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历史考据 >

知识社会史视野下的朱熹《资治通鉴纲目》新探(4)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人文杂志》 顾少华 参加讨论

    四、结语
    两宋时期史学的义理转向对传统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往学界基本认为朱子《纲目》的出现代表了史学义理化的完成,《纲目》也无疑扮演了典范性的角色。若从义理化史学本身体例、书法等完善程度的角度来讲,这一观点显然是恰当的。但它却忽略了冠于《纲目》之前的,诸如圭臬、经典等具有权力意味的社会化概念,往往是在印刷、阅读、传播、接受等知识的再生产过程中得到建构的。
    我们看到,南宋时,《纲目》刊布后,一方面被纳入“通鉴学”体系,以羽翼《通鉴》而存在。这种形象的塑造,并没有触动时人观念中原有史学系谱内的秩序。《通鉴》仍因中兴编年而尊享仅次于《春秋》的地位。另一方面,《纲目》又被认为复兴了《春秋》劝惩之法,几与《春秋》争辉。此类认知建构,已隐然有《纲目》取代《通鉴》原有地位之势。这两种并存的认知,说明当时对《纲目》的定位还处于游移状态。之后,经历宋末元初正统论的讨论,《纲目》的形象被进一步选择,其中《纲目》归于“通鉴学”的认知逐渐被过滤。史学系谱内的秩序也得到一次较大的变动。《通鉴》被视为鲁国旧史,《纲目》则贵为拟《春秋》的“史中经”,此后仿从、阐释《纲目》,蔚然成风,逐渐形成“纲目学”。
    注释:
    ①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主要有吕谦举:《宋代史学的义理观念》,杜维运、黄进兴编:《中国史学史论文选集》第1册,台北:华世出版社,1976年,第402~415页;刘复生:《说北宋中期儒学嬗变与史学的变化》,《史学史研究》1993年第2期;刘连开:《理学和两宋史学的趋向》,《史学史研究》1995年第1期;钱茂伟:《关于理学化史学的一些思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罗炳良:《宋代义理史学再评价》,邓小南主编:《宋史研究论文集(2008)》,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504~519页;汤勤福:《义理史学发微》,《史学史研究》2009年第1期;曹宇峰:《南宋义理史学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等。最近有学者采用诠释学的视角,探讨义理史学中史家对事实的重建与阐释,参见曹鹏程:《历史事实的重建与诠释:宋代义理史学再认识》,《史学月刊》2014年第12期。
    ②参见邓志峰:《义法史学与中唐新史学运动》,《复旦学报》2004年第6期;汤勤福:《义理史学发微》,《史学史研究》2009年第1期。
    ③William St.Clair,The Reading Nation in the Romantic Perio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pp.1~18.关于此书的介绍可参阅李仁渊:《阅读史的课题与观点:实践、过程、效应》,《新文化史与中国近代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39~242页。
    ④关于这两者的研究取径可分别参阅张仲民:《从书籍史到阅读史——关于晚清书籍史/阅读史研究的若干思考》,《史林》2007年第5期;[英]彼得·伯克:《知识社会史:从古腾堡到狄德罗》,卢建荣、贾士蘅译,麦田出版社,2003年。
    ⑤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169《西山真文公行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267页。
    ⑥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卷34《题李果斋所书郑伯元诗后》,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619页。
    ⑦李方子:《李方子后序》,《御批资治通鉴纲目》卷首下,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89册,第29页。
    ⑧陈孔硕:《宋温陵刻本资治通鉴纲目后语》,《朱子全书》第11册附录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500~3501页。
    ⑨李方子:《李方子后序》,《御批资治通鉴纲目》卷首下,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89册,第30页上。
    ⑩赵希弁:《读书附志》,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110页。
    (11)关于台湾故宫藏本信息,参阅虞万里:《黑城文书〈资治通鉴纲目〉残叶考释》,《欧亚学刊》2005年第7辑。
    (12)严文儒亦认为国图本与上图本同样是元至元二十四年刻本。严文儒:《〈通鉴纲目〉宋元版本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13)李致忠:《昌平集》卷七“元詹光祖月崖书堂刻本”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415~416页。
    (14)虞万里:《黑城文书〈资治通鉴纲目〉残叶考释》,《欧亚学刊》2005年总第7辑。
    (15)参见瞿冕良:《中国古籍版刻辞典》“月厓书堂”条,齐鲁书社,1999年,第70页。
    (16)关于刘宽裕刊本信息,可参严文儒:《〈资治通鉴纲目〉明代刻本考详》,《古籍研究》2001年第1期。
    (17)参见《御批资治通鉴纲目》卷首,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89册,第1~49页。
    (18)司马光:《资治通鉴》第20册附录《进书表》,中华书局,1956年,第9607页。
    (19)司马光:《资治通鉴目录》卷1《序》,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1页。
