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老师第二个问题,我们知道多年来您一直致力于草原文明研究,研究跨度从史前一直到蒙元时期。那么就您的研究来看,草原文明有哪些特征区别于其他文明。 魏:其实是我到了人大之后才竖起“北方民族考古”这杆旗来,2004年底成立了“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随后,就把“北方民族考古”列为了主要的学科研究方向。其实,严格意义上讲,在民族形成之前的旧石器、新石器时代在这个区域的考古,肯定不能叫北方民族考古。所以,我在到人民大学之前在北方地区搞了二十多年的考古研究,出版了几本研究成果,严格意义上讲,只能叫做北方地区考古,而不都是北方民族考古。我是权衡比较了国内各高校办考古学科的特点,感觉人大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得有自己的一块牌子。当时的情况是:北大以中原为主,吉大做边疆考古,山东大学搞东方考古,西北大学做西部考古,四川大学有南方民族考古,那我们正好可以填补北方民族考古的空白。有了这样一块牌子以后,我们就笼统地把北方地区早期遗存的研究也归到这个范围之内。其实,我们目前实际上还是做历史时期考古的研究多一些,不过近几年开始有了做早期阶段考古的研究生。因此,以至于好多年轻的同学只知道我挖过元上都,只做宋元考古或是北方民族考古,不知道我最早做的是新石器和商周考古,还挖过旧石器的洞穴遗址。到我给研究生上课讲区系类型时,他们就真的傻眼了,可见很多人根本就不了解情况。 应当说,北方民族考古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最近,许宏写了一本书叫《何以中国》,他在告诉大家古代中国的由来。我碰到他,就跟他调侃说,许宏啊,你不问何以中国吗,我给你对四个字:因有边疆。因为有了边才有中,有了边疆才有广义的中国,这应当是个相互依存的关系。这虽是开玩笑调侃的话,但是总的来说,中国很早就开始有华夷之辨,很多学者会关注华夏边缘的研究。我两年前来川大讲座时讲到过这个问题,前两天在武汉大学也讲了这个道理。近两年,我不论做什么讲座,都会在正题之前,讲讲在考古研史过程中在三个方面所受启示的心得。 第一个方面,就是如何看待华夏四、五千年的文明史。我们的新闻媒体经常会宣传华夏文明如何源远流长,连绵不绝,没有发生过空白和断裂等等,用现在一个比较流行的词来说,就是比较傲娇!(学生笑)其实,这种状态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地理环境因素决定的。从中国版图的基本情况来看,北边由东向西依次是大兴安岭南段,然后是东西横亘的燕山、阴山,东北—西南向的贺兰山,再往西,南侧是天山,北侧是阿尔泰山,向西折回到帕米尔山结;南边由帕米尔山结向东南依次是著名的昆仑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横断山,到十万大山、雷州半岛、海南岛,然后绵延到海。如此看来,中国的地形就像一个大沙发,南北两列山脉就像沙发的扶手,西端最高点的帕米尔山结就是沙发的高靠背,里面就是自然地理学上所讲的三级台地: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面对的是蔚蓝色的大海。在人类活动的早期阶段,外界的文明很难进入这个区域,这个区域的文明也很难对外界产生影响。所以,中华的文化在这其中自然就变得独立发展,与众不同。此外,我们还有二十四史为证,说明我们的连绵不绝。不过不是也有人说“崖山之后无中国”吗?若此观点正确,这文明不就断了吗?实际上这更是狭隘的民族观和狭隘的历史观!所以,我们绝不妄自菲薄,也不必自我陶醉。 第二个方面,就是如何看待北方名族对中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贡献。中国北边这条东西横亘的山系,基本上位于北纬41度和42度线上下,这条线是一个自然地理分界线,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形成了不同的生业形态,南边宜农,北边宜牧,南侧是中原华夏,北侧是北方各少数民族。自距今大约三千五、六百年的商代晚期,中国北方的游牧业由于气候的变化逐渐形成以来,北方民族就不断地越过阴山、燕山和中原历代王朝修筑的长城南下,甚至还入主中原,建立王朝。鬼方、土方、猃狁、獯鬻、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契丹、女真、蒙古和满清,这些在北方地区兴起的民族,都曾经创造过辉煌的历史,但其表现和作为又各不相同。