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观点 >

第三届全国优秀文物维修工程(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文物报》 newdu 参加讨论

    江西富田诚敬堂维修工程
    业主单位:吉安市青原区文化局
    勘察设计单位:江西省文物保护中心
    施工单位:江西九丰园林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江西省文物保护中心
    全国重点文物保单位诚敬堂位于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富田村委会王家村中心,为王氏家族在明朝中期集资兴建。王氏开基祖王诚敬之祖父王休文任南唐端明殿大学士兼枢密院事,朝廷御赐“枢密院”匾额以表彰其功德,后人建参亭以示纪念。1930年12月,诚敬堂作为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旧址,是曾山、古柏、陈正人的办公旧址。1931年5月,第二次反“围剿”白云山战斗结束,红四军总部和毛泽东驻扎于此。
    祠堂坐东朝西,呈“丁”字形,与对面呈“人”字形的屏风相对应,暗寓“人丁兴旺”。整个祠堂长82米,宽44米,总面积3646平方米。祠堂门楼风格特异,底层为门廊,俗称“拴马廊”,全靠两根石柱支撑。主体自前向后依次为三开间门楼及左右偏房各三间、庭院和左右厢房、拜亭、正堂、天井和连廊及享堂。民国初期,诚敬堂做过大面积维修,其正面脸面、内院护栏已有西式风格。建国后,诚敬堂一直是富田区政府、人民公社、乡政府机关驻地。1978年,在诚敬堂设立富田小学分部,一直沿用至2002年。2004年,村民集资重修祠堂门楼。
    因年久失修和人为拆改,诚敬堂的地面、梁架、墙、木柱、楼板、天花、藻井、门窗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残损。此次修缮是在不落架的情况下,对诚敬堂已出现的歪闪变形和诚敬堂的结构弱点进行现状加固。具体做法是:加强屋面的整体性,改善檩条的受力状态,加强柱与梁枋之间的联系,提高诚敬堂木构架的整体性及抗变形能力。
    为体现最小干预原则,修缮后的建筑上仍留取着早期匠人用锛子加工木构件的痕迹。如五间四柱牌楼式门楼的修复,参照现存杉木圆柱、梁架、木基层、瓦屋面式样,按原材质及规格尺寸、原做法重新制安和拆归按如意斗拱,恢复正立面五间四柱砖木结构、牌楼式、黏土筒瓦屋面门楼,既保留了门楼构架所携带的历史信息,又做出了高度的修正,以一种极为珍重的方式使不同时代的修缮具有可读性,在保留原状及历史信息的同时施以可识别的处理手段,清晰反映出本次维修对建筑的理解和干预内容。
    在剔补山墙风化、酥碱的部位时,先用錾子将需修复的地方凿掉,然后按原砖的规格重新砍制,砍磨后照原样用原砌法重新补砌好,里面用砖灰填实,保存了历史信息。
    工程的实施让王家诚敬堂更好地保留下来。该旧址与毛泽东旧居、朱德旧居、红军医院、江西省苏维埃财政总局暨江西省工农银行旧址、省苏四次重要会议旧址、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旧址、公略中心县委旧址等20余处旧居旧址连片,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课堂。
    湖南通道坪坦风雨桥群修缮工程
    业主单位:通道侗族自治县文物局
    勘察设计单位: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
    施工单位:湖南中彩神匠文物保护古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湖南省文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湖南省通道坪坦风雨桥群保护修缮工程于2011年7月完成勘察设计,2012年得到国家文物局批准,共修缮廻龙桥、普济桥、永福桥、永定桥、廻福桥、中步头桥、中部二桥、观月桥及南岳宫等,工程规模总占地1202平方米,建筑面积1386平方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坪坦风雨桥布局各异,形制多变,个性特征鲜明。为了在施工过程中维护文物本体及其历史、人文内涵和自然环境的真实性、完整性,施工单位狠抓了施工前的技术培训教育,收到显著效果。
    在项目实施中注重施工前的二次勘察,重视非传统补强加固技术的重点运用,坚持传统建筑本地做法的主导方向。如在设计文本中,需对廻福桥进行“基础换填”。但是在对桥墩砌石的二次勘察过程中,发现中部桥墩基础并无沉降、也无走闪。经过专家论证,认为基础无须换填,可保持原样,只需对桥墩砌石进行修整加固即可。在与监理、甲方沟通并取得设计方同意后,建设方取消了廻福桥中部桥墩“基础换填”的措施,仅对桥墩石块进行修整归安加固和桐油石灰勾缝处理,不仅节约了资金,更秉承了文物修缮的最低限度干预原则。对于涉及隐蔽工程的部位,采取整桥落架,拆砌金刚墙,夯实桥台,并在夯土中增加钢混构造柱等技术措施。拆砌普济桥桥头堡围护砖墙时,在墙内隐蔽部位增加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以及增设钢筋砼圈梁等现代材料和现代工艺进行补强加固,充分体现了古代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有机结合。
