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天坛为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二者皆为圆形的三重坛台建筑,都映衬着中国古代“天圆地方”、“奇数为阳”的思想。关于祭坛的形制,最早的来源似乎是《周礼》,但于1983年发现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将其来源大大向前推进了,不同于文字资料,遗址中的远古祭坛以实物资料的形式震撼着学术界,种种迹象表明,在中国文明历程中,形制继承的深刻程度可能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中出现的圆形祭坛与北京天坛的形制不谋而合,这种联系透露着文明传续的密码,绵延五千多年的规范自有其生存的根基,而古人的宇宙观与形制思想也蕴含着深厚的道理。 关键词:祭坛;红山文化;形制;天坛;象征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9-0010-03 天坛为世界级文化遗产,坐落于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其前身——天地坛于明朝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由明成祖朱棣建成,后经嘉靖、乾隆、光绪等朝的多次修缮、改建,形成今天的天坛公园。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境内,坐落在凌源市与建平县交界处,是代表红山文化的巨型礼仪建筑群,其中包括大量祭祀建筑和积石冢群,距今约55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这里的众多发现都与中国文明起源有着紧密的关联[1],其中第2地点(N2)发现的圆形祭坛为一处三重坛台建筑,令人惊奇的是,它形制与今天的北京天坛如出一辙。 究竟是什么力量使这种形制穿越数千年的时空一直影响着后世,最初的祭坛又为什么要建成如此模样,它体现出古人怎样的思想,亦或是承载了某种人类所共有的情怀,它如何不被察觉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于美学、形制等意识层面。本文将结合已经发表的考古资料,从上述方面对红山文化祭天祭坛的形制及内涵做出分析,解释祭坛形制诞生和延续的深层缘由。 一、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中的圆形祭坛 在距今五千多年的远古时代,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瞬息万变的自然气象使人们对“天”充满了恐惧与敬畏,“天”是当之无愧的自然之神,人们开始了虔诚的祭天活动并将之推崇到无以复加的高度。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圆形祭天祭坛,便是古人追求至高精神境界的物化载体。 根据2012年出版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1983-2003年度)》的描述,位于牛河梁遗址第2地点(N2)的圆形祭坛为共有三层阶台的圆坛状,形制、结构及用料、砌筑方法均与诸积石冢差别甚大,也无墓葬发现,故定为“坛式”建筑。坛的平面接近正圆形,由三层以立石为界的阶台和坛上积石组成,形成由外、中、内三周同心状石界桩圈框定的三层台阶,从外到内逐渐高起,构成了祭坛的基础和轮廓。外桩圈直径约为22米,中桩圈直径约为15.6米,内桩圈直径约为11米[2]。 首先,该祭坛最显著的形制特征是圆形,对此,学术界普遍认为它与中国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思想有关,本文也支持这种观点,此处仅对“天圆”思想的形成做一些探讨。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现的其他建筑和精美玉器、彩陶证明,这里是一处等级极高的祭祀活动中心,当时人对于天神及祖先的信奉非常虔诚,祭坛所用的形制一定经过谨慎的斟酌,绝不是随意或偶然而为。那么,红山人为什么最终选择了圆形的形制呢?学术界普遍认为是遵从太阳的形状,本文同意此观点,但不认为这是决定祭坛形制的唯一因素,还应该有更多重、更深层的原因。例如满月时的月亮是圆形的,天空中的星星是圆形的,雨点落在地上的痕迹是圆形的,冰雹大多数是圆形的,龙卷风的形状是圆形的,这些与天相关、从天而来的事物都带有圆形的外表,所以敬畏天神的红山先民很自然地认为这是上天下达的旨意,“圆形”是天独有的形制,因此圆形祭坛的形制才能如此的深入人心、留存久远。 其次,该祭坛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三重坛台,这与其他庙、冢的形制完全不同。为什么是三重坛台,数字“三”又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呢?学术界普遍认为这与古人“奇数为阳,偶数为阴”的哲学思想有关,本文也支持这种观点,但是这一思想是如何形成的,目前尚无明确解释。本文认为,这种思想的形成一定与古人特有的思考方式有关,奇数往往意味着变化、活跃、不平衡,而偶数代表着固定、沉稳、平衡。在红山时代,人们的思想较多来源于生活经验,一只脚着地的动作是不稳定的,双脚着地是稳定的;地上的脚印也一样,不对称的是正在运动的,而对称的是处于静止的。这一解释于英文中也能略见端倪,英文中表示“奇数”的单词,往往也带有“特殊”、“不平衡”、“临时”、“变化”之意,例如“uneven”①和“odd”②,虽然东西方文化存在差异,但人类认识世界、思考宇宙的方式应该是相通的。或者也有可能出于古人对自身性别的认知,男性为阳,代表力量、冲动;女性为阴,代表安静、平和。既然“奇数为阳”的说法有合理依据,那为什么单独选用“三”,而不是其他奇数呢?这很可能是因为奇数中“三”的位置离“一”最近,“天”无疑是万向归一、一元复始的“一”,而祭天自然要用最接近天的数字——“三”。“一”座用来祭天的“三”层祭坛,是古人把对天的敬畏、对宇宙的理解融入建筑形制的最好例证。 最后,根据发掘报告中提供的数据和基本几何知识可知,该圆形祭坛三层坛台之间的直径之比为√2、面积之比为2,如此特殊的倍数关系一定不是偶然形成的。关于这种形制的诞生与实施,学术界有一种解释,认为当时的红山人已经掌握了圆形与正方形的内切、外切、内接、外接关系[3],并作出了相当合理的几何证明③,并结合其他证据,有力的证明了“规”与“矩”的存在。[4]这种方圆相生④的结构理念,与中国古代哲学中“天地合一”、“天人合一”、“天地相生”等思想的形成密切相关。中国古人习惯于把对天、地、万物的认知与已知的数学、几何、美学知识相结合,并将之灌注到他们心中重要的建筑中,这就形成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内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