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三重上淞沪战场 1936年2月,南京国民政府为了准备对日作战,规划了全国的几个国防区,祖父奉命兼任京沪区的负责长官。设秘密机构于苏州留园,展开了国防工程的考察以及民众民团的组训。派出了一批又一批专业人员到淞沪钱澄一带实地测量绘制地图,侦察上海日寇的布防。 1937年7月,日军在大举进攻平津的同时,向上海方面集结兵力,战事有一触即发之势。七七事变以前,祖父正在青岛养病,忽闻卢沟桥战事起来,即于第二天拒绝医生的劝告,径返南京,接受京沪警备司令官的职务。8月1日,祖父以京沪警备司令官名义发布《告淞沪将士书》,略谓:自甲午以来,日军蹂躏我主权,占领我国土,荼毒我同胞,逞其淫威,肆无忌惮。九一八之血迹未干,一·二八之屠杀顿起,长城之役甫停,察绥之变旋作。近复驱师启衅,扰我平津,图占冀察,然后侵我中原。中华民族含垢忍辱,创巨痛深,几难终日。时至今日,非抗战无以图国家民族之生存。全面应战之烽火高燃,舍身报国之良机已至!雪恨歼仇,此其时日;本司令官誓以“我死国生”之决心,与同生死共患难之全体袍泽,枕戈待旦,磨砺以须,同仇敌忾,百折不回,投身于必获最后胜利之神圣抗战! “这次在淞沪对日抗战,一定要争先一招”。这是祖父常和人谈起的观点。7月30日祖父也向南京政府郑重提出了这个意见。南京政府回复并且同意了“应由我先发制敌,但时机应待命令”。 8月9日,日本海军陆战队中尉大山勇夫率水兵一名,乘汽车要强行闯入上海虹桥军用机场,越过警戒线。中国守军命其停车,他们置之不理,并且开枪打死中国守军一人。中国守军开枪还击,将二人击毙。日方遂借口“事态恶化”,在黄浦江及长江下游浏河口以下各港口集合舰艇30多艘,并派遣海军陆战队3000多人登陆。同时,还无理要求中国方面撤退保安部队,拆除防御工事。 战事迫在眉睫。爷爷命令上海各部队作好战斗准备,自己亲率第87、88师于11日午夜由苏州、无锡急赴上海。八月十二日,南京统帅部命令以87、88、36、56、61、98、11等七个师组成第九集团军,爷爷为第九集团军总司令,负责淞沪战场左翼阵地;另以55师、57师和独20、45旅、炮2旅等部组成第8集团军,张发奎为集团军总司令,负责右翼阵地。 当时,爷爷攻击筹备工作已经就绪,准备于13日拂晓强袭日军阵地,歼其主力,控制上海。但却接到南京统帅部命令“不得进攻”。原来蒋介石仍对国际调停抱有幻想,以致坐失良机。13日下午,日军从容部署后,以租界为依托,向闸北发起猛攻,我军奋起抗击。14日,敌我双方在反复争夺沪江大学、八字桥、持志大学等据点和敌海军司令部的战斗中,伤亡惨重,我方旅长黄梅兴以下1000余人为国捐躯。但是,各师多有进展,战局对我有利。此时,又接蒋介石密令:“今晚不可进攻,另候命令。”17日拂晓,爷爷再次下达全线进攻命令,并亲往炮火纷飞的前线督战。正当进攻顺利发展的时刻,又接蒋介石第三次“停止攻击”的命令。这三次停攻命令,严重挫伤了军队的锐气,给日军以补充增援的机会。从22日深夜起,日军14个步兵旅团,分别在川沙口、吴淞口登陆,形势严峻。倘日军抄到自己的侧后方,形成包围之势,后果不堪设想。爷爷决心亲往前线指挥,挽救危局。23、24日两天里他冒着敌人猛烈炮火,日夜奔波,指挥作战。战争开始以来,他几天几夜未曾合眼,身体虚弱到走路都需人搀扶,仍坚持不下火线,终于使战局得以稳定。但是,蒋介石因打电话到第9集团军司令部找不到人,就大加训斥而且将其所辖的主要部队拨给别人指挥。他只好被迫辞职,怀着悲痛的心情离开上海。 离沪后,11月4日,日军从杭州湾登陆,使中国军队侧背受敌。蒋介石于11月12日仓促下令全线撤退,上海沦陷,历时三个月的八·一三淞沪抗战以失败而告终。但是,爷爷在这次战役中所作的贡献和他的功绩,将永载史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