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察设计 1.主要勘察手段 手工测绘,主要用于探明建筑结构特点、构造原貌的各种数据,作为制定维修方案的依据。地形测量,主要用于探明院内外之间的位置和高差关系,作为制定整体维修方案的依据。残损勘察,对已暴露且糟朽的木构件,明显的坍塌、劈裂、断裂等情况进行探察,对不宜探察的部位,主要采用敲击法和深入观察、综合分析的办法进行勘察。 2.建筑基础评估 地层与岩性。杂填土:以大量灰黄色粉质黏土为主,稍湿,呈可塑状态。混有碎砖块、瓦片、灰黑色团块、白灰渣、植物根系、腐殖质、煤渣等。该层土质不均匀,力学性能差。黄土状粉质黏土:灰黄色,稍湿-湿,呈坚硬-硬塑状态,局部为可塑状态。土质较均匀,刀切面稍有光泽,韧性较差,摇振反应无。含白云母碎片、蜗牛贝壳碎片、铁锈黄团块、植物根系、砂粒、腐殖质等。 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在勘探深度范围内有一层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主要含水层为第四系坡积物粉质黏土,水量较丰富,泥岩为隔水底板。 3.建筑结构可靠性分析 依据现状调查情况,对后街清真寺建筑分类如下:卷棚、前殿、后殿均为Ⅲ建筑,采取重点维修、挑顶局部落架维修。南缝梁架落架部分重做基础。 具体保护措施 1.总体规划 参照后街清真寺总体保护规划,完善后街清真寺的道路、绿化、照明、排水、安防、消防设施及保护、管理设施。 2.基础处理 大殿主要病害根源在于基础沉降,基础的稳定性决定上部文物建筑的安全。现基础下部为湿陷性回填土层且9米处有人防工程修建的防空洞,宜采用拆除南山墙后,将南缝梁架落架,对南山墙下部基础进行加固的方案。 3.总体控制说明 材质说明。补配阶条石、垂带石、踏步石所用石材,采用当地产青石,与遗存石构件色泽一致。毛石墙基部位补砌也采用同材质毛石。补配墙基青砖、槛墙青砖、铺地方砖、脊饰瓦件依据各建筑遗存构件规制定制。木材尽可能保留原有构件,凡利用化学、物理方法处理后不影响结构稳定性的木构件均应保留。更换下的旧构件,可在其他部位合理利用。补配木构件尽可能与原构件材质相同。如无原构件材质对照或条件不允许时,梁架可选用优质落叶松,装修采用一等红松,斗拱及木雕构件选用硬杂木,木材要求含水率小于15%。 施工做法通例说明。(1)散水做法:素土夯实,上打三七灰土二步(厚300毫米),泛水率4%,铺卵石;卵石用水泥浆坐底满铺,泼浆灰溜灌缝隙并抿实;散水外侧立牙子石一道。(2)地坪做法:素土夯实→150毫米厚3:7灰土垫层→25毫米厚掺灰泥坐底→地面铺设260毫米×260毫米×80毫米青砖、白灰勾缝。(3)土坯墙体:依照原有土坯砖规格,采用当地原有工艺砌筑土坯墙并用麦秆泥粉饰外分层。(4)原青砖墙体:依照原有墙砖即320毫米×150毫米×70毫米青砖,按照原有工艺达到清水砖墙的砌筑标准用水泥浆黏贴牢固,白灰勾缝。(5)柱:施工中对木柱做进一步探查,参照相关要求,依据白蚁病害、糟朽程度对其进行更换、墩接或镶补处理。(6)梁枋:施工中对梁枋做进一步探查,参照相关要求,依据糟朽程度对其进行更换、墩接或镶补处理。(7)斗拱:斗拱及檐下木雕艺术构件,表面糟朽的用砷铬合剂浸泡风干后继续使用。残佚部位采取剔补加固的方法,用干燥旧木料依原式样、原尺寸进行补配。(8)椽飞:表面糟朽椽及水浸的用砷铬合剂浸泡风干后继续使用;局部糟朽深达直径2/5的进行更换。(9)屋面:表面糟朽的望板用砷铬合剂浸泡风干后继续使用,更换糟朽望板;清除屋面杂草,屋面挑顶修理;补配断裂、佚失瓦件;断裂脊饰用环氧树脂黏接,佚失脊饰予以补配。(10)装修:参照大殿现有遗存装修对木装修按照原工艺予以补配。(11)油饰彩画:后街清真寺历经风雨侵蚀,原油饰尤其是建筑外部构件露明部分已出现了剥落,影响了建筑构件所应有的保护能力和外观形象。根据油饰现状勘察及实验结果,四道灰工艺做法用于建筑物的梁架柱子和上梁连檐、瓦口、椽头、博风挂檐、门窗、装饰板等;三道灰的工艺做法用于室内枋、室外挑檐桁、椽望等。 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区、各民族均有一些独特的营造技术和方法。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中国建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根据各地、各民族遗产的不同特点,制定具体的维修措施,这样才能使祖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延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