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同代人眼中的末代拜占廷人(3)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历史教学》 陈志强 参加讨论

    莱奥纳多作为天主教的官员讨厌拜占廷人是可以理解的,其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末代拜占廷人的贬斥之词也不足为奇。而他关于末代王朝官员无能和昏庸的记载比较真实地反映出末代帝国国家机器腐朽的状况。他就此写道:“由于希腊人在他们从事的所有事情上都表现得愚蠢,那么人们也就不奇怪在这性命攸关的时刻,在其神圣皇帝从事……保护整个城市时,他必定成为一群强盗土匪们的牺牲品……如果他们早在战争开始以前就事先看到这一点,他们本应做好……但是他们天生的愚钝和办事拖拖拉拉使他们未能完成这些事情。”末代帝国官员平庸之辈充斥朝野,遇到问题便无计可施,他们和皇帝一样“稀里糊涂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样的局面”。当皇帝指示属下向城中市民征集金钱以应防卫急需时,这些官员竟然“建议他不要惹恼那些市民,因为目前局势艰难。但他们建议还是用惯常的办法收集圣器。于是皇帝下令,从各个教堂收集敬献给上帝的神圣器皿,把它们融化后制成硬币,发放给士兵、坑道工兵和建筑工兵”。他接着写道:“由于缺乏组织管理,特别是那些邪恶的事情,使得我们的供给极端困难。”(12)极端糟糕的皇帝加上腐败透顶的官僚,这样的末代帝国及其君臣丝毫不值得莱奥纳多的同情,更别说倾力加以救援了,难怪教宗只派了几百人来增援这场关键战役。在战役进行的紧要关头,无能且带有娘娘腔的“皇帝殿下开始痛苦地失声痛哭”。(13)
    至于普通的拜占廷人,莱奥纳多也非常看不起,认为他们不仅自己无能,还嫉妒他人。在防守土耳其大军攻城期间,他们念念不忘的不是大敌当前团结抗敌,而是忧心忡忡于一己私利,“其他的希腊人也都对拉丁人充满了焦虑,因为拯救这个城市的荣耀已经落到了拉丁人头上”。一些拜占廷人甚至认贼作父成为土耳其人的帮凶,莱氏忿忿不平地写道:“谁变成那些基督教的叛徒教会了土耳其人这些工作?我敢担保亲眼所见,在土耳其人阵营中有希腊人……追随着土耳其人的信仰,为他们工作。”而困守在末代都城里的拜占廷人则完全不顾国家危亡,“当我严厉指责他们的错误,批评他们只是想到自己而没有想到整个基督教世界面临的危险时,他们回答说‘如果我的家庭一无所有,那我怎么能去考虑打仗的事?’要争取他们回来守卫城墙需要花费最大的努力”。(14)
    古今中外的无数历史事实表明,通常而言,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能够激发人的巨大潜能,领导者的正确政治方向和个人英雄魅力,以及官员队伍的高效廉洁,能够促使战争中处于劣势的一方反败为胜。末代拜占廷人从上到下的昏庸无能必然加剧其整体抗敌能力的下降,而腐败堕落之徒辈出的拜占廷末代君臣则只能加速老迈帝国的灭亡。身处废都君士坦丁堡的莱奥纳多深入细致地观察了末代拜占廷人的举止行为,对这个国家丧失了任何信心。某些后世论者想当然地认为,末代皇帝是个治国能手,为了挽救帝国大厦于不倒尽心竭力,但终因帝国气数已尽而无力回天。这种浪漫的推测与莱奥纳多的近距离观察和记载不符。后者分明告诉我们,末代拜占廷人平庸无能、优柔寡断、意志薄弱、自私自利,而他们的皇帝恰好是末代帝国的象征。这样的帝国确实无法呼唤来欧洲基督教兄弟们的援助了。
    末代拜占廷人既缺乏理想又缺乏能力,帝国各个阶层均无心抗战,王朝内外内讧不断,君臣上下坐以待毙,普通民众则上行下效,毫无斗志,除了期盼得救的“神迹”外,无所事事。莱奥纳多注意到这个时期的拜占廷人毫无信誉、道德堕落,即便国家灭亡在即,仍然坑蒙拐骗、相互欺诈,从而在个体表现方面充分地反映出末代拜占廷人的劣根性,与气数已尽的老迈帝国非常相配。这种状况显然是由于末代帝国长达200多年的持续衰落造成的,社会精英和普通百姓对自己国家的前途失去了希望,面临兵力压倒守军数十倍的土耳其大军,完全陷入绝望,他们萎靡不振、自暴自弃,听凭灭亡命运的主宰。这些都进一步导致外国人更轻视拜占廷人。
    莱奥纳多在信中谈到拜占廷人的狡诈和胆怯,“我们不止一次地发现希腊人胆战心惊,离开他们的战斗岗位,借口其家庭需要照料,农田和果园要修整,或者找其他借口。有些人甚至表面上看老实可靠,声称他们的家里有事需要处理,另一些人指责他们根本没有事要处理”。直到土耳其军队发动总攻的前一天,在皇帝的一再恳求下,“那些直到这个时候还胆怯地退出战斗的希腊人,此时……才将自己的私人事情放置一边,立即一起加入到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的准备工作,因为他们的安危决定于这次战争”。他还抱怨说,“这些希腊士兵和劳工很少关心公共福祉,他们极端自私,甚至拒绝去(城防)干活,除非他们首先拿到工钱”。据说,当皇帝下令给他们配发面包时,他们竟然“藏匿食物,或者借机高价出售食品”。莱氏对于末代帝国民众普遍的堕落行为极为愤怒,指责说:“我最好叫你们掠夺者,而不是称呼你们为城市的守卫者!……你们把这些钱当做无主的遗产一样看待,把它们浪费掉了,它们本应该花费在修复城墙上,但是后来却发现都流入了你们的腰包。这些叛徒……接受了大约12000佛罗伦斯金币的大笔金钱,而后将大约7000金币秘密藏匿在钱罐中,后来交给了土耳其人。这个城市就是这样被毁灭的。”“呕!你们这些希腊人,我真为你们感到悲哀,可惜你们藏匿的财宝了!现在它们最终大白于天下,你们拒不提供给你们国家的这些财富。”最后都落入土耳其人手里!(15)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