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大历史”视野下的人类史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京华时报 刘耀辉 参加讨论

    
     
    《极简人类史》
     
    《极简人类史》是一本简明扼要的作品,该书作者大卫·克里斯蒂安可以说是史学界“大历史”(bighistory)教学和研究的“第一人”,善于从各种宏大规模来考察和分析人类社会的演进。这一次,他在较短的篇幅中,从宇宙史背景讲述了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轨迹,并且对人类的未来命运做出了深刻的思考。
    捡起传统史学家不关心的时段
    《极简人类史》共计四章。第一章讲述宇宙及其万物的生成,这部分内容是以往历史作品很少提及的,传统史学家对此不太关心,因为他们认为,严肃的历史书写必须依据文字材料,文字出现之前的时期是模糊不清的,不属于历史研究的范畴。如此一来,通常所谓的人类历史至多也不过是最近5000年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相反,大卫·克里斯蒂安认为,如果我们想要对人类有一个更好的认识,那么,超越5000年时间尺度的研究就有其必要,这是他从地球史乃至宇宙史背景考察人类史的原因所在。
    第二章讨论的是人类社会的采集狩猎时代。人类在演进过程中,绝大部分时间生活在这个时代。对这个时期的叙述,主要依赖其他学科的成就,主要涉及考古学、人类学、语言学以及人口统计学等,这也是“大历史”的显著特征之一(即跨学科性)。克里斯蒂安指出,人类的生活方式与其他物种有着显著的差异。人类之外的物种通过自然选择来适应环境,人类可以使用语言符号进行交流,而且在效率、范围和准确性方面突然提高,由此积累起越来越多的信息和知识。也就是说,在人类历史中,文化超越了自然选择,成为变革的强劲驱动力。
    克里斯蒂安认为,集体知识(collectivelearning)是人类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区分人类与其他物种的显著标志之一。通过这种集体学习的能力,人类具备了非凡的适应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尽管人类具备了这种能力,而且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但是,这个时期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和谐一致的,他们没有截然区分人类与其他物种,而是信奉万物有灵论。
    从“大历史”中找答案
    第三章主要考察农耕时代。这个时期大概延续了1万年,当然,不同地区进入农业社会的时间不一样,而且农业是在好几个地区独自出现的。克里斯蒂安指出,农业社会的出现和延续,是一系列因素造成的,其中包括人口压力、技术创新、农副产品革命、农业居民与非农耕民族之间的关系等。人类过上定居的农耕生活,事实上也是以技术创新为前提。但是,从宏观层面来看,创新无法跟上人口增长的步伐,因此,所有农耕社会最终不可避免地陷入到“马尔萨斯循环”之中。尽管如此,人类社会还是存在一种向前的发展趋势。很显然,农耕时代也是全球网络诞生时期,人口在这一时期的流动和迁徙更为频繁,不同地区之间的交往也更加密切。欧洲人通过建立海上全球运输网络,从而把分散的世界农耕地区联系在一起,并且逐渐控制了全球贸易网络。在这些网络中流通的信息流和财富流,改写了欧洲和大西洋地区的命运,最终也改变了整个世界。
    第四章关注近现代世界。在克里斯蒂安的人类史分期中,采集狩猎时代延续的时间长达20多万年,农耕时代约1万年,而近现代(始于1750年)只维持了短短250多年。近现代距离我们太近,我们难以看清它。不过,克里斯蒂安还是从中识别出了一系列主要特征和趋势,其中包括人口的快速增长、技术创新的大幅提升、对资源的大力开发和利用、前现代生活方式的消亡等。克里斯蒂安随之对近现代世界出现的重大变化的原因做出了阐释。宏观而言,现代革命的各种因素出现在世界各地,不过欧洲具有天时地利因素。在近现代世界,人类不但完成了一系列变革,财富得以大量增加,同时,人类也陷入到前所未有的危机中。两次世界大战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阴影,尤其二战让人们认识到了人类自我毁灭的能力。当今世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冲突和对抗,如何解决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如何减轻环境压力、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我们可以从大卫·克里斯蒂安所倡导的“大历史”中去寻找。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