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会的侍女或附庸”的中世纪大学,在欧洲社会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冲击和洗礼。首先,随着宗教战争在欧洲的爆发,大学被不可避免地卷入宗教纷争,宗派间的对立和冲突隔断了学生和教师在不同地域之间流动和游学的步伐,许多大学的生源急剧减少。其次,由于失去了教会的庇护,一些大学的特权被取消,地产和资产被世俗政权强行没收,由教会资助的教师职位被取消,教师的薪俸一再被削减或拖欠,许多大学因陷入财政危机而无法正常运行,大学的声誉不如从前,对域外学生的吸引力迅速下降。再者,宗教信仰的混乱使得大学无所适从,许多大学在宗派争斗与“教权和王权”之战中陷入矛盾的漩涡,动辄得咎,大学传授知识和探索真理的使命难以为继。总之,宗教和文化环境的变迁日益消解着大学的国际化色彩,推动欧洲大学在指导思想、组织管理、课程与教学内容等方面向着多样化和地域化的方向发展。大学的宗教色彩逐渐减淡,世俗化气息不断浓厚,“大学以往所具有的世界性和国际性已不存在,却普遍地带有地方的性质”。[4](85) (二)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的兴起 虽然中世纪的西欧社会在基督教的维系下联合成为一个统一的基督教世界,然而各世俗王权在政治上却长期处于分崩离析、四分五裂的状态。广大民众在对基督教顶礼膜拜的同时,还将民族情感投射于封建领主或生长于斯的地方集团。因此,占据中世纪西欧社会的主导观念除了普世主义外,还有地方主义。随着教皇权威的衰落和西方“基督教大世界”的解体,被宗教压抑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迅速被唤醒,“基督教大世界”的普世主义逐渐被近代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的观念取而代之,以世俗王权为核心、以统一民族为支柱的独立主权国家迅速兴起。基督教对欧洲社会的统治逐渐为民族国家政权所取代。 与欧洲社会的民族国家化相适应,中世纪大学日益脱离基督教会的掌控并受到世俗王权的干预和控制。大学逐渐被纳入到民族国家发展的框架之内,其服务于统一的基督教世界的使命逐渐让位于服务民族国家、满足地方需求的使命。世俗政权开始要求大学像政府官员一样效忠于国家和地方,并将大学的发展与民族国家的利益捆绑起来。那些由地方政权直接创办的新大学理所当然地服务于新政权的利益,而一些传统大学如巴黎大学、博洛尼亚大学等也开始屈从于国家政权的控制。1409年,为了确保本地学者对大学的绝对控制,在地方君主的干预下,大批德国教师和学生离开了布拉格大学。这一事件被著名学者科班视为大学失去超国家特征,日益被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所渗透的典型案例。[4](118)大学发展初期所具有的普世主义和国际化色彩也开始为区域化、民族化和世俗化特征所替代。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的兴起构成了中世纪大学由国际性组织嬗变为区域性机构的直接原因。 (三)大学自身的变革 在宗教改革与民族国家兴起的大背景下,晚期中世纪大学自身也开始寻求变革,不断调整自己以满足变化的地方社会需求。在大学内部,经院哲学逐步走向衰败,而与世俗生活联系更为紧密的法学、医学、商学等实用学科不断受到重视,早期中世纪大学中神学一支独大的态势逐渐被一种知识价值相对平均化的趋向所取代。这种趋向推动着大学中实用课程的兴起。牛津大学曾出现一些专门从事实用科目教学的教师,他们向学生讲授章程、遗嘱和书信的起草、财产转让、记账、法庭实践、文章的设计和应用等实用课程,受到许多城市自由居民的青睐,一些学生甚至放弃文科课程而转修这类实用课程。[9](224-225)同时,大学开始有意识地参与地方社会事务,其突出的表现是学位获得者在政府公职中的比例明显增长。早期中世纪大学的毕业生大多选择从事学术职业或教会职业,政府提供给学位获得者的职位也十分有限。1450年之后,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学位获得者在政府公职中所占比例明显增长,政府尤其是各省创建的最高法院纷纷为获得授课证书者和博士提供俸禄优厚的职位,许多大学毕业生也将进入国家公共职位视为另一种形式的社会晋升,甚至一些大学教师除了在大学教书以外,还充当一些城市公社、大领主等的司法裁判和咨询者,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社会事务活动。[11](119-121)大学教师在此过程中不仅获得了经济收入和社会声誉,甚至还取得了近似于国家官员的级别和地位。 晚期中世纪大学自身的变革无疑极大地拉近了大学与其所在世俗社会的距离,大学将自身所具有的专业精神信仰与世俗社会的精神信仰融合在了一起。这一世俗化变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不可能摆脱与地方世俗政权的种种纠葛和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大学影响世俗生活和参与地方事务的不断加深,晚期中世纪大学的地方化、区域化色彩不断彰显,地方性大学纷纷崛起,并在地方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德]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2]朴雪涛.知识制度视野中的大学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贺国庆.欧洲中世纪大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4][比利时]希尔德·德·里德-西蒙斯.欧洲大学史:第1卷[M].张斌贤,等,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 [5]Mattthew S.Kempshall.Universal or Particular?[J].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1997,(2). [6]张磊.欧洲中世纪大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7]H.Wieruszowski.The Medieval University[M].Princeton:Anvil,1966. [8]G.Leff.Paris and Oxford Universities in the Thirteenth and Fourteenth Centuries[M].New York:Wiley & Sons,1968. [9]A.B.Cobban.The Medieval Universities:Their Development and Organization[M].London:Methuen & Co Ltd.,1975. [10]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