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历史文献学 >

集简成册 考信于簿——吴简文书学研究的新创获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 凌文超 参加讨论

    曾有日本学者说:“中国虽有古文书,然无古文书学。”这句话不无傲慢与偏见,但也指出了一个事实,即我国学界历来重视传世典籍,古文书常被视为传世文献的附庸,较少将其视作独立材料运用古文书学方法加以整理研究。就简牍文书而言,以往的简牍文书学研究主要集中于西北边塞简,并形成了以简牍集成和册书复原为代表的研究模式。改革开放以来,学界日益重视简牍文书学研究,伴随简牍文书持续不断出土,我国古文书学取得了长足进展。
    古井简牍出土蔚为可观
    自20世纪末以来,各地古井中出土的自战国楚至西晋的简牍文书蔚为大观。相比边塞简、墓葬简,古井简虽然出土最晚,却有后来居上之势,在简牍体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其中,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尤为引人关注。它是首批出土于古井中的简牍,数量达10万枚之众,至今仍是出土数量最多的简牍,内容丰富新奇,作为孙吴嘉禾年间临湘侯国的行政簿书,正是《三国志》等史籍因“常事不书”而未记载的内容。
    然而,古井简牍的整理研究,尚无经验可循,这给走马楼吴简的考古学整理和文书学研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吴简一经公布,即引起学界关注,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但鲜有学者对吴简这类古井简牍的特点、整理及研究方法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即使以古文学研究见长的日本学界也是如此,学界仍习惯于用原有的简牍研究方法对待吴简。
    其实,出土于古井的吴简,与边塞简、墓葬简相比,其埋藏环境有很大不同,发掘整理也有其自身特色,有必要根据古井简牍的特性,对其整理与研究方法作出相应调适和创新。国内外对古井简牍文书学研究的学术积淀相对薄弱,开展吴简文书学研究,能奠定古井简牍文书学形成发展的基础,促进我国简牍学科发展。
    在出土之初,由于古井埋藏环境不佳,久埋地下的吴简腐蚀严重,编绳朽绝,简册形制已不复存在。加之井内堆积状况复杂,吴简与井内堆积物的相互关系难以判明,简牍埋藏目的亦不清楚。不仅如此,其原始堆积状况与叠压层次还遭到机械施工的毁坏。因此,对其进行整理可谓困难重重。但研究人员发现,虽然吴简编绳朽坏以致丧失编连,但因淤泥的黏连,散简不同程度上留存了簿书的样貌。其状态表现为,吴简普遍残存了两道编痕,很多成坨竹简呈现出收卷状。遗存在井中的简牍,其摆放有一定顺序,层层相叠,似有意为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