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刘林海(1969-),男,山东省平邑县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 主持人:杨共乐 [主持人语]古代世界各文明转型时期的历史是史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专题从不同的角度对古希腊、罗马等若干转型时期的历史现象进行讨论,以进一步深化对历史发展规律和特点的认识。王大庆分析了希腊城邦向帝国时代转型面临的困境与趋势,指出陷入危机的希腊城邦并不具备像共和末期的罗马那样建立帝国的条件和动力。杨共乐分析了经济因素在罗马由共和政体向元首政体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指出政体的变革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刘林海分析了罗马帝国后期的“永恒的罗马”的观念,指出虽然“永恒的罗马”的观念并没有随着罗马的衰亡而消失,甚至有所强化,但其具体表现形式却随着现实的变化而有所调整。这种调整是与罗马历史传统的封闭性和开放性特点相一致的。 在罗马帝国的历史上,帝国的命运及走向始终是一个重要的问题。3世纪中期以后,罗马帝国由盛转衰,呈现出内忧外患并存的局面。虽然经过了一系列的政策调整,但危机始终没有消除。除了连绵的内战之外,罗马人还要应付不断渗入帝国境内的蛮族,尤其是日耳曼人。随着日耳曼人进入罗马境内,罗马的政治等也发生了变化。随着军队的蛮族化,蛮族将领不但控制了帝国军事,而且还控制了帝国皇帝的废立,成为帝国政治乃至命运的决定者。382年以后,日耳曼人开始在罗马帝国领土上建立自己的政权。到5世纪后期,罗马帝国的西部已经被几个日耳曼人政权瓜分殆尽,罗马人自己的皇帝统治的局面也不复存在。这些日耳曼人的政权不但瓦解了西部的帝国,而且奠定了未来欧洲尤其是西欧历史发展的基础。 长期以来,进入罗马帝国境内的各蛮族被视为罗马帝国历史的终结者。18世纪后期,英国著名史学家爱德华·吉本提出蛮族的入侵是导致罗马帝国衰落的主要原因的观点。这一观点得到知识界的广泛认可。当然,吉本的观点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巨大争论,如蛮族入侵到底是帝国衰落的原因还是结果,入侵是否终断了罗马帝国的体制,是否存在入侵问题等。这些研究对于全面认识罗马帝国后期的历史非常必要,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在问题的讨论上很少发掘或分析时人对相关问题的看法。罗马帝国的命运是现代学术界关心的问题,但它首先是当时人关注的问题。对于生活在罗马帝国后期的人来说,这一系列巨大变动意味着什么,帝国是否灭亡了?这些问题对于深入认识罗马帝国后期的历史是非常必要的。限于篇幅,本文仅对罗马人的“永恒的罗马”观念作初步分析,以透视历史转型时期的复杂性特点。 一 在罗马人眼中,罗马城是罗马人的历史舞台,是罗马民族的精神象征,是世界的中心,更是永恒之城。 罗马人的政权是从罗马城内的七个小山村联合发展起来的,期间经历了王政、共和及帝国三个阶段。从传说中的罗慕路斯建立罗马城开始到罗马人建立起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前后经历了约七百多年。这期间,罗马也从地中海默默无闻的蕞尔小邦逐渐成为意大利半岛的主人,进而成为地中海地区的霸主。除了对财富的渴求外,强大的军事实力、对神虔诚的信仰及为国家无私奉献的精神是罗马人不断开拓疆土的重要动力。随着罗马人的不断成功,他们逐渐养成了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优越感和自信心。罗马人非常珍视自己的公民身份,不轻易把它授予非罗马人。他们建立了森严的等级制度,不但明确区分公民与非公民,而且还将公民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公元前1世纪,随着罗马领土的急剧扩张,罗马的共和体制出现危机,罗马内部也陷入内战之中。到公元前27年,屋大维战胜了所有对手,成为罗马政权的主宰者。随着他建立元首政治,罗马也完成了共和制向帝制转变的过程。罗马的历史从此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与帝制相伴出现的是罗马人的“永恒的罗马”①的观念。