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起移民狂潮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军迅速占领东三省,并于1932年3月建立傀儡政权伪满洲国。日本殖民扩张论者蠢蠢欲动,迫不及待地抛出“农业移民断行论”,并极力向日本各界予以兜售。最终,日本各界得出一个共同结论,即向“满洲移民”是日本解决政治、外交、经济、国防诸多难题的关键,是实现“大陆政策”的重要环节。因此,日本掀起向中国东北进行移民侵略的狂潮。 为配合日本关东军对中国东北的武力占领,日本政府把最初的移民入殖计划确定为“武装移民”。1932—1936年,日本一共向东北进行了五次“武装移民”。有鉴于“实验”的成功,1936年8月25日,广田弘毅内阁正式宣布,把大规模向中国东北移民作为日本七大“国策”之一,决定向中国东北“二十年移民百万户”,即“向满洲输送内地农业移民,以大致二十年迁入约百万户500万人为目标,其计算方法按每户农业移民的家庭人口为5人计算,计500万人”。 据统计,截至1944年9月,从日本国内移民到中国东北的实际人数高达160万之多。日本殖民主义者把“二十年百万户移民计划”视为其对中国东北侵略中最为得意、最为有效的政策,是全面对中国东北侵略的基础力量。其目的就是从根本上改变伪满洲国的人口构成和民族分布,使中国东北殖民地化、日本人化,从而达到永久占据中国东北的目的。然而,多行不义必自毙。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抗击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东京时间9月3日)签订投降书。日本军国主义者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其对中国东北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也随之土崩瓦解。 (本文系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代以来日本对华移民侵略问题研究”(14BZS109)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辽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