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这是元末诗人舒頔所作的《小重山·端午》,文中寥寥数笔勾画出了明代洪武年间的端午习俗。全词从“碧艾香蒲处处忙”入笔,道出了端午时节的忙碌,而“儿共女,庆端阳”则描摹出一幅合家团圆、共度佳节的温馨场景。 端午节为我国民间重要节日,历来有吃粽子、饮雄黄酒、门悬菖蒲艾草、戴五色线、佩香囊、龙舟竞渡等风俗习惯。又近端阳,笔者拟以小文略述端午节日中五种习俗的来历,以飨读者。 1、吃粽子 古时楚越之地原有以飞舟竞技和投食入江来祭祀水神的习俗,而屈原五月五日投汨水死,民间传说其死后祀为水神,故悼念屈原的活动与祭祀水神的习俗相融合,形成新的纪念方式。《初学记》卷四引梁人吴均《续齐谐记》曰:“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竹筒贮米以祀屈原的活动持续了几百年,直到东汉初年始出现粽子。 据载,东汉建武年间,长沙欧回见人自称三闾大夫,谓回曰:“见祭甚善,常苦蛟龙所窃,可以菰叶塞上,以彩丝约缚之,二物蛟龙所畏”。回依其言。今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楝叶、五花丝,皆汨罗之遗风也。 到西晋时,粽子被称为角黍,又名角粽。晋人周处《风土记》记载:“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风土记》又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这就是“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的由来。《风土记》为我国最早记录地方岁时节令、风土习俗的著作,记录了江南地区端午至夏至时,人们已普遍食用以菰叶裹黍米粟枣的角粽和角黍。 东晋至南朝时期食粽习俗未变。东晋范汪《祠制》云:“仲夏荐角黍”,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夏至节日食粽”,又载“民斩新竹为筒粽,楝叶插头,五彩缕投江,以为避水厄”。 2、饮雄黄酒、悬艾草菖蒲 端午时节古有在家门口挂艾草、菖蒲的习俗。因菖蒲为世上五瑞之首,因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而被视为可感“百阴之气”。其叶片呈剑形,插在门口可以辟邪,故被方士称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在《风土记》中记载:“以艾为虎形,或剪裁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载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削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 另《续汉礼仪志》载:“五月五日,朱索五色桃印为门户饰,以止恶气”。《荆楚岁时记》则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四民并蹋百草,今人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自古五月俗称恶月,多禁。从端午到夏至期间更是阳气至极、万物生长茂盛亟需避毒,浴兰、饮雄黄酒、悬艾草菖蒲等活动有驱虫杀毒之效。 3、龙舟竞渡 端午龙舟竞渡之俗,实起于春秋越国,古说勾践于此日操练水军。《事物纪原》引《楚传》曰:“竞渡起于越王勾践”。梁人《荆楚岁时记》记曰:“五月五日,为屈原投汨罗,人伤其死,并将舟楫拯之,因以为俗”。到了唐代此俗盛行,南方多有水上竞渡之戏。如张建封任岳州(今湖南岳阳)刺史时著有《竞渡歌》,刘禹锡在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任上作有《竞渡曲》,卢肇作《竞渡》诗于南京,这些都是唐朝诗人感当地节俗而吟作。 4、戴五色线、佩香囊 周处《风土记》曰:“仲夏造百索系臂,又有条达等织组杂物,以相赠遗”。宗懔《荆楚岁时记》载:“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五彩丝名拟甚多,其名一为长命缕,一为续命缕,一为辟兵缯,一名五色丝,一名朱索。其色为青赤白黑,以为四方,黄居中央,名曰襞方,缀于胸前,以示妇人蚕功也。通俗的讲,古时五色线由青红白黑黄等五色丝线缠绕织成,系于臂上。因其五色既可代表阴阳五行的金木水火土,又能代表东西南北中这五方神力,具驱邪除魔、祛病强身、健康长寿之效。故端午时人们常戴五色线以保自身平安,或馈赠以护佑他人。 香囊,亦称“容臭”,俗称香袋,是一种装有香料的小囊,多以色彩鲜明的丝织物缝制。西汉《礼记·内则》载:“男女未冠笄者,鸡初鸣,咸盥漱……衿缨皆佩容臭”。郑玄注:“容臭,香物也。”三国魏繁钦《定情》诗云:“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古时香囊男女佩戴于身,取其芬芳,并兼作装饰。今之端午香囊内多装有朱砂、雄黄、白芷、川穹、排草等药物,既可辟邪驱瘟,又可于衣衫点缀装饰。如今的佩香囊文化实是古代礼仪的延续,只是其内的时令香料有所变化。 5、祭祀屈原 端午祭祀先祖,乃是后人赋予的内容。古人对端午,有种种说法。一说是祭伍子胥,邯郸淳《曹娥碑》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史载伍子胥尽忠于吴,后为吴王夫差所逼杀,于五月五日抛尸于江,化为涛神。二说为纪念曹娥。《会稽典录》记:“女子曹娥,会稽上虞人。父能弦歌为巫。汉安帝二年五月五日,于县江溯涛迎波神溺死,不得尸骸。娥年十四,乃缘江号哭,昼夜不绝声,七日,遂投江而死”。因纪念曹娥,又称“女儿节”。 今人过端午,则为纪念屈原。梁《续齐谐记》曰:“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说明梁以前已有五月五日荆楚民众祭屈原的风俗。六朝至唐宋时期,端午日祭屈原的活动逐渐固定下来。唐人文秀《端午》有诗云:“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宋人张耒《和端午》有文:“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元明清时期,纪念屈原的活动更为广泛,地方文献和诗词中亦多有记载。如明代边贡《午日观竞渡》、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诗中均有凭吊、缅怀屈原语。新中国成立后,以湖南汨罗和湖北秭归为代表的江南地区民众,多年来一直举行群体性祭祀活动以纪念屈原,缅怀其爱国情怀。 纵观以上端午习俗之变化,细细思之,仍不难看出端午节之来历。端午文化的形成可能与夏至这一时令礼仪密切相关,其仪式最初应相当重要。但在荆楚之地随着祭祀屈原活动与本地风俗相结合,端午节日地位日益上升并逐渐取代了夏至的节日地位。两汉时期端午文化又不断汲取着道教等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其形式和内容也不断发生着变化。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北人南迁和南北文化的交流融合,端午这一文化形式才在南方地区得到认可。唐宋时随着北方地区对端午这一文化活动的逐渐认同,其节日地位也日渐稳固。到了元明清时期,端午节日的内容更加充实,传播更为广泛,直至今天演变成为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