在经历了共和国末期的剧烈动荡与苦难后,在屋大维的统治下,罗马帝国迎来了一个新的和平与繁荣期,也就是罗马和平(pax Romana)或奥古斯都和平(pax Augusta)。在奥古斯都的支持与推动下,罗马的文化事业也得到迅速发展。罗马人开始反思自己的历程,并试图进行新的定位,而“永恒的罗马”观念的出现与流行,则是非常突出的现象之一。 据研究,在罗马最早明确提出“永恒的罗马”的是公元前1世纪末期的诗人提布鲁斯(前54-前19年),他把罗马称为“我们永恒的城市”[1]。类似的说法还见于同时期的奥维德、李维和维吉尔等人的著作中。李维在其著作《罗马史》中多次提到罗马是不可战胜的、永恒的城市[2]。最能体现这种观点的当属著名诗人维吉尔。维吉尔受奥古斯都之命创作《埃涅阿斯》,在这部历时十一年的著作中,他不但通过史诗的方式为罗马人树碑立传,而且把罗马人描绘为“世界的君主”,赋予罗马帝国无限的寿命和永恒的统治权[3]。永恒的罗马,既是维吉尔对奥古斯都伟大业绩的赞颂,也是罗马人在经历了几百年的扩张和发展成为地中海世界霸主的自我定位与心理写照。在罗马人的霸业下,罗马长期成为无忧的不设防城市。在罗马人眼里,罗马城就是罗马的象征,永恒的罗马则意味着永恒的帝国,罗马人的统治将永存,罗马永远不会灭亡。 永恒的罗马的观念在公元1世纪逐渐与元首崇拜结合起来,成为具有神圣意义的象征,为社会各阶层所接受。奥古斯都开创的罗马和平事业使他逐渐被神化,成为人民崇拜的对象。有学者提出,元首及其家族成员也逐渐被视为具有佑护功能的神,不但要庇护人民,而且要保佑国家的和平与安宁。元首不但是国家政治的中心,而且是帝国的象征,同时成为罗马和平、永恒的象征。与此相应的是,“奥古斯都保佑”的字眼儿也出现在元首铸造的钱币上。在这个神化的过程中,罗马城、元首、帝国、永恒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甚至同义词,“元首保佑的目的就在于罗马人民的永恒”[4]。与此同时,“永恒的罗马”的观念也随着对罗马女神的崇拜和对皇帝的个人崇拜逐渐被神化。从屋大维统治时期开始,罗马女神就被作为神崇拜。他下令在东方的一些行省修建罗马女神的神庙,供客居的罗马人崇拜之用。弗拉维王朝时期,罗马女神的崇拜在帝国境内普及。哈德良在位期间,他在罗马修建了维纳斯和罗马的神庙,并将“永恒之城”刻在神庙和他的铸币上,从而开创了永恒之城的历史。这种风气也逐渐曼延到帝国境内的许多地方[5](P44—46)。到公元1世纪中后期,永恒之城、永恒的罗马、帝国永恒之类的语词出现在钱币、铭文、法律文书及其他公私文献里面,成为帝国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罗马帝国后期,永恒的罗马的观念并没有消失。虽然从公元3世纪危机开始,罗马就不断陷入内忧外患之中,罗马帝国也渐趋衰退。但是,永恒的罗马之类的字眼儿仍然普遍出现在奥索尼乌斯、西马库斯、阿米阿努斯·马塞里努斯等帝国后期信奉罗马传统宗教的作家的著作中[6](P36—38),并对此充满了信心。在阿米阿努斯·马塞里努斯的眼里,罗马仍是无可争议的“永恒之城”,只要人类存在,罗马就会长盛不衰[7]。 公元410年,西哥特人阿拉里克率军攻陷罗马,打破了罗马城不可战胜的神话,也给罗马人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冲击,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基督教著名的教父哲罗姆哀叹全球最明亮的光线熄灭了,罗马帝国失掉了首脑,全世界随一个城市灭亡了,并难以置信建立在征服全世界基础之上的罗马竟然陷落。为了满足听众的需要,圣奥古斯丁则多次就这个问题进行布道[8]。信奉传统罗马神的人们虽然也同样对罗马的陷落感到震惊,并谴责背离传统信仰的行为,但对永恒的罗马的信心似乎并未丧失。诗人鲁提里乌斯在公元416年的著作中仍然对此信心十足[9](P47—48)。整体而言,在此后的文献、钱币铭文中,永恒的罗马之类的字眼儿仍然非常多,编撰于438年的《狄奥多西法典》中就有不少例子,在它的序言中就使用了“永恒之城”[10](P3)。即便在西部帝国的皇帝被废黜,西部帝国的领土被几个蛮族政权瓜分以后,永恒的罗马的观念还存在,就连日耳曼人也承认这一点。东哥特人国王提奥多里克在请求芝诺皇帝允许其攻打意大利时就称罗马为“世界之首和主妇”[1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