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后,日本向中国东北移民是其推行“大陆政策”、向中国侵略扩张的重要手段之一。正如殖民主义的推崇者矢内原忠雄所说:“殖民地应含如下三种要素:第一本国移民;第二由移民开垦未利用土地;第三政治上从属于宗主国。”日俄战争后,日本强租中国辽东半岛的关东州,建立“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以下简称“满铁”)。通过多年殖民经营,日本侵略者采取各种手段掠夺东北物质资源,逐步掌控了东北的经济命脉。但日本殖民主义者认为,刚刚跨入帝国主义行列的日本,尚不具备把“满洲”变为其政治附庸的实力,唯一可行的办法是向“满洲”移民,这样既可避免在“满洲”引起国际摩擦,又可开垦“满洲”,逐步把“满洲”同化在日本统治之下。 对中国东北垂涎已久 1891年,日本邮船会社开辟出一条自神户到营口的定期航线,每4周往返一个航班。此后,长崎到营口的航线也随之开通。这是日本商业移民染指中国东北之始。据不完全统计,在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前,进入营口的日本人有40人左右。虽然早期到中国东北的日本移民数量微乎其微,但值得关注的是,日本人流入中国东北,绝非单纯意义的普通移民,而是带有“大陆开拓”的特殊性质。 在一些日本学者的笔下,在最先踏入中国大陆的日本人中,一批女性被称为大陆“开拓的先驱者”。随着俄国西伯利亚铁路和中东铁路的开通,许多日本女性开始进入大连、哈尔滨、吉林、营口等地。1904—1905年日俄战争中,日本攫取了沙俄在中国东北南部的权益,此后在东北从事“风俗业”的日本女性数量骤增,到1910年左右,已高达14500人。此外,还有一批日本人在西伯利亚铁路及中东铁路修建或通车前后进入中国东北,从事服务业或承包铁路工程。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他们中的一些人凭借语言、环境和人际关系的优势,充当日本军队的翻译和向导,或专门为日本军队提供物资,是最早在中国东北发战争财的日本移民,有些人甚至一跃成为显贵人物,跻身殖民统治集团的行列。 从日本的移民主张和对华移民政策来看,日本当局最看重的还是农业移民。1913年,“满铁”开始从铁路沿线守备队中,选拔有农业经验和热心农事的日本退役士兵进行移民试验,即“除队兵”移民。1915年3月,关东都督福岛安正在大连金州创建第一个移民试点村——“爱川村”。1928年4月,“满铁”又组织“大连农事株式会社”移民。这三次有组织的农业尝试均以失败告终,但日本殖民主义者认为,早期试验移民农业经营的存在,足以证明日本大规模农业移民的可能性。 1907年4月,“满铁”拥有日本员工9000人左右,1929年猛增至34000余人。截至1931年末,“满铁”附属地内的日本人增至220038人,中国人为1030484人,日本人与中国人的比例为1∶4.67。此外,居住在关东州及附属地之外的日本人,1909年为14124人,1919年增至24662人。到1931年末,日本在中国东北的人口总数约为24万人,其中不包括军、警、政人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