    坪坦风雨桥桥廊亭阁内的彩绘装饰、屋面雕饰及部分木构件装饰,多采用侗族特有的题材和造型,内容丰富多样,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在此次工程的实践中,充分传承了侗族的传统技艺,延续了风雨桥脊饰灰塑的艺术特征。
    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了当地人民的大力帮助,施工方也积极与他们进行互动。如在修缮过程中,风雨桥及周边全封闭施工,导致桥梁无法通行。考虑到民众出行的方便,施工方用脚手架搭建临时便桥,供村民过桥使用,树立了文物修缮工程的惠民形象。此外为了尊重侗家文化,应村民要求,在桥廊上额预留出功德牌位置。施工方还专设“老百姓沟通日”,以通过交流融洽施工人员与当地村民的关系,积极处理施工争议,提高村民的文物保护意识,更重要的是了解风雨桥历史沿革与历次修缮信息,以纠正以往改变原状的做法和施工错误。
    广东顺德乐从陈氏大宗祠修缮工程
    业主单位: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人民政府
    勘察设计单位:佛山市置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施工单位:佛山市工程承包总公司
    监理单位:广东立德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陈氏大宗祠又名本仁堂、顺德陈家祠,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沙滘村。始建于清代光绪乙未年(1895年),竣工于庚子年(1900年)。宗祠坐南向北,为三进院落合院式布局,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现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宗祠主体建筑均为硬山顶,面阔五间两路,深三进,左右有配殿,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祠内的木雕、石雕、砖雕、灰塑等装饰工艺精美,虽有残缺,但一应俱全。
    由于年代久远,古建筑的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和构造、装饰装修等部位不同程度出现了损坏,严重影响文物建筑的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2008年9月宗祠修缮工程启动,其出资采用区政府、镇政府、村民集资各三分之一的模式,一方面有力带动了民间资金投入文物建筑的修复与利用,另一方面有利于政府按照文物保护法规对工程进行监管。
    在现状测绘和勘察中,采用了全方位搭设棚架的方式,对屋顶、梁、柱、椽檩、墙体、装饰装修等进行了全面的勘察和精细测绘,同时,根据文物建筑的病害特征,有针对性地补充了场地工程地质勘探、古建筑地基基础坑探、青砖及灰缝强度回弹检测等项目。对拟采用的灌浆加固地基技术进行了地基注浆加固试验,同步进行建筑物沉降变形观测,一方面为地基灌浆加固设计提供相关设计参数,另一方面为准确评估地基注浆对文物建筑本体及周边环境影响提供依据。
    本次修缮工程应用了古建筑定向静压注浆处理地基成套技术,满足了文物古建筑地基处理的特殊要求,有效解决了古建筑地基下沉导致墙体变形倾斜的安全隐患;应用了自主研发的古建筑变形墙体保护修复技术,不需拆卸古建筑墙体,有效地解决墙体倾斜、扭曲、鼓胀等问题,完好保存墙体及墙体上的装饰构件,恢复古建筑墙体的历史原状;通过对灰塑病害产生的原因分析,采用传统的工艺、材料结合现代新技术,对褪色、残损、风化、剥落的灰塑艺术构件采取了清洗、排盐、修补、矿物颜料上色等技术措施进行修复,恢复其历史原貌。此外,还对开裂、腐朽和虫蛀木质构件进行修复或更换;对各单体建筑进行揭顶重铺,消除古建筑瓦屋面下滑、开裂、漏雨等隐患;将历史上的不当修缮,后加、更换的,不符合古建筑形制的墙体、构件等进行拆除,恢复其历史原状。
    顺德乐从陈氏大宗祠修缮工程是陈氏大宗祠建成百年后首次大修,工程历时7年,受到广大群众和新闻媒体高度关注和广泛好评。2013年3月14日,陈氏大宗祠修缮工程一期、二期工程顺利通过了广东省文物局专家组的阶段性验收;2015年8月,陈氏大宗祠修缮工程第三期工程顺利通过了广东省文物局专家组验收,并作为陈氏大宗祠第一期至第三期修缮总体验收。修缮工程完成后,乐从博物馆选址陈氏大宗祠,并于2016年4月开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