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国史 >

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历史经验的三维解析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理论界》(沈阳)2013年1 张广鑫 黄婉珺 参加讨论

    【作者简介】张广鑫(1962-),男,辽宁大连人,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政治文明与思想政治教育,辽宁大连116029;黄婉珺(1988-),女,河南郑州人,辽宁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辽宁大连116029
    【内容提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遗传基因,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家园。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政党,自成立时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在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不仅取得了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更是凝练了蔚为大观的历史经验。将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作为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系统来把握和认识,从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并重、文化开放与文化独立统一,以及弘扬主旋律与倡导多样性协调等三个维度予以解析,可使历史经验以更加清晰的脉络和整体的特征呈现出来。多维度审视、考察和坚持历史经验,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大有裨益。
    【关 键 词】文化建设;历史经验;三个维度;解析
    [中国分类号]D2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547(2013)10-0037-05
    一般地说,文化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通过自觉的实践活动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即经过了人的创造,不再是纯粹自然的东西,就成了文化;狭义的文化是特指“观念形态”的文化,即由思想理论、宣传教育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构成的领域。本文论及的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独特的文化理解,是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相关联的文化。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高度文化自觉的政党,在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文化建设,认识到文化在党、国家、民族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是团结最广大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柱;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考察和分析社会文化现象,探索先进文化建设规律,推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进程,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积累了宝贵的经殓: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党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先进文化;必须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制定和实行正确的文化发展方针政策;必须坚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必须重视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1)多维度审视和考察党领导文化建设取得的历史经验,坚持党的历史经验将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一、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并重
    古今中外,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任何一个国家都十分重视自己的历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勇于奋斗的不竭动力,而且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我们党坚持文化传承与文化发展并重,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创造“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从思想上精神上正确武装和不断提高起来”。[2]
    1.文化继承——夯实文化建设内在基础
    (1)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先进文化的源头活水。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凝结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这些精神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扬光大,进一步地说先进文化内在地包含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中国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国家,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许多珍贵品,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3]邓小平同志强调:“我国古代的和外国的文艺作品、表演艺术中一切进步的和优秀的东西,都应当借鉴和学习。”[13]江泽民同志指出:“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4]我党提出的以人为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小康社会、和谐理念等,都滥觞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积极倡导和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领导和发展“二为”方向的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开放时期,领导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让全体中国人民广泛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在实践中运用,就要求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用中国人民习惯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社会心理来阐释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体系都体现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融合,正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我们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历史告诉我们,脱离中国优秀历史文化谈马克思主义是空洞的,并且是教条的,会使党的事业遭受挫折。因此,我们要将马克思主义“和民族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3]来表现,并使其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
    2.文化创新——体现文化建设时代特征
    (1)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两大基本特征即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文化发展也是如此,历史是不能割断的,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的新文化,是在承继了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进行的。中华传统文化大多产生于封建社会,必然留有封建社会的痕迹和封建糟粕,我们只能用批判的精神对待文化遗产,其目的就在于吸收这些文化遗产中的优秀成果,从而创造新文化,做到述而有作,“述”是传承,“作”是创造、创新。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提出“清理古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的必要条件;但绝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3]这就要求我们党在领导文化建设中要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认识到文化建设的辩证内容即是通过否定之否定发展自我,认识到文化建设的辩证形式即是波浪式的前进,不能遇到曲折就停滞不前。对待民族文化,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勇于对各种文化遗产进行反思和扬弃。
    (2)文化创新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毛泽东指出:“至于新文化,则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3]我们今天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事业,只能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文化要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必然要求是创新的文化。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思想文化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不断创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