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随笔 >

小重山:天子驾六,车辚辚兮马萧萧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小重山 参加讨论

    唐人卢照邻有诗曰:“长安重游侠,洛阳富财雄。”他对这两座古城的印象,颇有些与众不同,想来也是极为妥当的。盖因此公在长安和洛阳都混得风生水起,更兼妙笔生花,体会自然比常人深刻。但是,现在的洛阳就像繁华过后的歌舞场,与西安的风貌相去甚远。
    不过,洛阳毕竟是祖业,华夏的发祥地之一,诸侯争霸,问鼎中原,自然有不平凡的过往。
    传说五帝时,尧命舜摄政,“修五礼”;舜命伯夷为秩宗,“典三礼”;任命夔为典乐,负责教导年轻人。《史记》里说,“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作乐,以赏诸侯。”及至《周礼》问世,“兴正礼乐,度制于是改,而民和睦,颂声兴”,从此礼乐制度规范化,开始“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
    这已经是几千年以前的事情了,现存可供考据“礼乐”的遗物甚少。然而,洛阳当地的朋友说,王城公园有座“天子驾六”博物馆,里面是周朝遗迹,为“礼制”的直接证据。
    穿过王城路,就是王城公园。公园四面高楼,闹中取静,免费对外开放。清晨游客不多,几个遛鸟的闲汉,拎着精致的笼子吹口哨。空旷处有尊六匹马拉一辆车的雕塑,六马前蹄腾空,几欲直立,仿佛昂首嘶鸣,神骏非凡,这就是“天子驾六”博物馆。2002年“天子驾六”车马坑被发现后,于原址建馆,以保护这处绝无仅有的“天子驾六”遗迹。
    其实,王城公园及周围的房屋都建在原东周王城上面,而“天子驾六”博物馆地处王城遗址的东北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在此建立起东周王城。从周平王至景王及后来的赧王,有25位帝王曾在这里发号施令,时间长达五百余年。古人是如何建造城池的?《周礼》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这种规制与考古发现的东周王城基本吻合。
    我患考据癖,便在服务中心租了台语音导游,按顺序参观。“天子驾六”博物馆主要的展品为“王城、王陵、王器”,陈列着出土的兵器、编钟,以及一尊内壁铸有“王作宝尊彝”铭文的铜鼎。“王作”铜鼎是洛阳地区目前发现的唯一的周王自作器,出土于一座东周时期规格最高的亚字形墓葬,主人是东周的一位天子。
    鼎是王权的象征,立国重器。“王作”铜鼎,即周王自己制作的鼎。传说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象征九州。将九州风物分别镌刻于鼎,一鼎象征一州,而将九鼎安放在夏朝都城,以示掌管天下。商代对鼎有严格的规定:士用一鼎或三鼎,大夫用五鼎,诸侯用七鼎,而天子才能用九鼎,祭祀天地祖先时行“九鼎”大礼。
    《史记》载:“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烹)鬺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帝王说话,金口玉言,普天下莫不遵从,这就是“一言九鼎”。随着周室坍塌,九鼎隐匿,实在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谜团。
    其实,东周时期,列国逞强,诸侯争霸,有几个“刺头”根本不将朝廷放在眼里,天子对九鼎的掌握已经不太牢靠。周定王时,楚庄王首次于洛邑“问鼎之轻重”,后来秦、齐等国君都加入觊觎宝鼎的行列,秦武王甚至被鼎压断了腿。所谓“问鼎中原”,即来源于此。
    据说,秦灭周以后,第二年即把九鼎西迁咸阳。可惜秦朝短命,灭亡后九鼎最后不知所踪。这“王作”铜鼎虽然珍稀,但显然并不是传说中的镇国神器,真正的“禹铸九鼎”,至今还是一个传说。
    “九鼎”不知何处,“天子驾六”却真实存在,就在东周时期大型车马坑展区。东周王城墓葬区被发现后,挖掘清理出车马坑18座,原址保护展示的是比较典型的两座,其他车马坑和墓葬坑按原样回填。
    走过一段有点倾斜的通道,即见两座车马坑。一座较小,只有两匹马的遗骸,但很完整,似乎仍然保持着奔跑的姿势。另一座地势略低,里面有26辆车和68匹马,分别为驾六、驾四、驾二者。车辆与马匹都呈纵向两队排列,头南尾北,井然有序。车体多为方形,少数几辆圆形,猜测可能为女性专用。
    倒数第二列的一辆车由六马牵引,车体方形,三匹马头朝左,三匹马头朝右,左右呈对称排列。这就是“天子驾六”,世上仅此一辆。因为深埋地下将近3000年,木头腐朽,泥土渗入,现在仅剩泥土轮廓,但车辆构件、马匹骨骼都清晰可见。
    纵观整个列队,车辚辚,马萧萧,甲戈林立,旌旗招展,浩浩荡荡,迤逦前进。仿佛穿越历史,看见周天子“驾六”,被“驾四”、“驾二”的诸侯和官员们簇拥着出行时的壮观场面。整个陪葬队伍的组合,以狩猎出行为基调,场面雄壮生动,展现出周王室的日常生活,以及当时严格的等级制度。
    车辆骸骨如此整齐排列,说明下葬的时候,马匹都已经死亡。另外有七只小狗的骨骸,六只在车底,一只在车外。也有人说,这些狗是被活埋的,填土时其中一只想跑出来,结果被人用鹅卵石砸死。坑里还有一具人骨,可能是车夫或者奴仆,也许是被活埋的。不过,相对于西周以前普遍存在的大量活人殉葬,已经算是很大进步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