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地区权力平衡受二战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报》:尽管目前有更多的西方学者及公众对中国抗战史有一些了解,但总体而言,西方并没有给予中国抗战史足够的关注。您认为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更多地了解中国抗战史对于西方有何重要意义? 拉纳·米特:我认为,西方非常有必要了解中国为二战胜利所作出的重大贡献。战时,中国没有足够的资源或军事力量作为支撑,无法像苏联、美国和英国那样,在本国领土以外的地方作战。但是,假如在抗战最艰难的时刻中国选择投降,那么,中国日后的命运将截然不同。假如中国选择投降,日本将把中国视为殖民地,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日本会在东亚的政治及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日本军队将更有力量攻击苏联、东南亚国家甚至是印度。如果这样,或许欧洲战场和亚洲战场就不会在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结合起来。事实上,西方目前还没有完全理解中国战场的重要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认为,由于在1945年中日两国间未能达成和平协定,从而两国间未能建立起一个长久的、稳定的框架。其中有何缘由?为何亚洲战场与欧洲战场的战后情形迥异? 拉纳·米特:欧洲战场的战后安排由美国、苏联及英国联手制定,在1945年召开的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上,上述三国达成协议,同意将欧洲东部和西部分别划分为各自的影响范围。但类似的安排没有出现在东亚。或许其中的一个原因在于亚洲战场战事结束得太突然。盟军本以为亚洲战事还将持续,但由于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分别投掷原子弹,亚洲战场战事随之结束。后来,中国共产党建立政权,但中美两国并未建立外交关系,这就意味着中美两国未能就战事结束签订最终协议,因此,也无法在亚太地区确定权力关系。直到今天,中美两国对于在亚太地区的权力平衡问题仍然存有争论。 《中国社会科学报》:目前日本国内仍有一些势力试图篡改、粉饰日本侵略史。应当如何看待并解决这一问题?您对今日的中日关系有何建议? 拉纳·米特:日本目前的确有一些保守势力想要淡化日本战时的罪行,包括日本在中国制造的骇人听闻的大屠杀以及“慰安妇”问题等。对于日本修正主义者试图淡化日本战争罪行的做法必须谴责。当然,日本国内对于战争历史也存有不同的态度。日本有一些学者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一些记者,都试图审视日本的历史,迫使日本大众了解战时日本军队犯下的战争罪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