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纲目》形象的演进与地位的确立 《纲目》被归类于“通鉴学”,其背后关涉的是,《纲目》如何被当时的史学体系所接纳的问题,尤其是与《通鉴》的关系。《纲目》的接受过程,不是如“加法”般的简单结合,我们会发现,作为原有史学体系中的要素,并与《纲目》有密切关联的《通鉴》,深刻地影响了《纲目》的形象塑造与认知构建。 如,嘉定八年(1215),岳柯购得陈瓘《通鉴节要》十五册真迹。在此书评论中,岳氏曰:“鲁麟获而编年之法废,历二千岁,有司马氏研精覃思,爰作《通志》(即指《通鉴》)。”(31)又如,楼钥因在庆元党禁中为朱熹辩护而罢官,党禁结束后,复起为官。在一次讲筵中,楼氏认为,“自古史法皆以编年,《春秋》是也。自司马迁《史记》创为纪传之体,无复编年之作”,后虽有荀悦、袁宏之书,但又不显,直到司马温公《通鉴》始复编年史法。(32) 南宋成都秀士李流谦,以文词显名,李氏在其读书札记中表述得更为详细: 文章虽有义理,苟无纲纪条贯,终不免错杂庞乱……何谓纲纪条贯,《易》、《诗》、《书》、《春秋》是也。失圣经不刊之旨,错杂庞乱者,自司马迁始,后世踵讹习陋,莫之能改。司马温公复《春秋》编年之法,井井贯贯,正群史之纲纪,削群史之冗长,统之有宗,会之有元,不重出,不互见,不参不紊,提纲挈领,而众目襟幅,昭布森列,一代之始终,治乱安危,一君之得失美恶,群臣之邪正,是非民俗,风化之醇疵厚薄,卷帙既终,不必互相参考,历历有章,麟经之后,无出其右者。(33) 李氏认为“纲纪条贯”是《春秋》等圣经树立的不刊之旨,但后世因袭纪传之体,踵讹习陋,司马温公所作《通鉴》,井井贯贯,正纲纪、削冗长,是复《春秋》编年之法。也正是得益于这样的体例,诸如王朝更迭、治乱安危、君王得失、群臣邪正、民俗风化等,在《通鉴》中才得以昭布森列,历历有章。李氏对于回归圣经旨意的《通鉴》,不吝笔墨,冠以“麟经之后无出其右者”的美名。 类似李氏的评论,与真德秀交好的文人刘炎在《迩言》中也谈到: 或问:“近世史学孰优?”曰:“《通鉴》,历代之纲目,诸史之会要。编年本《春秋》之意,纪事概之左氏之文。秦汉以来作者弗可及矣,不特优于近世而已也。” 或曰:“纪传之体与编年孰是?”曰:“文人爱奇则嗜纪传,史氏尚法则优编年。必有作者知所先矣。”(34) 在刘氏看来,编年优于纪传,而《通鉴》行编年之法正是本《春秋》之意,《通鉴》不仅是唐宋史学中的第一等作品,甚至秦汉以来都没有可与之媲美者。 刘咸炘就曾指出,宋世学人论史囿于编年。(35)从上揭诸材料中,可以发现,编年为《春秋》所行之法,是导致当时尊编年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通鉴》恰恰回归了宋儒认为已废坠千年的《春秋》编年之法的轨道。这种复兴圣人古法的功业,也使得《通鉴》获得诸如“麟经之后,无出其右者”“秦汉以来作者弗可及”等美誉。南宋文人高似孙认为,《通鉴》虽具有考订详实、信而有征的优点,然时人对《通鉴》关注多聚焦于编年。孙氏感慨:“今学者观《通鉴》往往以为编年之法。”(36)在当时较为普遍的观念里,《通鉴》以重振编年的功业得以侧位《春秋》之旁。 《纲目》作为朱熹及其门人据《通鉴》内容的改编之作,其在史学脉络中的定位,显然无法回避与《通鉴》的关系。《纲目》的温陵刻本成书后,朱门弟子陈孔硕和李方子先后为之作后序,陈、李二文不仅仅是向读者介绍《纲目》相关信息,实际上也是对《纲目》形象和认知的初次建构。 陈孔硕后序开篇即向读者交代《纲目》与《通鉴》的关系。陈氏认为司马温公或因一时不察,又或因袭旧史导致《通鉴》在诸如“四皓定太子事”“帝曹魏”“书吕武称制事”等处,与《春秋》之法弗合。