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谷中的佛塔与玛尼石墙 遗址所在区域的象泉河南北两岸,有二十余座佛塔遥遥相对。琼隆银城遗址主要有两处,其一位于遗址山脊核心区(第II区)两侧的冲沟内;另一处是象泉河南岸Ⅴ区的佛塔。琼隆卡尔恩玛遗址的佛塔遗存主要有三处,一是遗址中部,二是遗址下部,三是“觉姆拉康”所在山沟沟口。 Ⅴ区的佛塔修建在象泉河南岸的温泉钙华山脊上,调查期间每天都会经过。温泉钙华山脊间的道路或狭窄或陡急,时刻挑战着司机师傅的技术。最开始的一周,每天中午和晚上下工时,行至此处必然要跳下车来推车而行。后来的两周,路面逐渐压实,师傅们的技术也有所精进,冲到坡顶虽然颇显费力,但毕竟不用推车了。没想到,最后的一周,车子再经此处则如履平地,呼啸而过。 佛塔的建筑结构主要有两类,一类平面呈田字形,中央有十字墙体间隔;一类平面呈回字形,塔内有四方的回廊。结合采集到的擦擦、经书来看,佛塔的修建年代以11至12世纪为主,样式特征与象泉河流域古格王朝早期遗物类似。 琼隆银城遗址第II区的佛塔周围往往有玛尼石经墙(琼隆卡尔恩玛遗址则尚未见到),例如第II区T3、T4的北侧有一条长度158米的石经墙(编号IIMN3),南侧有边长约11米的石经台(编号IIMN2)。胡金组在调查此处遗迹时被折磨的呼天抢地:蜿蜒漫长的石经墙上,密密麻麻的堆满了雕刻精美的经文刻石,眼花缭乱,数不胜数。据夏格旺堆推测,玛尼石的时代大部分是15至16世纪,内容有藏文历法、经文、六字真言、十相自在图、发愿文等。第II区T6的周围,有一道回字形玛尼石经墙,墙体西侧有开口,可以进入。从开口修建的方向来看,进入石经墙后为顺时针围绕佛塔旋转。 第 II 区西坡全景(于春摄) 第 II 区寺院建筑 俯瞰觉嫫拉康(于春摄) 佛教洞窟、壁画与经书 在象泉河南岸的琼隆卡尔恩玛遗址群东北部,有一处石窟寺遗址,当地人称为“觉姆拉康”,意为“尼姑寺”。金书波先生曾对其进行考察,并在《从象雄走来》一书中介绍了石窟内的壁画,后捐资为石窟修建了防盗门进行保护。此次调查中,我们将有佛教壁画的觉姆拉康石窟及周围的小型洞窟进行了统一编号、登记和测绘。 觉姆拉康石窟群包括了多个小型禅窟、中型储藏窟、生活窟及四座佛塔残基。壁画窟编号为12号窟,因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作为粮食仓库,窟内壁画大部分保存完好,实属万幸。壁画内容为千佛和曼荼罗,正壁中央残留的小洞表明洞窟主尊为五尊悬塑圆雕像。张建林、熊文彬、夏格旺堆等专家认为,四壁绘制的千佛图像有明显的11~12世纪古格王朝早期佛教壁画的特征。 壁画窟周围洞窟的调查任务交给了席于组。禅修窟面积较小,平面接近圆形,四壁空无一物,窟底铺着一层细腻纯净的风化沙土,让人不忍踏入。储藏窟形制较为特殊多样,如第14、15、16号窟前后、上下连环相套。第14窟的窟口被垒石和坍塌的沙土掩埋,窟内淤积了大量沙土,匍匐爬进洞内后完全无法立身;从14窟通向15窟的通道宽60、高50厘米,艰难地挤进去后,窟内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只能凭借手电的光亮进行测量和记录;15窟地面与16窟地面的高差接近150厘米,只能搭人梯上下。但是,强烈的好奇心让人忘记了漆黑和恐惧,笑声回荡在连环窟内。 最为特殊的是觉姆拉康第1、2号洞窟。进入洞窟前,在窟外的山坡上发现了狼的粪便,里面夹杂着明显的动物骨骼残渣。原来这里还有狼,心里不禁暗暗发慌。进入1号窟后,窟内平面呈圆形,面积不大,窟内壁开凿一个高约90厘米的通道。探头朝通道的两端一看,漆黑一片,深不见底。难道这里是狼窝?一阵狂呼乱叫,我们惊慌失措的跑到窟外。许久不见动静,又壮胆拿着手电朝通道内扫射,很安静,不像有狼。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摸索,才弄清楚,原来第1号窟和2号窟相通,通道呈尚未闭合的回字形,像一个未开凿完毕的中心塔柱窟。 琼隆银城遗址内的佛教洞窟亦为数不少。席于组结束调查的前一天,幸运地在第II区一处悬崖峭壁上的洞窟内发现了大量的手写和雕版印刷经书。洞窟左壁坍塌,正壁的凸字型基坛上散乱堆放着大量经书残叶,右壁角落里堆放着塑像的残片。显然这个佛教洞窟曾遭到过有意破坏,塑像被砸毁,经书亦散落不成卷。从左壁坍塌处进入雪雨将风化的沙泥胶结成硬块,一些经书被掩埋其下,保存状况堪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