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历史学 > 治学心语 >

让文物研究成果走出书斋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 记者 曾江 参加讨论

    云南抗日战争是我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历史地位。云南师范大学教授、云南中国近代史研究会会长吴宝璋经过研究,将云南在抗战中的作用概括为“大后方、结合部、最前线”九个字。吴宝璋认为,研究历史一定要有问题意识,要寻找新问题,不能“炒冷饭”。
    专注云南抗战研究
    云南师大是人文积淀深厚的学府。抗战时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内迁,辗转来到昆明,在这里组成西南联大,弦歌不辍,为国育才。抗战胜利后,西南联大解散,三校复员北返,西南联大师范学院留在昆明,成为今日云南师大的前身。近年来,吴宝璋每年都要向新生和新到岗的教职员工做关于西南联大历史文化的专题报告。“就是要让大家意识到,云南师大肩负着保护西南联大旧址和传承弘扬西南联大精神的使命和责任。”
    吴宝璋带着记者在云南师大的校园里参观,特意前往“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向记者解释碑文的历史和内涵。对于吴宝璋来说,这块由冯友兰撰文、闻一多篆额、罗庸书丹,被誉为“三绝碑”的纪念碑,字里行间都闪耀着西南联大知识分子的爱国精神和学术光辉。
    退休前,吴宝璋一直在学校教书育人,主编或合著有《云南抗日战争史》《团结抗战——抗日战争中的云南》《人民音乐家聂耳》等多部专著、画册和教材。退休后,他仍然奔走在云南各地,继续宣传云南抗战文化,弘扬西南联大精神。2015年,“我的西南联大: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专辑”在《天雨流芳》杂志刊发,其中收录了吴宝璋的论文《少年壮志 竞展风流——西南联大学子风采》。而他的新作《西南联大二十五讲》也将在近期出版发行。
    宣传研究成果
    不遗余力
    “文物可以证史,能够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文物又是旅游业深入发展的魅力之所在。”吴宝璋在一篇文章中感叹道,“要让文物研究成果从文博专家和历史学家的书斋里、著作中走出来,变成人民群众的知识营养、思想智慧,转化为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力量。”
    吴宝璋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一直呼吁对云南近代史上的各类文物加强保护,包括云南陆军讲武堂、昆明聂耳故居、聂耳墓以及大量的云南抗战文化遗存等。近年来,吴宝璋把很多精力都放在宣传和保护云南历史文化遗产方面。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他积极宣传云南抗战、滇西抗战和战争中的西南联大。他还结合自己的研究所长,面向高校师生、社会公众作了400余场专题讲座或学术报告。
    由于在社会工作中的突出成就,吴宝璋于2013年被云南省老教授协会评为“老有所为先进个人”,2016年3月被全国老龄办公布为2015年度全国“老有所为先进典型人物”。吴宝璋说,“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满足社会需求,自己也乐在其中;要老有所为,退休生活才过得很有意义,今后还将继续做下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