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国外史学 >

《史记》在俄罗斯的收藏与翻译(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广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 柳若梅 参加讨论

    一、《史记》在俄罗斯的收藏
    17世纪起俄国有了关于中国的确切描述。18世纪在彼得一世引领的俄国启蒙运动中,俄国同西欧在科学文化方面的密切接触,将人文主义、纯理性主义思潮传入俄国知识界。欧洲热衷于从东方、中国寻找推动欧洲发展的有利因素,这直接影响着俄国对中国文化的态度。在彼得一世倡议下于1714年建立起来的珍宝馆⑥中国藏书丰富。1724年彼得堡科学院成立后,珍宝馆的藏书构成了科学院图书馆。但1747年的火灾使这些藏书毁于一旦。1753年,俄国向中国派出了履行恰克图条约的第六批商队⑦,科学院派出医生叶拉契奇(Ф.Л.Eлачич)随商队为科学院图书馆在中国补充购买书籍。由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使团回国的科学院翻译罗索欣为叶拉契奇拟定了采购书目。此行叶拉契奇在中国滞留了3年,依书目收集到中国书籍42种,其中包括《广域记》、《大明一统志》、《史记》、《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纲目》、《汉书》、《北史》、《南史》等。⑧18世纪科学院几次为馆藏中国图书编目,18世纪末正式出版的布塞(科学院图书馆管理员)书目显示,当时科学院藏中国书籍计238种,分为哲学、国家、军队类(如《书经》、《诗经》、《易经》、《礼记》、《老子》、《大清律例》等),历史地理类(如《春秋》、《史记》、《汉书》、《明史》、《大清一统志》等),天文和地理类,医学类,小说类(《金瓶梅》、《水浒传》等)、启蒙类(《千字文》等)等。叶拉契奇的中国购书之行是科学院首次有目的地前往中国采购图书。18世纪时期彼得堡的中国藏书量为欧洲之巨,《史记》已在其列。
    19世纪俄国向中国派出的东正教使团开创了俄罗斯汉学蓬勃发展的局面。1818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批准向使团颁发工作指南,要求为使团图书馆收集图书。⑨1850年,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使团在驻地专辟存放图书用地,此后东正教使团成员和俄国驻华外交公使馆人员都着力于图书收集,后来俄国政府又专门拨款为东正教驻北京使团图书馆官费购书,1877年,初具规模的图书馆形成。到1889年,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使团已拥有中文图书近八百册,其中虽无《史记》全本,但却藏有明代凌迪知摘录《史记》字句、按类编次而辑成的《太史华句》。⑩
    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使团成员的藏书并非全部留在北京成为日后使团图书馆的馆藏内容。在使团设立图书馆之前,使团成员的个人藏书,大都在他们归国时带回俄国,形成了目前俄罗斯各地各类图书馆中文善本的重要来源。如1821年回国的第九届使团团长比丘林“带回了12箱汉文和满文书籍:5部汉语字典,2部满语字典,中国历史著作(43册,2箱),汉文和满文的满族历史,四书,十三经,清、辽、元历史方面的书籍”(11)。1830年回国的第十届使团团长加缅斯基也“将大量中文和满文书籍运往俄国,其中有一百多本都送给了伊尔库茨克的学校,在彼得堡公共图书馆、莫斯科大学图书馆、彼得堡神学院图书馆和亚洲司都有加缅斯基购回的图书”(12)。由喀山大学派出随第十二届东正教使团入华(1840年到达北京)的瓦西里耶夫回国时也带回不少中国书籍。(13)瓦西里耶夫在彼得堡大学东方系编写的讲义《中国文献史资料》(14)中介绍中国典籍,并展现他为自己的562种藏书所编的书目,其中“史部”第一种便是《史记》,为司马迁《史记》与裴骃的《史记集解》、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和张守节的《史记正义》的合订本(15),遗憾的是,书中对其《史记》并未有详细著录信息。