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护国寺,在全国很多乃至日本都有,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始建于元代的北京八大寺庙之一护国寺,还有位于日本东京文京区大冢五丁目的真言宗丰山派寺院护国寺等。作为文物考古工作者,笔者最近应河南武陟护国大寺住持释德政禅师之邀,来到这里考察发现,该寺现有规模也许不算太大,但其悠久的历史传说,以及丰富的文物古迹,都非常独特和重要,具有一定意义和价值,更为特殊的是,许多善男信女都特别喜欢到此参访祈福。可以说,这种庙宇虽然很多,但类似这个寺庙真的不多,因此,我们觉得有必要将其推荐介绍,以飨读者。 1.武陟护国大寺 武陟护国大寺(图1),坐落在河南省武陟县西陶镇陶村,地处城西三十余里沁河南岸藏龙坡。据有关专家考证,其始建于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迄今已有近二千年的历史,为东汉时期光武帝刘秀敕建的皇家寺院,北宋绍圣年间、明嘉靖41年、清康熙、乾隆年间曾多次重修,现为武陟县文物保护单位。 走近护国大寺,首先映人眼帘的是,朱漆大门两边镌刻着的一副行草楹联:“昔日救汉主安邦定国,今朝扶华夏国泰民安。”据说原为西晋“竹林七贤”之一的名士山涛为该寺山门题写。楹联红底黄字、格外醒目,字体俊逸洒脱、笔力苍劲,极具魏晋风格。门额上题楷书“护国大寺”。门前西侧立一“护国寺遗址”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牌。 该寺坐北朝南,大门位于院落东南角。寺内建筑布局仍按中国传统风格,一条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贯穿戏台、中佛殿、大雄宝殿。大殿略微偏东,层次感愈加明显。中国的寺庙建筑源于印度,因受儒、道思想之影响,有意将内外空间模糊化,形成亦虚亦实、亦动亦滞的灵活通透效果。这与中国天人合一、阴阳转化的思想有着深层联系。“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以类合之,天人一也”。中国传统思想讲究内敛含蓄,主动将自我和自然融为一体。 寺院里的松柏与殿落、厢房相互呼应,含蓄温蕴,组合变幻出了和谐宁静的韵味。古寺北依沁水,南望黄河,绿树红墙,苍松翠柏,既有典雅庄重的庙堂气氛,又富有自然情趣,意境深远。 别看寺院最前面的戏台破旧,但到了每年农历正月二十六庙会,它就会被修葺一新。那天,戏班的人有的搭台,有的摆弄着道具和戏服。寺外赶会的人熙熙攘攘拥在街上,路边的小摊都摆过了两个十字路口。等到晚上戏曲开唱,院里站满了来晚没有座位的人,围墙上爬满了孩子。此情此景,恍若两个世界,前面是喧闹的人间尘世,后面是清静的佛门圣地,二者相依,彼此交融。殿前有不少信徒上香祈福,也有人在寺里吃斋饭、念经礼佛,钟磬声响成一片。 大雄宝殿 中佛殿左侧建一光武菩萨殿,内供光武帝刘秀(图2)与皇后塑像(图3)。光武帝头戴冕冠,朝服龙袍,面色红润,眉目清秀,红唇大耳,须发飘逸,双手拱于胸前持一令牌,上绘红日及蓝色云雨江海。皇后头戴凤冠,深衣凤袍,面容丰腴,仪态端庄,也持令牌,画有朱红曲线连接的北斗七星。汉代人们相信七星各司主管种种事物,也就是说,它们的变化各对一事起作用。无论日月星辰,还是江山万物,都似在寓意佑泽天下太平、国泰民安。 来到中佛殿(图4),门前靠左悬挂着一口大铜钟(图5),上铸“佛日增辉,法轮常转”等铭文字样,表面雕饰有梵文、夔龙等,用手轻拍,震响不绝。殿高三丈三尺,殿内三丈,呈正方形。朱红门窗及柱子,与房顶覆盖的黄色琉璃瓦协调映衬。瓦当、滴水和脊上,均以浮雕或圆雕装饰,并间饰蓝色琉璃瓦龙纹浮雕等图案。殿内供奉一尊文殊菩萨雕铸铜像(图6),呈古铜色,相貌端庄。据殿志载:“为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业兴旺、天下太平,始建佛殿。” 出了中佛殿,最后来到的是大雄宝殿(图7)。红墙绿瓦,庄严肃穆。拾级而上,便可看到朱红殿柱上的一副金色行草楹联:“佛前香烟袅袅舞玉龙,殿内烛光熠熠飞彩凤”。跨过门槛,殿内经幡悬垂、香雾缭绕,正中的主尊释迦牟尼佛祖塑像结跏趺坐、神色安详,旁边立有两位双手合十的比丘塑像,左侧年老的名叫“迦叶尊者”,右侧中年的则叫“阿难尊者”。大殿中的这组造像,称为“一佛两弟子”(图8)。东侧墙上绘有壁画“佛祖讲经图”(图9),西侧则为“二十四孝图”。殿后供奉四大弟子:文殊、普贤、地藏王、观世音。 大雄宝殿左侧有一间紧锁着门的厢房内,存放着秦汉时期的砖瓦数件、明清时期彩釉琉璃瓦或雕砖(图10-15)等建筑构件数十件,内容丰富,雕刻精美。其中刻有村名、人名的琉璃瓦(图16),都是方圆几十里的人们在历代多次重修寺院时无偿捐献的,有的是宋朝年间的,在地名志上查阅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有的则是明朝嘉靖年间的,到现在已有450年了,甚至在村民家谱上还可以查的到。这些都是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见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