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陶塑由于扎根于现实主义土壤之中,注重反映社会生活,同时在艺术风格上,又追求简朴古拙、雄浑豪放而又充满活力的艺术格调,使得它不仅在陶器工艺发展的长河中,而且在中国整个艺术发展的洪流中,都闪烁着不朽的光辉。它既为后人研究汉代社会生活提供了丰富而真实的形象资料,又为中国传统雕塑、绘画和其他工艺的发展,开辟了无限广阔的道路。济南市博物馆藏有三件陶塑珍品──西汉彩绘乐舞杂技陶俑(图一)、西汉彩绘负壶陶鸠(图二)、西汉彩绘载人载鼎陶鸠(图三)。这三件陶塑珍品于1969 年在山东省省城济南市北郊无影山南坡的一座西汉墓中同时出土。西汉彩绘乐舞杂技陶俑。这是一组在一个长67 厘米、宽47.5 厘米的陶盘上,成功地塑造了21 个各具特点的陶俑,其中乐工、演技人和观赏者各七人,它展现了贵族观赏乐舞杂技表演的完整场面。汉代贵族常常在宴会上举行“歌舞排优”之戏,招待客人取乐。陶盘两侧的观者,宽衣深服,冠履整齐,他们显然属于社会上层人物。右侧三人面前置有两只陶樽,樽以贮酒,象征着宴饮。陶盘后侧一排乐工,使我们看到了当时乐队组合及其演奏的情景。他们使用的乐器,包括打击乐、弹弦乐和吹管乐。右首树立的大鼓,是汉代百戏演出的主导乐器。击大鼓者左侧一人在击磬。乐架上悬挂的乐器是钟,乐工双手各持一槌,作敲击状。钟架旁一人击小鼓。钟、鼓都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击小鼓者左侧的乐工,面前置有一瑟。弹瑟者旁边的两个乐工,都是女子,她们身穿绕襟花衣,长跪吹笙。伴随着音乐的节拍,身着花衣的两名青年女子挥动长袖,跳起了轻快的长袖舞。据说,汉高祖刘邦所宠爱的戚夫人,最擅长跳长袖舞。头戴尖顶小帽的四名青年男子,着紧身短衣,腰束白带,正在做着精彩的杂技表演。居前还有一人,身穿红袍,双臂张开,身子可以自由转动,手中别无所持,似乎是一个歌唱者或是一位主持人。西汉彩绘乐舞杂技陶俑,以概括巧妙的构思,优美动情的格调,真可谓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在有限的空间中,展示了当时乐队的组合与演奏场景,并在精彩的表演中渲染出生动活泼的浓郁气氛。对于场景中不同身份、职业的人物面部表情、身形、衣着,作品只是大轮廓地泛泛勾勒,作者着力表现的是他们各自特有的剪影式的基本特征的捕捉与造型,在稚拙简朴中,透露出一种豪放的格调。这种年代久远,内容丰富,场面完整的乐舞杂技艺术立体形象,是迄今我国汉墓出土文物中所仅有,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西汉彩绘负壶陶鸠。陶鸠通高52.9 厘米,宽43.5 厘米。鸠鸟形体肥硕,昂首挺立,双目圆睁,短啄,颈与胸部绘赭色鳞状羽纹。双腿粗壮有力,足三爪有距,立于方形平座之上。较为奇特的是,陶鸠两翼伸展,各载一壶,器形一致。壶高颈,圆腹,高圈足,壶盖上装饰有三个鸟头形的扁钮,壶身饰朱色带纹及锯齿纹,腹部饰朱彩花纹。这件负壶陶鸠,构思别致,精巧奇绝,是目前我国首次出土独一无二的珍品。西汉彩绘载人载鼎陶鸠。陶鸠通高53.3 厘米,宽45 厘米。陶鸠昂首伸颈,双目直视前方,短啄,两足踏于方形底座之上。头与胸部绘鳞状羽纹,双翼左右平展,长尾微微上翘。鸟背上立有三人,其前面二人,均着朱色宽衣博服,头饰环形高髻,拱手对立,另一着赭色衣者,双手撑圆盖伞。两翼上各载一鼎,形制相同,鼎身绘心形纹,人形足。鸟形生动逼真,展翅欲飞,似传说中的神鸟。这件陶塑精品,构思巧妙,造型独特,简朴古拙,令人叹为观止。中国古代将鸠鸟视为吉祥之物。据文献记载,鸠鸟是一种运日的毒鸟,形状如雕,长颈赤喙,喜欢吃蛇,具有超自然的生殖力量。《后汉书·礼仪志》记载,鸠鸟食道畅达,是“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为此,鸠鸟又象征着长生不老。《周礼》中就记有周人献鸠敬老的风俗。周朝还专门设置了名为“罗氏” 的捕鸟官职,“罗氏掌罗乌鸟。蜡则作罗襦。中春罗春鸟,献鸠以养国老,行羽物”。意思是说,罗氏负责掌管用罗网捕捉鸟雀之类的事。到了寒冬腊月天子大祭之际,则使用罗网围取鸟雀献给天子,用作祭品。仲春二月,就用罗网捕捉惊蛰后复苏的鸠鸟。这时候的鸠鸟体内充满着生机,是一种高级滋补品,最适宜“养老助生气”,罗氏代表天子把它们献给老人,希望他们食用后,能幸福吉祥,长生不老。《周礼》载:“罗氏献鸠养老,汉无罗氏,故作鸠杖以扶老”。意思是说到了汉代以后,因为没有了专门捕捉鸠鸟献给老人的罗氏了,就只好取鸠鸟长寿吉祥之意,将手杖之首雕成鸠鸟,送给老人,希望老人们能够得到鸠鸟的保佑,长生不老。由于鸠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神鸟,所以,古人常把鸠装饰在器物上。西汉彩绘负壶陶鸠与西汉彩绘载人载鼎陶鸠,正是汉代人们向往长寿吉祥,追求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