针对《通鉴》此类问题,朱文公在前辈巨儒辨明书法的基础上,断以《春秋》之法,成《纲目》一书,使后世能得以参详。陈氏明确将《纲目》定位为“羽翼《通鉴》而补其所未及”。(37)在陈氏的表述中,我们能看到《通鉴》与《纲目》在其知识体系中的主次地位。 在随后的叙述中,陈氏转而说明《通鉴》为何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陈氏指出,在鲁国旧史的基础上,孔子以笔削之法裁断事实,树立了以编年体形式著史的典范。但自太史公改编年为纪传,后世史家可以系年而不复用,致使“纪事无统,条贯繁紊”。陈氏认为这一状况“历数千年而不知改”,而司马温公以编年体所作的《通鉴》,扭转了这一困局。(38) 陈孔硕为《纲目》作后序是受真德秀所托,时间在嘉定十二年(1219)夏。此后,真德秀“易帅江右”,临行前上书朝廷,请求将《纲目》书板交予国子监,以给四方之求。不久,朝廷答应了真氏的诉求。(39)真氏“以给四方之求”的言外之意,在于试图借助国子监将《纲目》广行于世。在书板交付国子监之际,当年的冬十月,李方子又另作一篇后序。 真德秀和李方子二人共同刊印《纲目》。书成后,委托朱门陈孔硕作后序一事,虽是经真氏之口,但显然此事是真、李二人都认可之下的决定。吊诡的是,李氏在温陵刻本完成之初,并没有毛遂自荐,亲为《纲目》作后序,却在已有陈氏后序的情况下,于《纲目》书板即将上呈国子监之时,赶制了另一篇后序。李氏自称是真氏令自己“书其所为刻之故”,但纵观李氏后序,刊刻《纲目》一事不及全文的四分之一,显然“书其所为刻之故”仅仅是一种托辞,或者说仅仅是原因之一。 除“书其所为刻之故”部分外,李氏后序针对陈文而发的痕迹很明显。与陈文一致,李氏同样没有回避《通鉴》之于编年体史书复兴的功绩,认为司马温公超然远览,作《通鉴》一书,始复《春秋》编年之法,其功甚伟。(40)陈、李二文最大的差异在于,在表述《通鉴》与《纲目》关系时,李氏并没有因为《通鉴》的这种地位,而与陈文一样将《纲目》描述成羽翼《通鉴》之作。相反,李氏从解构《春秋》入手,来构建《纲目》的形象,重新确认其在史学脉络中的定位。 李氏认为《春秋》的名称、编年、策书,分别是鲁史的旧名、旧制、旧文,属于因袭。《春秋》之“作”在于“义”,即本天道正人事、本王道正伯图、严君臣、辨内外、惩恶劝善等。也正是由于孔子所作之义,原本作为鲁史的《春秋》才能被视为经书。在李氏巧妙的解构下,“麟经绝笔”也就不仅意味着编年古法的废坠,更重要的是《春秋》义法湮没不闻。而《通鉴》复兴的仅是前者。朱子作《纲目》,如“帝曹魏、寇蜀汉;帝朱梁、寇河东;系武后、黜中宗;屈原、四皓之见削;扬雄、荀彧之见取”等关涉大经大法的关节,尽合《春秋》劝惩之法。(41)在李氏看来,《纲目》是“振麟经之坠绪”,而不是如陈氏所言羽翼《通鉴》。 李氏通过解构《春秋》,不仅为《纲目》找到了在史学发展脉络中的合理位置,同时也回答了《通鉴》与《纲目》的关系。二者之于《春秋》所树立的史学典范而言,前者的功绩在于回归编年,后者在于复兴义法。《纲目》在李氏的笔下,不再是因《通鉴》而作,而是上承《春秋》,并“垂懿范于将来”。 由此可见,李氏作后序固然一方面是补充交待《纲目》刊刻的缘由与过程,但更为重要的是,之前陈氏塑造的《纲目》形象与定位显然无法满足李氏的期望,因此李文又是为针对陈文而发。在《纲目》刊布于世后,类若李氏对《纲目》的描述,也不乏其例。如,在宋理宗时程试策论之书《群书会元截江网》“诸史”门载: 自麟经绝笔,史法之褒贬不明久矣。至紫阳朱夫子出,始取温公之《通鉴》而为《纲目》一书,则规圆矩方,绳直准正,始一仿乎《春秋》……吾始知《纲目》一书皆文公史笔之追圣经者也。