2012年,圣彼得堡大学孔子学院资助出版的瓦西里耶夫中文藏书目录(16)中,与《史记》相关的书籍有两种——《史记菁华录》和《史记》。《史记菁华录》(17)为清代钱塘人姚祖恩从篇幅长达57万字的《史记》中抽挹精华,选取约10万字篇幅并加以点评,是《史记》选评本中的优秀之作,自康熙六十年(1721)梓行以来,常被作为学史的入门书籍,后又作教材使用。1897年成立的上海商务印书馆创办之初教科书出版为其主业,特别是史学教科书,《史记菁华》应在此列。该书目中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图书馆所藏《史记菁华录》(18),未必曾是瓦西里耶夫的私人藏书。因为瓦氏最后一次来华是在1890年前往伊犁。现在这部书目中所著录的《史记菁华录》,既然为上海商务印书馆的石印本,应该刊印时间不会早于1897年,因而不是瓦西里耶夫1840-1850年间随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使团驻札北京期间所得。瓦西里耶夫回国后先后在喀山大学和彼得堡大学主持汉语和满语教学,1890年为看望在维尔内(今阿拉木图)的女儿而顺路前往伊犁,未见期间有购书记录。1900年瓦氏去世。因而这部1897年之后刊印的、常用作教材的《史记菁华录》,应该是后来专门为彼得堡大学东方系的教学而购,或来自由中国返回俄国的外交人员,如1902年由俄驻华公使馆回国后进入彼得堡大学东方系执教的波波夫等。《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图书馆收藏王西里院士中国书籍目录中的《史记》(19),附牌记图片,言“同治五年首夏金陵书局校刊九年仲春毕工”,说明该书为清代校刊的金陵书局本(即“局本《史记》”)《史记》。局本《史记》是唐仁寿、张文虎校勘《史记集解索隐正义》的合刻本,共一百三十卷,同治五年开始刊刻,历时四年,于同治九年完成,是明清《史记》刻本中的一流善本。(20)《目录》中称该书为“上海扫叶山房石印”。“扫叶山房”明代后期洞庭席家弟子与人合伙初创于松江、苏州,取古人“校书如扫落叶”之意命名,在康熙及乾嘉年间经历了几代辉煌,至咸丰年间,清兵与太平军在苏松一带激战,殃及席氏书坊在战乱中损失颇大。迫于形势,扫叶山房迁于上海,先在县城设立分号,此为后来的上海扫叶山房南号,光绪年间的1888年又在棋盘街设立北号。扫叶山房在中国印刷史上较早采用石印技术,光绪年间以后,其石印本始流传坊间。(21)扫叶山房存在的时间与瓦西里耶夫在华时间地点不符,故该书也非来自瓦西里耶夫早年的个人藏书,应属后进入彼得堡大学图书馆的藏书。扫叶山房石印书籍在俄罗斯收藏完整,1912年阿列克谢耶夫进入亚洲博物馆工作以后,通过在华外交官和俄国东正教使团人员与扫叶山房、二酉堂等印书楼建立了联系,购买了两家印书楼刊印的全部图书。(22)亚洲博物馆图书后来构成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图书馆。
    1974年,苏联科学院“科学”出版社东方文学总编室出版了《斯卡奇科夫中文写本和地图目录》(23),收入斯卡奇科夫相关收藏333种。斯卡奇科夫(К.А.Скачкова)(中文名“孔气”、“孔琪”、“孔琪庭”)是第十三届东正教使团(1850年到达北京)随团学生,1860年使团期满归国后又继续担任俄国驻中国塔城领事,1867-1879年间又相继担任俄国驻天津领事和俄国驻华各开放港口的的领事,在华生活时间较长。斯卡奇科夫在中国期间,“曾利用一切机会买书,我仔细检视了伦敦、巴黎、柏林、维也纳各图书馆、彼得堡亚洲博物馆及公共图书馆内的汉文藏书后,给自己制定了一个方针,即在中国主要只购买上述各馆所没有的善本书籍”(24)。目前斯卡奇科夫藏书的中文写本和刻本分藏于俄罗斯国家图书馆(莫斯科)手稿部和东方部。其中写本约900种,包括司马迁《史记》之《天官书》。(25)该书应是斯卡奇科夫1848-1859年间在北京生活期间收藏,是他了解和研究中国天文学的重要资料之一。在这段时间里,适逢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使团筹建天文观测站。曾受过天文学教育的斯卡奇科夫受命筹建和管理使团天文观象台(26),坚持每日进行天文观测。斯卡奇科夫“研究过《五礼通考》,编制过星宿名录,附有译名并指出其在天河系中的位置”(27)。斯氏后来于1874年在彼得堡《国民教育部杂志》上发表的《中国天文学的命运》(28)一文,应是在北京长期生活期间主持天文观测站工作所得。
