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徐小斌:博物馆藏船模探究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文物报 徐小斌 参加讨论

    中国是世界造船与航海古国,中国船模至少出现于7000年前河姆渡文化时期,历经历史大潮的沉浮,中国船模与造船业相伴而生,或日趋衰落或走向发展。今天中国已是世界造船总量第一位的国家,而海事博物馆船模的发展还难尽人意。中国船模业在“一带一路”国家建设海洋强国的背景下,将面临怎样的发展机遇?
    中国船模历史
    船模是根据真实船舶的形状、结构、颜色等严格按比例缩小制作而成的船舶模型。历史上船模或用于殉葬,或供于海神庙等,或用于造船工程或者采购船舶的小样。当代船模或走进博物馆等公共场馆,或进入企事业单位展陈,或用于私人收藏欣赏,当然传统的海神庙仍然是船模供奉的场所。
    船模材料最早为陶质,后出现木质、瓷质等。最早的独木舟陶船模,1977年在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出土,长7.7厘米,宽2.6厘米。外形两头尖而上翘,带有穿孔,距今7000年。船模主要作用之一,用于船舶制造,即先制作船舶小样,再按比例放样制作实船,史料载有:据《金史·张中彦传》记载:“舟之始制,匠者未得其法,中彦手制小舟才数寸许,不假胶漆而苜尾自相钩带,谓之‘鼓之卯’,诸匠无不骇服。”可见张中彦采用造船放样原理,与现代造船的放样原理基本一致。船模还用于海神庙等庙宇供奉,在山东省长岛县庙岛显应宫(天后宫),以前供奉200余艘船模,古代海岛习俗即新建海船下水前,须将船模供奉于海神天后宫里,作为实船的替身,以祈求海神娘娘的保佑,船上人员与亲友按时到海神庙祭祀,这一习俗沿袭至今。
    中国船模现状及发展趋势
    目前,国家级海事博物馆建设方兴未艾,单船模业也存在船模制作者年龄偏大,后继乏人,文字、图纸等资料较少出版传世,组织活动少等弊端。
    现代与传统船模博物馆并存竞相辉映
    迄今船模主要被各海事博物馆收藏,目前海事博物馆以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最具有代表性。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于2010年7月正式开放,收藏船模500余艘。该馆设航海史、船舶、航海与港口、海事与海上安全、海员、军事航海6个展馆,渔船与捕鱼、航海体育与休闲两个专题展区,设100多项展览,展出文物数千件,这是典型的现代航海博物馆。而蓬莱古船博物馆旧馆是在登州港古船发现原址建起的新馆,于2012年5月开馆,收藏船模70余艘。馆内展出登州港(蓬莱水城)出土4艘中韩古船,分别为长28.6米的元朝古船、长21.5米的明朝古船,以及两艘朝鲜古和历朝陶瓷器、日本瓷器、朝鲜瓷器等珍贵文物。这是典型的传统船模博物馆。
    船模研制机构相继成立,开展相关学术活动
    目前,由中国船模研制中心开始确定船模研究课题,举办相关学术活动。而民间的“航海与造船群”、“世海船模论坛” 等也日趋活跃。2014年12月,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成立中国船模研制中心,组织专业人员开展中国古船工匠与造船工艺课题研究,调查记录濒临失传木船造船工艺,该项目为国内博物馆开展全国性古船工匠与工艺研究的首次尝试。并于2015年6月在上海召开“资料、船模与博物馆”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以及台湾、日本等地船模工匠与研究者呈献出多年积累的研究成果,又通过学术会议首次汇聚、交流与研探,学术成果喜人。2015年上海高级工程师沈毅敏建立船模微信群,汇聚木质造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造船厂从业者、船模制作者、博物馆、出版社等对航海、船模、造船感兴趣的专业与非专业人士近百人,群内船模资料交流密切,业内动态消息传播及时迅速,学术探讨氛围浓厚。
    船模界尚有待探讨之处
    编制船模制作标准。迄今,国内船模制作尚未出台统一的标准规范,船模制作者无规可循,要么是缩比制作,要么是仿真制作,更有的是随心所欲的创制船模。几年前,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着手编制船模制作标准,考虑行业内统一的船模标准推出施行,该项标准应加快编制进度,尽快推出以满足行业需要。
    海事博物馆仿古船、仿古船模制作需集思广益,形成共识。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计划制作27.8米仿宋元福船,设计船壳板为鱼鳞式搭接2层外板,是国内复原宋元福船的第一次可贵探索。目前,国内发现宋元鱼鳞式搭接外板的福船,泉州宋船海船、南海一号宋朝沉船是3层外板,西沙群岛华光礁一号宋朝沉船是6层外板,而菏泽元朝沉船、韩国新安元朝沉船是1层外板,因此,仿古船及船模的制作应以实船案例为依据,在业内研讨达成共识后,再进行复原制作才能避免差错。
    开展中国古代船模实物、外国史料的专题研究。船模界需有相关机构、专家关注中外船模实物史料的专题性研究、探讨,以填补船模研究的空白。例如汉朝船模的立项研究,在广东、湖北、湖南等省出土10余艘汉代陶、木船模,为国际罕见年代久远的船模文物。然而多年来未见行业人士进行系统研究后的专著或论文发表,令人遗憾。
    对船模研制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开展船模专业论坛,出版中国船模学术书籍
    继续开展各类船模专业论坛,强化研究成果。目前,中国船模制作界缺少以文字、图纸等科学记录的传世资料。多是业内师傅口传心授,师徒相传,秘不示人。船模制作经验积累不易,小范围传承却易散轶,这也制约了船模制作的传承发展。建议以“资料、船模与博物馆” 学术论坛为主,选择其他有关船模制作与研究文章,加上近年来中国船模研制中心对南、北方古船调研报告、论文,正式出版中国第一部有关船模制作与研究的专业书籍,反映当代研究者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船模制作做出的努力与贡献。
    举办中国船模大赛
    迄今,国内未举办全国性船模制作比赛。上海是国内船模制作者聚集较集中的城市,也是中国航海博物馆中国船模研制中心的所在城市。建议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由中国航海博物馆牵头,联合中国船史研究会等学术单位以及造船企事业单位,举办一次汇聚南北方船模制作者参加的全国船模大赛,以填补国内船模界尚未举办全国性大赛的空白,提振船模发展生机。
    组织青少年船模活动,培养船模后继人才
    目前,国内船模界人士年龄偏大,队伍老化现象日益加重,后继人才十分缺乏。中国船模事业的存续发展,关键在于年轻人才的培养、跟进,在于新生力量的后继补充。建议与教育、海洋等多部门进行合作,每年定期组织举办青少年船模活动,定向培养青少年船模人才,需着眼于长远发展,加紧青少年船模队伍的建设。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