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赵亚夫,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历史属于公共知识,高校理应引导公民追寻有意义的历史,并带着问题开始学习。历史不仅属于过去,它既体现公民对历史传统的继承,也促进公民从中获得健全的思考方式。由好的问题开始,以此构成探究主题,有助于使永久性信念和实用技能通过教学纳入到公民的头脑、心理和行为中。据此,高校历史教学理当深思熟虑地建构历史知识、历史解释和历史思维,在增长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发展积极人格。 一、作为高校历史教学的新途径 自历史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以来,历史教学便随之成为一个研究问题。将历史研究与历史教育结合起来,既作为专门的学术训练,又满足于人文学养的兴趣,高校历史教学本无生存问题。学术训练的前提,要求学生有为学术而学术的志向,而由历史学定向的学养的基础,则体现在学生所受的学术训练能否有助于他们寻真相、求真理。一言以蔽之,高校历史教学抑或学院派史学,理应为学术而存在。 然而,这种教学早已在产业革命和公民社会的发展中动摇,后现代思潮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媒体,又加快了它的崩溃。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应运而生的“公共史学”(Public History),即是为学术广揽服务对象的结果。就教学而言,既然精英教育难以维系,那么让史学在公民文化、公共领域、公共事务三个方面施加影响、发挥作用,就是理所当然的事[1],更何况公众以及政府、商务、传媒、历史遗产、基础教育等诸多方面,有着越来越强烈的需求[2]。 事实上,高校历史教学面临的困境,除了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冲击外,最根本的因素还是囿于对历史知识生产类型和传播方式的自我陶醉。它过于迷恋考据和叙事且排斥理论,而实际教学受多种因素制约根本不达成考据的结果,剩下的只有教授者独角戏式的历史叙事;它过于强调所属知识的权威性——既故作高深也屈于政治影响,不但限定了知识的传播,也丢弃了自身的学术性;它过于偏离“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在自闭了学术视野的同时,也难有纯正的学术品质。 公共史学提出“通过各种方式向公众或与公众一起再释和重现历史”[3]。高校为此培养职业的历史研究者和教育者责无旁贷。如果将公共史学再视为“公众在反思自我历史意识和历史认识生成的情形下所进行的历史表现与传播”的话[4],就需要更为慎重且大胆地规划高校历史教学。据此,公共史学需要与学院派史学分野,在教学方式上也理应脱颖而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