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询问往事、考察实地的身影。他用伊奥尼亚方言写成了《历史》,使希腊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但《历史》所涉的时间主要限于波斯战争。雅典人修昔底德在本人直接观察尤其是亲身经历的基础上,注重目击者的描述,①用20余年的时间收集整理书写( ![]() 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文明古国,更是几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文明的国家。文明的连续为中国史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素材。中国的史学不但记事浩繁,而且连续不断。“国可灭,史不可灭”是中国史学的传统,“夏太史令终古出其图法,执而泣之,夏桀迷惑,暴乱愈甚,太史令终古乃出奔如商”。④“殷内史向挚见纣之愈乱迷惑也,于是载其图法,出亡之周。”⑤史官们都把维持史学的连续性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一部宏伟的二十四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后续的史家在不断传承前辈史家史艺的基础上赓续中华文明文化根脉的群体之作。二十四史中衔接总脉、统领众事、纲纪全书的“本纪”虽有些重复或遗漏,但总貌清晰,月日有序,年轮不断,史录不绝。它既是断代的起点,更是整体的一环,连续发展中的一站。就是缺“史志”的正史,后续者也会自觉地将其补漏修齐,使连续不会在断代里消失、中断。例如,《三国志》缺“史志”,书写“宋书”的作者沈约在撰写《宋书·八志》时,就多从三国讲起,有的更追至东汉,使典章制度的沿革流变连续可视。以后的《隋书》也继承了这一极其重要且特色鲜明的传统。黑格尔说:“中国人具有最准确的国史……中国凡是有所措施,都预备给历史上登载个仔细明白。”⑥其实,这些都是中华史学承传意识强烈且能自觉将其付诸实践的结果。 从世界古代历史上看,希腊是一个充满“理智”和“自我意识”同时又产生史学传统的民族。⑦它的史学来源于独立的文化体系,有人文、有事迹、有思想,也有希腊民族自身的精神。不过,希腊的史学始终受反历史倾向(anti-historical tendency)的影响,没有在史学发展的连续性方面有所创造,有所突破。 将大量演说词应用于历史著作之中是希腊古代史学的重要特征。希罗多德的《历史》中有;色诺芬的《希腊史》中也有;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更多。据统计,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