美国人魏特夫就将他们分为“征服王朝”与“渗入王朝”。且不论这种分法是否得当,就中华民族的形成而言,就是不断地由周边各民族的融入,特别是北方民族的强势融入,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才使其不断更新和强大的。查一下中国的二十四史,你看到的总是北方民族不断的凝聚、强大,一旦时机成熟就强势南下,有的甚至入主中原,建立王朝,北魏、辽金便如此。有的甚至建立了统一的政权,元朝和满清便如此。而二十四史中,大概还没有一个南方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王朝的记载,有的只是几次北伐,如闻鸡起舞的祖狄北伐,如近代蒋委员长1927年的北伐,等等,最终都归于失败了。这就是中国的历史。所以,北方民族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他们的征伐杀掠,造成了生灵涂炭,但就历史的发展而言,更多的情况下是不断地破坏旧的秩序,建立新的秩序的过程,推动了历史向前发展,这是一个不变的真理。从这个意义上讲,那个“崖山之后无中国”的狭隘国家观念是多么的可笑。所以可以说,北纬41度线造成了气候和农牧差异,也造成了民族间的征战和融合,而这种征战和融合应是中华民族不断强大,创造新的历史的一个源动力。 第三个方面,就是如何看待明朝和明长城。在中国历史上,不断兴起和南下的北方民族对中国史甚至世界史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但是,其中最为强大的匈奴和突厥两大部落集团却都没有能够入主中原,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遇上了中国历史上同样强大的汉唐王朝。兴起于战国晚期,强盛于秦汉之际的匈奴部落联盟,在汉朝的连续打击下,南匈奴入塞,北匈奴西迁至多瑙河流域。西迁形成的多米诺骨牌效应,造成了欧洲的民族大迁徙。突厥在建立第二突厥汗国后也最终西迁,进占博斯普鲁斯海峡南北,发展成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整个世界都因中国北方游牧人的西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余在北方兴起的民族都基本上先后入主中原,建立了不同的政权。因此,他们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最后形成,对中国文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不能无视这个现实。平时我们列举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时,常会说“唐宋元明清”,这当中辽、金哪里去了?西夏哪里去了?辽与北宋以白沟为界,统治北中国和辽阔的北方草原地带;金与南宋以淮河为界,版图就更为辽阔;到了元代,达到了全国的统一。这其中,《辽史》和《金史》是后来补修的,同《元史》一样,质量不高,错谬百出。西夏则始终没有修出一部正史来。我说这个话的意思是说,对待历史上建立的王朝政权,多是以中原正朔的角度来看的,修史也多是由中原士大夫来完成的,诸多的偏见使我们描述的历史不完整、不清晰。实际上,如果我们不能正视这些少数民政权的存在,不能正视这段历史,不能把它当做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就无法理解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中国!同理,自明朝建立明太祖北征之后,就全线南撤,从山海关至嘉峪关修筑万里长城,将明朝的管辖区域同退出中原的北元政权分隔开来。这道明长城比阴山脚下的赵长城、阴山中的秦长城和阴山以北的汉塞外列城,向南移动了几百公里。而我们还要把这道曾经使民族和政权分隔的长墙,歌颂为中华民族的脊梁,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实不过是一道不得已而为之的军事塞防。但重要的是,长城之内是明朝的江山,那长城以外的北元—蒙古政权还一直存在,北元—达延汗—阿勒坦汗—林丹汗等统御的区域难道不属于中国吗?那大半个中国我们就不要了吗?所以,一个明朝不足以代表那个时段的中国,那个时期的中国仍然是个南北朝,明朝不过是南北朝中的南朝罢了。如若不这么看问题,那前苏联和中国闹边界争端的时候,所说的长城以南才是中国,长城以北和中国没关系的说法就是有根据的了。