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北京天坛 天坛位于北京市南部,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后经嘉靖、乾隆、光绪朝的多次修缮与改建,最终形成今天的形制,这里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上天的专用场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天是中国历代君王的头等要事,祭天场所的修建也必须经过多重考量。天坛作为杰出的中国古代建筑,具有极强的象征性,一直被视为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与完美表达。 1998年,天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天坛做出了如下评价:“天坛建于公元15世纪上半叶,……是保存完好的坛庙建筑群,无论在整体布局,还是单一建筑上,都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而这一关系在中国古代宇宙观中一直占据着核心位置。” 但天坛最初却不是今天的样子。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应天(今南京),随后根据沿袭千年的形制规范,于都城之南的钟山之阳(南)建了一座圜丘坛用以祭天,并在钟山之阴(北)建了一座方泽坛用以祭地,遵从了“天地分祭”的传统规制。但在洪武十年(公元1377),朱元璋以“人君事天地犹父母,不宜异地”[5]为由,改“天地分祭”的制度为“天地合祭”,“乃命即圜丘之旧址为坛,而以屋覆之,曰大祀殿”,⑤把最初单独祭天的圜丘改为天地合祭的大祀殿,并改名为天地坛。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在营建紫禁城(今故宫)的同时,也遵照南京天地坛的形制于北京城南建造了天地合祭的天地坛。 公元1530年(嘉靖九年),在位的嘉靖皇帝要筹办一场盛大的祭天典礼,然而如此形制的祭天场所令他不能满意,当时的天地坛占地超过270万平方米,面积接近紫禁城的四倍,体量之大可谓空前,且建筑宏伟、气势磅礴。如此规模的建筑群为何令嘉靖皇帝心生不满呢?原因就在于这座坛庙的形制与以往不同,用以祭天的并非露天圜丘,而是“以屋覆之”的大祀殿,且大祀殿也没有采用传统的圆形屋顶,而是采用了方形屋顶,这使它看上去更像一座宫殿。这种异于传统的特殊形制令嘉靖皇帝难以接受,大臣夏言上奏“古者祀天于圜丘,祀地于方丘。圜丘者,南郊地上之丘,丘圜而高,以象天也。方丘者,北郊泽中之丘,丘方而下,以象地也。”嘉靖随后下旨,改造大祀殿,并实行天地分祭,在大祀殿南边筑圜丘⑥祭天,在北城安定门外另择地点筑方泽坛⑦祭地。同年,嘉靖皇帝就下旨命夏言督造,严格按照古书上的规制,在大祀殿南侧建造圆形的露天祭坛——圜丘;并于公元1545年(嘉靖二十四年)在大祀殿的旧址上新建了三重圆台、三重圆顶的大享殿。自此,天坛重拾延续了数千年的祭天形制,虽然经过后世的多次修缮,但这种形制一直被沿用,存续至今。 纵观天坛,它依旧沿用“圆形”这种被中国人念念不忘的形制。古代建筑师运用卓越的才能和超凡的想象把臆想中人天接触、天人对话所需要的一切氛围都用天坛实现了。站在坛顶仰望苍穹、环顾四周的时候,空旷感油然而生,感觉天是整个笼罩着人的,无论在视觉效果上还是心理效果上,此刻的人天距离都是最近的。多重圆台的同心渐小设计,使大地产生向天空延伸的趋势,艺术的感觉也是最好的。在这一点上,中国的圜丘与西方的人天交流场所——教堂有着理念上的区别,教堂通过追求极致的高屋顶、让人们仰望穹顶来达成人与神的交流,但事实上屋顶始终分隔着人与天,穹顶建的越高,人看见的天空越小。反观中国古人的设计,显得非常巧妙,将中国文化中“重意不重形”的精髓体现的淋漓尽致,正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种融入中国人骨髓的思想,正是后世人心心念念的原因。很难想象,这样具有哲学和审美高度的设计竟然始于五千年前的红山先民。 除此之外,数字“三”意料之中的出现了,不仅如此,在阳数(奇数)里居中的“五”与阳数中最大的“九”⑧也随处可见。天与帝王都是“阳”的代表,帝王祭天自然离不开阳数,如此既表达对上天的敬畏,又彰显皇权的尊贵。例如圜丘为三重坛台,顶层直径九丈,中央一块圆石为天心石,从天心石往外嵌以九圈扇形石,外圈青石均已九的倍数发散开去,平台四周有石栏杆,每面各有九块挡板,蹬坛台阶每层为九步,以应“九重天”等等,通过对奇数的反复运用,强调“天”至高无上的地位,“奇数为阳”的思想在这里体现到极致。 三、结语 从五千年前的牛河梁积石阵,到明清重修、重建的圜丘、祈年殿,它们一脉相承的体现着中国古人对于建筑形制和内涵的追求,它们将中国独特的礼制与文化固化为传统、物化为建筑。 尽管明成祖朱棣营建了偌大的天地坛,但终因不合规制传统,而被自己的子孙摒弃。毫无疑问,中国的传统建筑从不单独强调宏大、惊奇,赋予它们长久不息生命的,是那些凝聚于建筑中的厚重而博大的文化传承。站在天坛,我们似乎依旧能够感受到红山先民面对天地自然时所秉承的那份虔诚与谦卑。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数千年从未中断,中国建筑更有着丰富的底蕴和独特的价值。虽然封建礼制早已被现代社会淘汰,但中国数千年悠久历史所形成的礼学、礼仪、礼节依然凝结在这些作为文化载体的建筑中熠熠生辉。 今天,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大国地位的确立,人们开始以全新的角度审视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世界一体化的大形势下,坚持文化自信、传统自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一点绝不仅仅体现在建筑层面上。有时我们需要回望历史,并从中汲取营养,在实践中探索如何更好的传承中国传统建筑的灵魂与精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