出来是浓度很高的茶水;但如今进入研究生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茶壶倒出来的茶水分摊到很多茶杯后,浓度被大大稀释了。在这种情况下,就要不断地往茶壶“加茶叶”,才能保证茶水的质量。在他看来,“加茶叶”一方面要导师提高责任心和不断更新知识,另一方面也需要研究生自备茶叶。“就是说研究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要增强,如果能在有一定知识储备并对问题有一定思考的情况下,主动与导师进行交流,导师的指导便事半功倍。”他说。
    诸大建认为,研究生与导师保持主动而经常的联系非常重要。在他看来,首先,保持联系要有主动意识。“研究生应该是加强联系的主动一方,而不是被动等着导师来与你联系。”其次,保持联系要有一定的频率。“保持联系是让导师了解你的学习近况。”最后,保持联系不仅仅是见面,方式可以多样化,例如电话、微信、邮件等。“从导师的角度讲,应更多指导、帮助学生,而非一味带着批判的眼光,挑剔学生。”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 李永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