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的纷扰与探析 尽管“集体记忆”理论持续发热,但何为“集体记忆”,则一直模糊不清,哈布瓦赫也没有给出一个明确定义。更重要的是,他始终将“记忆的集体性”与“集体记忆”混为一谈,以致后来者相沿以误或无从定义。实质上,在哈布瓦赫的概念使用中,反复强调的乃是“记忆的集体性”,即“记忆的社会框架”,但这一概念同样模糊。 根据哈布瓦赫的说法,这一社会框架首先是一个观念体系;其次是社会的各种习俗、戒律和法律制度体系;再次,它包括家庭、宗教、阶级等社会结构。这些实质上就是涂尔干所说的决定人的行为或活动的“社会事实”,即记忆受到这些“社会事实”的影响和重构,但又不尽然,因为这些社会事实并不能构成清晰的框架。这里所谓的“框架”,其实就是耶茨所说的记忆的时空场景,也可追溯到康德认识论思维的时空性。这一时空场景构成了记忆的框架与边界,而这个框架与社会事实同构。这便是边界认同理论的来源。 上述争论也源于集体记忆和个体记忆概念的困扰。虽然哈布瓦赫做了区分,甚至将个人记忆称为“传记忆忆”,但他始终认为,离开了他人或集体,个体将无法记忆。反对者则认为集体并不能记忆,只有通过个体才能记忆。事实上,这些争论源于概念的混淆,哈布瓦赫强调的是记忆的集体性,而不是具体的个人或集体的记忆。直到保罗·利科,才从语义上对二者做出清晰划分。利科认为,既然从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以来都将记忆定义为内部感知的过去,那么凡指称为单数的记忆都是个体记忆,如“我的记忆”,即是我内部感知的过去,别人无法感知,因此是个体记忆;凡指称为复数的记忆,如“我们的记忆”,是我们共同感知的过去,即是集体记忆。就记忆的集体性而言,利科认为,也存在着不对称性。当人回忆的时候,存在着“我—忆—所忆”的内部结构,当“我”悬置外部世界进入纯粹记忆时,这里的记忆更多的是“自我”记忆;如果仅仅指普通的记忆,则“集体”成分多一些。 概括地说,“集体记忆”与“历史记忆”主要有以下区别:一是集体记忆是目前持续的思想,它的持续性不是人工的,而是自然地保持能够存活在集体意识中的过去。而历史记忆总是将过去分成不同时期,而每个时期总是对社会综合分析,以突出它与其他时期的差异性。二是历史记忆记录过去,而集体记忆保存传统;哈布瓦赫甚至认为“历史是单一的,也可以说仅有一个历史”;集体因成员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记忆,一个集体中往往又会分为不同层次的小集体,从而形成集体记忆的多重性。三是集体记忆对过去一般没有明确清晰的时间,它总是在保持过去与目前的相似性中延续,在目前的社会框架和认识中对过去进行重构;而历史记忆则通过编年的方式,将过去并不连续的事件整合联系起来,赋予历史意义;历史学家借助理性,对过去的事件、观点进行选择,与过去和各种集体保持距离,以追求客观地重构过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