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4年,“国际月刊”一如继往以学术的维度、视角关注和解析国际大事。乌克兰危机、中东再现乱局以及各国大选等都是我们关注的主题。而中国外交展现的魅力,更成为该年度我们特别关注的焦点。 乌克兰危机 对乌克兰危机的关注以及由此引发的讨论无疑是2014年国际关系最大的焦点事件。2013年11月,乌克兰政府宣布暂停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议及“深入而全面的自由贸易协定”的准备工作,这一决定既使欧盟大失所望,也使热切希望乌克兰早日加入欧盟的乌克兰人极为不满,从而引发在基辅等地举行大规模的示威活动,也因此拉开乌克兰危机的大幕。 引发地缘政治讨论 乌克兰危机引发学者对地缘政治博弈的讨论。乌克兰危机是西方和俄罗斯之间一场宏大的地缘政治博弈的一部分,这场博弈是从苏联解体后北约东扩开始的。普京反击是为了捍卫战略屏障,而西方的决策者却没有认识到,国际政治中一国的战略行为必须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因而造成乌克兰危机最终爆发。危机象征着后冷战时代的真正结束;今后国际政治中地缘政治因素可能会再一次凸现。在21世纪的国际政治中,大国仍然要有其地缘政治舒适度,相互之间要尊重对方的地缘政治敏感性。此外,这场危机也表明了美国的战略转向面临压力。奥巴马执政以后,美国进入了一个战略内向期,那么这场危机是否促使美国结束它的战略内向,转为战略外向?(吴心伯,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俄遭遇“孤立”与“制裁” 乌克兰危机引发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孤立。首先,原本定于在索契召开的G8峰会受到其他七国抵制被迫取消。2014年6月6日在法国举行的纪念诺曼底登陆70周年庆典,也由于普京的出席引发关注。虽然奥巴马在活动前就放出不与普京单独会晤的消息。然而,事实上,“当普京和老牌欧洲国家领导人同台出席诺曼底纪念活动、和法国总统共进晚餐等举动,就已经给美国造成了一种新的压力”。美国前驻乌克兰大使皮亚特也承认:“普京虽然没能主持G8峰会,但如果和大家一起前往诺曼底,势必会削弱针对俄罗斯的‘孤立效应’。”(郑羽,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还需要提到的是,甚至连印度也加入了“冷落”俄罗斯的行列。自莫迪上任半年来,莫迪政府在国际舞台上表现得极为活跃,但是“印度新政府的外交盛宴中似乎缺少了俄罗斯的身影”。受制于国内的经济现状特别是因乌克兰危机而遭受西方集体制裁的影响,俄罗斯无法有效地满足印度在经济领域的强烈需求。此外,在俄罗斯遭受西方集体制裁的情况下、印度如果试图加强同俄罗斯的外交关系,无疑会引起美日等西方大国的不满,从而削弱它加强与这些国家发展关系的努力。这也是造成目前印俄两国外交趋冷的重要因素之一。(王存刚,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发生在2014年7月的马来西亚航空MH17在乌克兰坠毁事件又再度将俄罗斯推到风口浪尖上。马航坠机事件是持续8个多月的乌克兰危机的总爆发,美欧在调查结果尚未明确的情况下,已经将俄罗斯送上道义法庭的被告席。制裁与反制裁已经成为目前俄罗斯与西方博弈的主要手段。美国和欧盟希望通过制裁让普京在乌克兰收手,而俄罗斯则以反制裁表明自己的决心和立场。马航坠机事件以后,美国和欧盟宣布对俄罗斯的金融、石油和军工企业进行经济制裁。这是自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以来,欧盟和美国对俄实行的第三轮制裁。俄罗斯总统普京紧接着在8月6日批准应对西方制裁的措施,即将在未来一年内禁止或限制从对俄罗斯实施制裁的国家进口农产品、原料及食品。(张弘,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