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荣桓元帅经常告诫家人,一个革命者想的应该是为人民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不能因为地位不同了、身份变了,要求额外的照顾和特殊的享受,搞特殊化。 新中国成立之初,罗荣桓远在湖南老家的女儿给他写信,字里行间流露出爸爸当了大官、一家人可以进京享享福的想法。罗荣桓提笔回信:“你爸爸20余年来是在为人民服务,已成终身职业,而不会如你想的是在做官,更没有财可发,你爸爸的生活,除享受国家规定之待遇外,一无私有。你弟妹们的上学是由国家直接供给不要我负担,我亦无法负担。因此陈卓(女婿)等来此,也只能帮其进入学校,不能对我有其它依靠。”罗荣桓的信件对女儿的思想震动很大,也影响了她的一生。 罗荣桓常常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来教育子女,教育他们作为干部子女不能搞任何特殊化。1947年7月,罗荣桓从莫斯科治病回到哈尔滨,全家被安排住在哈尔滨市区一处很宽敞的独立庭院里。他多次向有关部门提出将这处庭院挪作公用,自己另找一处房子住。 一次,罗荣桓到时任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主任谭政家去,见他家住的是一处二层小楼,就跟他说:“跟你们搭个邻居怎么样?你家住楼上,我们住楼下。欢迎吗?”谭政起初还以为是句玩笑话。但没过两天,罗荣桓一家却真的搬来住了。罗荣桓对家人说:“住的房子大小,看来是不起眼的事情,但我们是党的干部,要时时想到生活在基层的人民大众,不能官越做越大,住的楼越来越高。”罗荣桓还说:“生活不要特殊化,一味追求舒适的生活,讲究吃穿,贪图享受,就要变坏的。” 1963年12月16日,罗荣桓在弥留之际嘱咐爱人:“我死以后,分给我的房子不要再住了,搬到一般的房子去,不要特殊。”他还交代子女说:“我没有遗产留给你们,没有什么可以分给你们的。爸爸就留一句话:坚信共产主义这一伟大真理,永远干革命。”罗荣桓一生清苦,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为党和人民工作。这不仅是他给予子女的精神财富,更是他给予全党的精神财富。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党史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