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历史文献学 >

地方档案整理向何处去(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光明日报》2016年4月9日 吴佩林 参加讨论

    当然,档案的大部分内容对于利用者而言,影印件和点校本不会有太大差异。真正对利用者构成阅读困难的那极少一部分也恰恰是点校中最容易出错的部分。针对这种情况,采取原件影印并对这些极少数难以辨识的文字、图像、难解词句、制度附加考证说明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做法。如此既不会误导利用者,又可以为历史档案整理奠定深厚基础,充分体现其学术价值。
    3.是黑白制作,还是原色翻印?
    缩微技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广泛应用于档案管理,目前至少有台湾《淡新档案》、河北《宝坻档案》、四川《巴县档案》《会理州档案》《南部档案》《冕宁档案》等一批档案拍摄了缩微胶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原来单一载体的胶片缩微模拟技术,已发展到胶片、光盘、网络等多种载体的数字混合技术。数字化对保护和抢救珍贵档案、开发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不过,出于技术与成本的考虑,过去的档案缩微胶片多以黑白形式呈现。这种制作方式不仅没有达到保存档案多色彩原貌的目的,而且阅读者根本无法对档案中大量的不同色彩重叠的印章戳记信息进行有效识读。诸如红契、红禀一类的档案缩微成黑白片后,几乎全是黑色的,内容极难辨识。不仅如此,工作人员在制作过程中,由于对档案保存的完整性意识不够、工作态度不认真、技术缺陷等因素,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档案复制单件不完整、掉页、脱页的现象。显然,原色翻印更符合相关研究的需要,也可以确信随着技术的更新,它必然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4.是选编,还是全部出版?
    现在已能看到大量的档案选编。“选”,有两种情况。其一,选“件”而非完整的“卷”。清代,文书处理完毕,均要立卷、归档,汇齐后粘连各件成卷,一案一卷,卷皮通常也要写明衙门名称、案由、立卷房名、立卷时间,内容完整而连贯,但现有的关于《巴县档案》的出版资料,皆从“卷”中剥离出来,以“件”为选取单位。这样的整理,其结果是阅读者很难看到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对研究而言是非常不利的,难以复原一个完整的历史场景,当然也就难以得出符合历史实际的、可以确而信之的结论。
    其二,选部分“卷”而非档案全部辑录,早先整理出版的《巴县档案》即是如此,最近出版的浙江《龙泉司法档案选编》虽然将一个卷宗选全,但其出版的也并不是龙泉档案的全部。对于研究者而言,研究一时一地的法律与历史,仅仅依靠其中的“司法”档案是远远不够的。对于体量很大的档案,出版、销售确有困难,可以考虑纸本出版与数字出版相结合,印制少量纸本供图书馆收藏,同时单独销售数据库。
    5.如何提供研究者所需的数据?
    基于飞速更新的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系统、丰富、完整的数据库,建立能够资源共享的大数据、云平台是以后档案整理的重点和趋势。数据库的开发,至少有两个工作要做:一是发掘文献本身的特性/属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多维检索系统;二是确立“数字人文”的观念,这需要研究者、档案界、科技界(包括数据库运营商)互助合作,将数字档案运用到分析系统中,为人文研究提供服务。但是,迄今为止,能够提供州县档案目录检索的单位为数甚少,全文检索更是奢望,遑论“数字人文”的实现。
    不仅如此,现有的清代官方档案与民间文献整理方式也无法实现不同数据的跨库检索。数以千万件计的民间文献在元数据(Metadata)的确定上见仁见智,各自封闭进行,没有一套可以通用的标准。如何实现网络数据库环境下档案内容的关联与融合,是今后的整理工作需要考虑的课题。
    总之,地方档案整理,受制于人力、财力、物力、科技发展水平以及整理者的观念和意识,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很多,时下大多数档案仍“藏在深闺人未识”,难以为迫切需要新材料的研究者所共享,应以怎样的态度科学地、规范地整理地方档案,是到了我们特别是有关部门认真反思、改进和解决问题的时候了。
     
    (作者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代南部县衙档案整理与研究”〔11&ZD093〕首席专家、西华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