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国外史学 >

学术共同体与美国外交史学的创新转型(4)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史学集刊》 曲升 参加讨论

    三、网络空间
    SHAFR的学会系统和期刊系统,作为正式的、传统的共同体组织形式,在学者个体发展和学术知识变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它们并非美国外交史学术共同体的全部。在互联网成为人类交往和知识创造、传播重要工具的时代,美国外交史学界并未因循守旧、故步自封,而是适时地建立自己的网站“SHAFR.org”,并积极参与更大规模学术网络“人文与社会科学在线”(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Online,下文简称H-Net),从而实现了传统共同体与新媒体共同体的融合,以及自我共同体与更大共同体的对接。
    美国对外关系史学家学会网站域名为“SHAFR.org”。2010年6月份召开的理事会对SHAFR.org的宗旨做出这样的界定:“为SHAFR会员提供信息,以支持他们开展教学、研究和其他一些专业活动,包括参与本组织的工作;同时,SHAFR.org还追求把学会推动‘美国对外关系知识学习、进步和传播’的宗旨,进一步拓展至更广泛的共同体。由此,它发布从历史角度展开的对当代对外关系重大问题的随笔性评论和分析,并开设网上论坛,以便于学者、对外关系工作者、教师和大众就对外关系重大问题展开讨论。”(32)SHAFR.org的主要栏目包括:(1)学术信息(News),发布最新的学术信息,如热点事件评论、热点文章讨论、会议论文征集甚至图书销售广告等;(2)学术动态(Events),主要发布学会年会和其他一些学术会议的公告,在这里可以了解2000年以来的学会年会情况,包括会议的议程、主题和参会论文题目等信息;(3)出版物(Publications),及时更新最新出版的《外交史》目录、可免费下载的PDF版《SHAFR评论》、2006年以来的博士论文目录;(4)研究(Research),除了对各种研究资助和伙伴研究机构的介绍外,提供“档案和资源”的链接,涵盖了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90多个资源;(5)教学(Teaching),提供面向高等学校和中等学校的美国外交史教学资源。高等教育板块包括教研论文、课程大纲两方面的资源。中等教育板块面向中学教师,提供包括授课计划、课堂设计和丰富多彩的网上授课史料资源。所有教学资源均可便捷地下载和链接。
    “人文与社会科学在线”自称学者和教师“国际协作大本营”(an international consortium),以推动艺术、人文和社会科学的教学与研究、致力于探索利用新传播技术以推动学术观点和学术资源的自由交换为宗旨。H-Net最重要的活动,是为100多个免费的电子化、互动型的“通讯平台”(newsletters/lists)提供资助。这些平台由分布于北美、南美、欧洲、非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学者编辑,目的是为学者们从事以下活动提供便利:交流当前研究和教学中的兴趣点;讨论新路径、新方法和新分析工具;分享电子数据信息;检验新观点以及分享对各自领域的文献的评论。(33)
    美国人文与社会科学在线外交史和国际关系子网(简称H-Diplo),创建于1993年,最初不过是美国外交史学家的一个电子论坛,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外交史和国际史学家国际性、跨学科的网络中心,拥有全球性订户(subscriber)近4400个,在所有“通讯平台”中名列前茅。(34)不过,美国外交史学家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编委主席和荣休编委中不乏SHAFR年度主席或《外交史》杂志主编,例如托马斯·齐勒、罗伯特·贝斯纳尔(Robert Beisner)、约翰·加迪斯、迈克尔·霍根、麦尔文·莱弗勒(Melvyn p.Leffler)、已故的布拉德福德·珀金斯(Bradford Perkins)等。(35)因此,H-Diplo可视为以美国外交史学术共同体为核心的、扩大了的外交史、国际史学术共同体。
    H-Diplo充分利用电子媒体灵活迅捷的优势,即时发布成果和观点,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科领域内部交流互鉴的速率,打破了有碍于全球范围内学者就有关学术问题进行论辩的时空障碍。H-Diplo特色栏目主要是“圆桌评论”(Roundtable Review)、“文章评论”(Article Review)和“美国对外关系文件评论”(FRUS Review)。“圆桌评论”组织和发布外交史和国际史领域重要新作的深度解析和学者评论。据笔者粗略统计,2000年到2014年6月9日整合到人文与社会科学在线公共平台(Commons)之前,“圆桌评论”举办了近330场;2014年6月10日至2015年11月2日,举办了35场。换言之,15年来,总共对360余部学术新作进行了同行评议和对话研讨。这些评议的学术新作,已不仅仅局限于美国外交史和冷战国际史类别,而是包括涉及其他国别和地域的外交史和国际关系史著作。