那么,我们就把中国二分之一以上的领土丢掉了!如果我们连这个最基本的认识都没有,我们还怎么看待中国的历史,我们怎么看待多元一体格局下的中华民族? 正是因为在对北方民族考古的学术研究中,逐渐思考并形成了这样一些认识,而且感觉这些问题非常的重要。所以,我就更觉得对古代北方民族的形成、发展,及其发展的动因在哪里值得研究。在人大任教以来,我们成立了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逐渐组建起了自己的学术团队,有了更多的老师和研究生加入到研究队伍中来。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就分开了秦汉、魏晋、辽金元几个段落来做。这样就把北方长城地带的一些秦汉古城、汉代墓群、北魏金陵和北魏六镇、金元时期汪古部的城址和墓葬,等等。这些年已经完成了多个课题,并发表了一批最新的研究成果。这个区域的考古遗迹、遗物保存得比较好,但文献记载却相对较少,这就给从考古学入手的研究提供了好的契机。研究中我们大量的利用谷歌地图,不但可以把古城的位置标出来,还可以做出准确城址平面图。这对于进一步的研究十分有益。这样的研究就有无穷的魅力,促使我们不断地去挖掘、去琢磨。看看北方民族和华夏怎么一个碰撞,怎么一个融合。比如说,鲜卑那里去了?契丹、女真哪里去了?地处黄河以北地区的华夏之地,纯粹的中原人有多少?还不都是不断融合后的杂交品种嘛!过去我们认为,大概地处中原的河南人应该纯一点,后来发现河南也不纯。最近,有个大学搞民族调查,在河南的洛阳等地发现了很多蒙古人后裔的村子,并且自称是木华黎的后代。在云南、福建和江苏也有同样的情况。不久前我到江苏常州,就遇到了蒙古人的后裔,并且有家谱,是随着清军入关后,一路南下到了镇江再到常州的。所以说,民族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融合是必然的趋势。就宏观的角度看,如今我们自称中华民族就较为合适,如果仍自认华夏大概就很狭隘了。我们是学考古的,这些从考古学和体质人类学的角度,在课上都要讲到的。 虽然我们主要研究的是北方民族,其实就学术研究而言周边的民族都应该有所涉猎。吉林大学的研究基地叫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记得2003年秋季我们在额济纳旗召开有关汉简的国际会议,在胡杨林里采访的时候,朱泓教授就讲,我们不但要做陆疆,我们还要做海疆。我非常支持他们做全面的包括海、陆疆的边疆考古。你们都知道台湾中研院的王明珂先生,他最早是研究羌族史的,写了《华夏边缘》、《羌在汉藏之间》之后,又依据北方地区发现的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写了《游牧者的抉择》,这除了研究者出色的研究功底而外,也是在研究上相互借鉴,触类旁通的结果。我和川大的霍巍教授打交道比较多,我俩也经常开玩笑,他的西南考古,特别是西藏考古就做得非常好啊!从人类学的角度看,中国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从西北逐渐推进到了西南。直到历史时期,北方也总是不断地向南影响。这可能是因为南方对着大海,阻隔造成了这个可能,而且直到宋元以来才大大开创了海上的交通。所以,边疆不只是指北疆,应该包括西北、西南,包括海疆。所以,考古学需要你去探索的地方太多了。从这两天的论坛我们可以知道,每个区域和段落需要研究的东西太多了,好多材料需要慢慢提炼加工。就拿仰韶文化来说,现在我们把仰韶当做一个大的区域的时代概念来理解,称作仰韶时代,因为作为考古学文化的概念已经涵盖不了那么多有差别的遗存了。所以,认识是在资料积累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提高的。人民大学最开始能做的就是把北方民族考古先做好,但是经过了十多年教学和科研的发展,我们逐渐开始关注新疆和中国南方地区的考古研究,从2014年开始,我们的招生简章上的研究方向就开始表述为:立足北方,重视西域,挺进中原,发展长江流域。也就是说,我们在继续加强北方民族考古研究的同时,也在关注中亚、一带一路的考古,并且向中原和长江流域拓展研究领域。近几年,我们到长江流域的重庆、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做了考察,并和当地的考古研究部门合作开展一些调查、发掘和资料整理工作。这样,就把大家过去不太关注的这几块地方,首先做起工作来。