    (20)胡寅撰,容肇祖点校:《斐然集》卷25《先公行状》,中华书局,1993年,第560页。
    (21)朱熹:《朱子序例》,《御批资治通鉴纲目》卷首上,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89册,第3页。
    (22)赵希弁:《读书附志》,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第1110页。
    (23)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4“编年类《通鉴纲目》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18页。
    (24)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卷27《皇朝编年举要备要序》,第465页。
    (25)王应麟:《通鉴答问》卷1“周威烈王”条、卷2“屈平”条,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86册,第619、638页。
    (26)黄履翁:《古今源流至论别集》卷1《治鉴纲目》,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42册,第509~510页。
    (27)姚勉著,曹诣珍、陈伟文校点:《姚勉集》卷38《本朝长编节要纲目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536页。
    (28)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卷33《文籍志一》,《中国地方志集成》“省志辑·江苏一”,凤凰出版社,2010年,第1233~1235页。
    (29)王应麟:《玉海》卷47《艺文》“治平资治通鉴”条,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1987年,第897页。
    (30)此处借用近人张须提出“通鉴学”概念来形容这一知识体系。张氏认为除《通鉴》本身之外,“通鉴学”包含“枝属”和“后继”。前者是温公自为之书,或本与《通鉴》相辅而行,或其作意与《通鉴》相近,如《通鉴考异》《通鉴释例》等。后者又包括“继承”与“改革”。凡自搜史料,而应用《通鉴》义例,赓续成书,衍其家者,属于继承者,如《通鉴外纪》《续资治通鉴长编》等;而自定义例,别张一军,遂成专门者,此属于改革者,如《通鉴纪事本末》《资治通鉴纲目》等。张须:《通鉴学》,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19页。
    (31)岳柯:《宝真斋书法赞》卷十八,中华书局,1985年,第263页。
    (32)楼钥:《楼钥集》卷二十四《讲筵论资治通鉴》,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455页。
    (33)李流谦:《澹斋集》卷十八《得通鉴一纲目一发明管见各一欢忭而书》,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33册,第758页。
    (34)刘炎:《迩言》卷十“经籍”,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03册,第544~545页。
    (35)刘咸炘:《刘咸炘学术论集·史学编》(下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28页。
    (36)高似孙著,左洪涛校注:《高似孙〈纬略〉校注》卷12“《通鉴》”条,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46页。
    (37)(38)陈孔硕:《宋温陵刻本资治通鉴纲目后语》,《朱子全书》第11册附录二,第3500页。
    (39)(40)李方子:《李方子后序》,《御批资治通鉴纲目》卷首下,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89册,第29、28页。
    (41)李方子:《李方子后序》,《御批资治通鉴纲目》卷首下,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89册,第28~29页。
    (42)佚名:《群书会元截江网》卷29《诸史》“时政”条,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34册,第428~429页。
    (43)罗大经:《鹤林玉露》丙集卷6“莽大夫”,中华书局,2008年,第340页。
    (44)王柏:《鲁斋集》卷四《续国语序》,中华书局,1985年,第60页。
    (45)参阅汤勤福:《义理史学发微》,《史学史研究》2009年第1期。
    (46)关于《纲目》对元代正统论的影响,可参阅江湄:《元代“正统”之辨与史学思想》,《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3期;王建美:《朱熹理学与元初的正统论》,《史学史研究》2006年第2期。
    (47)林景熙:《霁山集》卷5《季汉正义序》,中华书局,1960年,第131页。
    (48)戴表元著,陈晓冬、黄天美点校:《戴表元集》上册《剡源集》卷19《题王希圣续汉春秋后》,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394页。
    (49)(50)揭傒斯:《揭傒斯全集》文集卷3《通鉴纲目书法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311~312页。
    (51)葛兆光曾指出从“通鉴学”到“纲目学”的现象。葛兆光:《从〈通鉴〉到〈纲目〉——宋代通鉴学之一脉》,《扬州师院学报》1992年第3期。
    (52)乔治忠:《中国史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03页。
    (53)全祖望撰,朱铸禹汇校集注:《全祖望集汇校集注》(中),《鲒埼亭集外编》卷34《书朱子〈纲目〉后》,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435页。
    (原文刊于《人文杂志》2017年第4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