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奥纳多见证了末代拜占廷人中弥漫的恐慌情绪,“由于我们预料土耳其人将在不远的将来发动进攻,我们都在希望和绝望之间徘徊,惶惶不可终日”。“我们这一方的一些人开始丧失信心,因为再不会有援助到来了……也没有其他来源会提供任何援助了,只剩下上帝的援手”。“我们感到非常害怕……处于极大的恐惧中……我们只能将自己的慰藉托付于上帝了,继续在内心的绝望中度日如年,痛苦挣扎,不断举行虔诚的仪式,向上帝崇拜、连祷、供奉、焚香、祈祷……以便使我主上帝将胜利赋予我们一方”。(16)巴尔巴洛也为莱奥纳多的说法提供了旁证:“整个城市陷入痛苦恐惧之中,所有人都痛哭流涕……我们都胆战心惊,极度恐慌。”莱奥纳多让我们看到的不是守军的信心和斗志,而是末代拜占廷人的心理大崩溃,他们疲惫不堪,惊恐万状,痛苦绝望,慌乱无措,毫无胜算,城破为奴只是早晚的事。这些外国人一致认为,尚在英勇抵抗的“都是外国人,其中没有一个希腊人,因为希腊人都胆小如鼠”。(17) 莱奥纳多还记载,丧失了伦理道德的末代拜占廷人相互敌视,互相怀疑,争执不断,毒化了团结抗敌的战场氛围。守军中的希腊人拒不服从调遣,拒绝将武器集中调配给防守核心区域的意大利雇佣军,以至于双方激烈争吵,甚至要动手火并。连“加拉大城里的威尼斯人和热那亚人也发生了口角,双方都指责对方想要临阵脱逃”。(18)前引斯弗兰奇斯记载说,守军内部“总是产生出分歧意见、冲突争执,甚至出现骚乱……相互较量、争吵,互相保持着戒备,互相监视……乔万尼与大公争执起来……争吵越来越激烈,以致达到了语言攻击的程度,两个人都相互指责互倒脏水。乔万尼称大公为毫无价值的人,一个伪君子和叛徒,而大公也反唇相讥”。(19)斯氏描述的这次内讧,在莱奥纳多看来,双方几乎要动起手来,因为乔万尼放出狠话说:“‘现在谁能阻止我用我的利剑刺穿你这家伙的身体?’大公鲁卡斯对这一侮辱也大为光火……其他的希腊人也都对拉丁人充满疑虑。”(20)内部纷争不断,恐怖谣言四起,末代帝国民众脆弱的神经不堪摧残,他们自己就倒在了心理防线的崩溃上了。 最令这些外国人不能容忍的是,末代拜占廷人在即将亡国灭种的时候,还在内讧,散布谣言,牢骚满腹,怪话连篇,离心离德、心怀异志,暗中捣乱,一些人公开发泄失败情绪,每天在市中心区煽动骚乱,示威游行,发表演讲指责皇帝引发了这场灾难,攻击朝廷推行的教会统一政策。面对这些内乱,皇帝假装什么也没有看到,因为他也自知无力回天,对动摇军心者不加惩处和禁止,听之任之,放任自流。他本来就缺乏凝聚民心的感召力和个人魅力,而末代拜占廷人的“不忠不义”更加剧了末代帝国一盘散沙式的瓦解。连作为拜占廷贵族的斯弗兰奇斯都看不下去了,因为在防御战的关键时刻,末代的拜占廷人或者逃离废都,或者擅离职守,“一些……贵族和城里的居民带着他们的金银细软仓惶逃亡”,而一时无法逃走的希腊人也大多以种种借口逃离前线,“当皇帝听说一些人逃离出港外的事情,以及普遍擅离战场的理由,他当场严厉批评了这些部队的将领”。(21)然而,既无理想信念又无道德约束的末代拜占廷人早已斗志全无,最后的结局只能是兵败如山倒。(22) 可见,当时的外国人对末代拜占廷人十分反感和厌恶,对末代帝国失去了信心和耐心。以莱奥纳多为代表的这些欧洲人对末代帝国的近距离观察,为我们提供了君士坦丁堡战役现场的生动场景,以及末代拜占廷人的百态图。这些珍贵的史料向我们清晰地展现了末代拜占廷人的真实状况,描述了末代帝国民众在国破家亡之际的众生相,特别是从皇帝、贵族到普通民众的种种恶劣表现,朝野内外、举国上下一派自暴自弃的末世景象。皇帝昏庸无能,官员腐败堕落,民众精神颓废,在沦为亡国奴的痛苦中苟且偷生。这样的末代拜占廷人自然得不到外国人的同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