(42) 又如,罗大经的《鹤林玉露》“莽大夫”条载: 司马温公、王荆公、曾南丰最推尊扬雄,以为不在孟轲下。至温公作《通鉴纲目》乃始正其附王莽之罪,书莽大夫扬雄死……文公此笔与《春秋》争光。(43) 再有,王柏评价《纲目》时,称其为“精明核畅,发挥本旨,羽翼麟经”。(44) 我们可以看到,陈孔硕与李方子的分歧,不仅是发生在《纲目》刊行之初的个案,而是整个南宋时期《纲目》接受情况的一个缩影。《纲目》刊行后,实际上主要并存着两种对《纲目》的定位和认知,一种认为《纲目》是羽翼《通鉴》,另一则主张《纲目》比拟《春秋》。至宋元鼎革之际,《纲目》的这两种形象,被进一步选择和过滤。学界以往认为这一时期《纲目》地位的提升得益于理学官学化、官方推崇等因素,(45)这固然是恰当的,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当时正统论的讨论所产生的影响。 宋末元初,涌现了诸如胡一桂《十七史纂古今通要》、陈著《历代纪统》、郑思肖《古今正统大论》、朱右《历代季统要览》、杨维桢《三史正统辨》等众多为南宋存正统的著述。这些著述的理论基础,几乎无一不推本《纲目》的正统论。(46)《纲目》作为“通鉴学”下的区区一目类,在由宋入元的士人为故国争正统的话语斗争中,显然已不合时宜,《纲目》的地位及其与《通鉴》的关系都需要重新确认。 宋遗民林景熙在为彰显蜀汉正统的《季汉正义》一书作序时强调:“《通鉴》,《鲁史》也;《纲目》,《春秋》也。”(47)同样经历宋元更迭的戴表元在《题王希圣续汉春秋后》一文中说: 始余考论古今统系,于周汉绝续之交,三国南北朝五代离合之际,未尝不反复疑之也。乃至于今承学之士,皆能黜魏、远吴、尊蜀而进之,则以子朱子《通鉴纲目》之作,有补司马公之未及焉……《通鉴》之事,弘于《鲁史》;《纲目》之心,俭于《春秋》。(48) 戴氏虽然指出朱子《纲目》补司马公之未及,但显然已不是将《纲目》纳入“通鉴学”的观念,戴氏进而强调《通鉴》与《纲目》的关系类似《鲁史》与《春秋》。 曾任元修辽、金、宋三史总裁官的揭傒斯在《通鉴纲目书法序》中表达了与戴表元相似的看法: 孔子因鲁史作《春秋》,以为万世之法。朱子因司马氏《通鉴》作《纲目》,以正百王之统……朱子犹不敢言《春秋》,然《纲目》之作非深得圣人之旨者不能也。故朱子不言《春秋》。而知《春秋》者莫如朱子……曹氏亲受汉禅,威加中国,率不能夺诸葛孔明汉贼之分。元魏据有中国,行政施化,率不能绝区区江左之晋而继之……此《纲目》不得不继《春秋》而作。(49) 从《纲目》之于《通鉴》,犹如《春秋》之于鲁史的这一表述中,可以看到,此次重新定位《纲目》,涉及到对原有体系中相关要素的调整和解释。《通鉴》被视作《鲁史》,说明《通鉴》在原有谱系中的地位被进一步消解,而原先仅次于《春秋》的位置,完全被《纲目》所取代。 入元后,《纲目》被纳入“通鉴学”的表征,便难寻踪迹。这种变化说明在宋元之际,关于《纲目》的认知经过了一次筛选,《纲目》的“通鉴学”分支形象被遗弃,而《纲目》比拟《春秋》的认知则被强化。与此同时,仿作、阐释类著述在此阶段大量出现,形成了以《纲目》为中心的知识体系。正如揭傒斯所言,当时论说《纲目》者,有数十家之多。(50)如果说围绕《通鉴》而产生的知识体系被称作“通鉴学”的话,那么,至此《纲目》不但摆脱了“通鉴学”的桎梏,并诞生了以其为核心的“纲目学”。(51)此后,《纲目》的地位与影响远迈《通鉴》之上,(52)有所谓“《春秋》后第一书”(53)的赞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