现在我们的学生越来越多,需要提供实习的场所,于是,我们再和地方签订一些合作项目和建立考古文博实习基地的协议,就把教学与实习、科研逐渐常态化了。另外,我们最早成立的学术机构叫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很显然,我们研究的重点是北方民族的考古。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近几年来自民族院校的的少数民族考生,越来越多的报考我们的研究生。后来我们才搞明白,一定是把我们的“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当成了“北方”的“民族考古研究所”,于是,喜欢边疆文物考古的少数民族考生便前来投奔。所以这两年湖南、湖北、云南、广西的土家族、壮族、侗族的考生,都考到我们这边来,我们还倒真成了“民族考古研究所”。这样,也从客观上促使我们在研究方向上,为这些来自南方的,特别是少数民族的考生着想,主动把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向南方靠。同时,既然做民族考古,该地域的史前考古也应当有所涉猎才行。所以说,我们的学习一定不要拘泥或局限于某一段落。比如说我自己吧,如果一定要贴一个标签的话,那谁能说清楚我是研究那一段的?我做了二十多年的新石器和商周考古,也挖过旧石器阶段的洞穴遗址,做过居延大遗址,做过汉代城址与墓葬,做过鲜卑墓葬和北魏六镇考古,做过金元时期的阴山汪古研究,还在元上都做了十几年的发掘、保护和申遗。到人大后,又做了明代张家口万全右卫军事防御体系的研究,在清史编委会待了七、八年,我现在的一个博士后出站报告写得是清代乌兰布通战役古战场的考古学研究。中国也许真的没有一个像我这样从旧石器干到明清的考古人,这当然不是我有什么本事,实在是时代和环境造就的,并非完全是自己的选择,但我从中却受益匪浅。 我可能说得超出了提问的范围,但是我还是想谈谈我的看法。如今的考古学视野,已经早不是当初“古不考三代以下”时的认识,历史时期的考古同样是我们研究的领域。中国的编年史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也是二十四史的编撰者们遵循的法则,那就是“常事不书”,由于这个传统的存在,由于“常事不书”,于是史书只记载“国家大事”,而我们想知道的很多事情他们都不写。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汉匈战争,却不说匈奴长什么样,用什么器具?新旧唐书也不说突厥长什么样,有什么特征?这就给做考古的留下了很多值得研究的内容,还得靠我们去考古。所以,年轻的学者,特别是青年学生,学习和涉猎一定要广博,不一定从一开始就拘泥于我是做史前的或是做秦汉的,管他那个南北朝和隋唐做什么?更无论宋元什么的。我不赞成这样的认识。尤其是在地方做工作的人,就应该什么都做点,旧石器也得挖,新石器也得做,辽金元也得搞。这样将来才会真正有出息。另外,我认为一个高校的考古专业要发展,一定要紧紧抓住和坚持做好田野考古实习。所以我们人大考古秉承的就是:永远高举田野考古的旗帜,坚持对学生进行田野考古学的实践训练。有的大学只办博物馆或是文博专业,似乎很专门化和有针对性,但实际上很难把专业办好。这一方面可能是办学理念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对田野考古的不重视和怵头,因为搞田野实习是需要资源和人力的。其实,不论你培养的学生将来是做考古还是做博物馆,包括做文化遗产保护,进行起码的田野考古学的训练都是必要的。 考古学该做的事太多了,考古学有着无穷无尽的魅力和无穷无尽的发展空间。川大是一个有着丰厚积淀的好学校,川大考古的氛围也很好,你们有大侠级别的霍巍教授做掌门,(学生笑)还有温柔体贴的李永宪教授,中青年教师有一大批,师资结构合理,学科门类齐全,还有一群专业素养很好的学生。我在三年前来过川大,你们有很好的博物馆和资料室,活动空间很大。年轻教师们张罗的这个很有价值的论坛,马上就得到支持。所以,川大的考古将来一定会有很大的发展。在这儿我也欢迎川大的老师和同学去人大交流。我们每年有一个和另一所院校合办的“北京高校研究生考古论坛”,最早由人大和北大发起,然后是跟中科院的研究生院,接着是和中央民族大学,去年是跟首师大,今年第五届是跟北京联合大学合办。总之我们每年找一所在京高校跟我们一块办,同时邀请京外的3-4所高校参加。即便没有高校与我们合办,我们人大也会独立把这个论坛办下去。所以欢迎川大的学生参加我们的论坛。(学生答:谢谢老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