    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使团成员由北京带回俄国的中文和满文书籍,其中受委托订购书籍大都藏于彼得堡科学院、大学图书馆或个人,使团成员在京的个人藏书则在回国后卖给了俄国一些机构。因此,这些藏书去向不一,目前俄罗斯国家图书馆(圣彼得堡)、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图书馆是两处主要的收藏地点。
    在圣彼得堡俄罗斯国家图书馆中文写本和善本书目(29)中,据1941年登册记载,该馆藏有《史记》(30)一函,共8册,为第1~17卷,来源于彼得堡科学院院士布罗塞(31)的收藏。著录内容为:“刻本,非全本,存1函,8册(1~17卷),原为130卷。作者司马迁(公元前145-公元前85年),注释者裴骃(宋)、司马贞、张守节(唐)。刊印者为陈子龙(字卧子)和徐孚远(字闇公),素位堂板。附两刊印者所做的序,第一篇序言的时间为崇祯庚辰年(即崇祯十三年)(1640年)。函套及第一册封面上盖印‘元’和‘文锦堂藏书’。目录中明确著录其《史记》非全本,只存一函8册17卷,该书其余卷册藏于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图书馆。”(32)据此在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1973年出版的中文善本书目(33)中查找,其中《史记》(34)刻本与圣彼得堡国家图书馆藏《史记》可以相呼应。两相对比,圣彼得堡国家图书馆藏《史记》,只存包含1~17卷的第一函计8册,而此处存3函24册计113卷,非全本是由于缺少第1~17卷。两者均明确著录为含《史记》三家注并徐、陈《史记测议》本。由是观之两者合二为一可成一套完整《史记》百三十卷全本。但两者间也存在矛盾之处,圣彼得堡国家图书馆藏《史记》明确著录为“素位堂”刻本,且第一函和第一册的封面都盖有“文锦堂藏书”的印章;而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图书馆藏本却著录为“同人堂梓行,1806年新镌”;此外,两处藏本开本略有差异。此相合与相异之处需待比对原本方能辨析明了。“素位堂”和“同人堂”均为明清时期中国刻书重镇苏州的刻书坊家。而关于“文锦堂”,在李文藻的《琉璃厂书肆记》中提到,“文锦堂”是乾隆年间北京琉璃厂三十家书肆之一。在1864年俄国驻华公使馆设立之前,在华俄人除商人外,大都以北京为主要居留地点。因此,布罗塞收藏的《史记》应为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使团相关人员为其在北京购得。国内出版的古籍善本书目中,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史部·上》(35)中著录有《史记》三家注与徐陈测议合刻本有3种:一种只标明“明崇祯刻本”;一种同为明崇祯刻本,附有清吴熙载跋;一种为“明末素位堂刻本、清朱骏声批校”。《中国古籍善本总目·史部》(36)中与俄藏《史记》版本接近的也是这3种。在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图书馆,另藏有两种《史记》残本。其一为前述藏本的副本,但只有18册120卷,缺47~57卷。其二为《史记》三家注本,只存1函8册58卷,缺47~104卷。除《史记》外,该馆还藏有广雅书局1887年版的梁玉绳《史记志疑》(37)全本(计24册36卷)和民国版(1924年)的崔适的《史记探源》(38)。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