参与讨论的学者,也不仅限于美国学者,越来越多美国以外的学者参与其中,获得了一定的表达自己学术观点和关切的话语权。这方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学者的成果和关切引起了H-Diplo的注意。2013年6月10日“圆桌评论”的对象,便是沈志华教授的著作《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36)2015年6月22日“圆桌评论”就拉纳·米特尔(Rana Mitter)《被遗忘的盟友:中国的二战,1937-1945》展开讨论,华裔学者夏亚峰和北京大学教授牛军参与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37)中国学者在H-Diplo上的“亮相”,一方面表明中国学者的相关研究得到了国际学术同行的认可和尊重,另一方面也展现了H-Diplo的国际化视野和学术为公的立场。
    “文章评论”在形式上与“圆桌评论”别无二致,只是其评论的对象主要是发表在《外交史》《冷战史》《冷战研究杂志》《国际史评论》等权威刊物上的文章。从1998年到2015年11月3日,组织“文章评论”564场,年均31场以上。有的年份超过40场,如2011年为53场、2012年为42场,2013年为63场。总体呈现的递年增长趋势,实际上反映了学科影响力和学术共同体吸引力的双重增长。受评文章中,宽泛意义上的“文化分析”性作品始终备受关注。比如,2015年1月—11月间共发布评论58篇,大多涉及国际冷战史研究中的大学—学术界、报界—媒体、种族—性别等方面的课题。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述文化转向的老范畴外,“宗教”、“流散”、“儿童”等新范畴开始出现。(38)对这些新范畴的评论,虽然在绝对数量上不算多,但其示范和指引意义不容小视。宗教、流散和儿童等正在成为外交史和国际史研究新的学术增长点,是与H-Diplo的着意引导分不开的。
    对官方档案文献的解读,是外交史和国际史研究的基础和重要环节。美国外交史学,特别是冷战史学的学科转型,与美国对外关系文件的解密进程同步。尽管美国外交史学家参与了政府解密档案的整理和出版工作,但如何在对档案总体把握的基础上提出有意义的课题,还是需要学有专攻的史家对之进行初步的评估。为此目的,H-Diplo于2011年创办“美国对外关系文件评论”栏目,截至2015年11月,共举办评论30余次,均针对新近解密的美国外交文件。这些评论对于未来相关研究的指引意义不言而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H-Diplo各种评论的所有文档大多以PDF形式呈现,对所有人免费开放和下载,体现了“学术为公”的胸襟和开放心态。这样,网络空间不仅实现了对美国外交史原创新成果的即时讨论和广泛传播,也在一定程度上再造了一个有利于美国外交史学知识增益的相对稳定的空间和渠道。
    综上所述,美国外交史学从1960年代开始自发地组织起来,栉风沐雨,与时俱进,时至今日,一个传统与现代交融、自主与开放兼备的学术共同体傲然屹立于美国史学之林,极大地推动了外交史学的创新和转型。关于美国外交史学术共同体对于学科创新发展所起的作用,资深学者最有发言权。莱弗勒指出:“在1970和1980年代那四分五裂的岁月里,美国对外关系史学家学会在培育知识共同体意识和丰富我们的生活方面,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39)入江昭坦言:“一切事务都是跨国的,而且也是人类的。推动我们达到这种认识,应该被认为是SHAFR和《外交史》杂志的重大成就之一。”(40)
    美国外交史学术共同体的成功、美国外交史学的复兴,令其他史学分支领域的学者刮目相看,称羡不已。美国海战学院副教授尼古拉斯·伊凡·萨拉迪克斯(Nicholas Evan Sarantakes)在列举了SHAFR创办刊物、资助后学、实现全球化等作为后,得出结论:即便与美国史学最大、最重要的两个专业组织——美国历史学会和美国历史学家组织——相比,SHAFR也是毫不逊色的。(41)北卡罗来纳大学南部史教授W.菲茨萨恩·布伦戴奇(W.Fitzthugh Brundage)也认为,外交史学在美国史学总体中拥有“丝毫未减的吸引力”。根据他作为“局外人”的观察,外交史的尊崇地位除了得益于其历史遗产之外,更重要的是其“让绝大多数其他史学分支领域羡慕不已的机构基础设施(institutional infrastructure)”。(42)布伦戴奇所谓的“机构基础设施”,实际上即本文探讨的学术共同体,只不过他并未对此做进一步的说明。
    总之,美国外交史学术共同体萌芽于学科鼎盛之时,发展于学科“长危机”时代,成熟于学科复兴的全球化时代,它对美国外交史学科创新转型发挥作用,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得以实现:凝聚学科身份和同仁智慧,奠定文献和史料基础,培育学术新人和研究新范式,繁荣同行评议和学术讨论,推动学术活动的国际化。这些做法和经验,对于中国学术界形成学术共同体、繁荣人文社会科学,应该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值得反思和借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