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第三个问题。刚才说到,“世界史”是可以以“国家”为单位的,除了“国家”,这个单位也可以是“文化”或“文明”。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是不是可以不要?我个人的答案是应该有或必须有。其理由如下:第一,如果“世界史”是以国别为基础来架构的,那么其研究取向就必然是跨国的和国际的。中国历史在形成的过程中,内部不断有着跨区和区际的沟通与一体化的进程;对外也一直有着跨国的和国际的沟通与关联的进程。中国在由“小世界”到“中世界”再到“大世界”的进程中一直在发挥着作用。第二,如果“世界史”以文明为基础来架构,那么,借用雅斯贝斯的话来讲,中国既有“古历史文明”,又有“轴心期”文明,而且已经在以往的人类文明的交流与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如果忽略中国文明史,则无法研究世界文明史。第三,每一个国家都必然有其观察“世界史”的视角或出发点。各国有自己看世界的出发点,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有其独特价值的。因为,“世界史”在经验的层面上存在于交往和连贯的过程中,而在理性的层面上则存在于逻辑的比较研究中。没有比较研究,就不可能在“异”中见“同”,也不可能在“同”中见“异”,从而也无从在“多”中见“一”,“一”中见“多”。而比较必有其自身的出发点,各国皆有其自身的特色。多重的以至竞争的各具特色的比较视角,有可能成为人们丰富自己对于“世界史”认识的可贵资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