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内附诸族以集体为单位承担赋役 (一)漠北铁勒羁縻州以贡物充赋税 贞观二十二年,铁勒十三部内附,唐在漠北设置六都督府七州,隶属燕然都护府。“于是回纥等请于回纥以南、突厥以北,置邮驿六十六所,以通北荒,号为参天可汗道,俾通贡焉。以貂皮充赋税。”(35)铁勒诸部内附开拓了北边通向中原的贡道,中央直接从铁勒诸部中获得课税。(36)这是内附羁縻州部落以州为单位承担服役的方式之一。 (二)羁縻府州土长刺史以进献形式向上级州府纳税 南诏叛唐后,苦于吐蕃重税,思唐恩惠,异牟寻遂生去意。清平官郑回以唐无赋役、少求责为由,(37)劝其归唐。相反,阁罗凤为了表达自己无辜,如何忠于朝廷时说:“既衔厚眷,思竭忠诚,子弟朝不绝书,进献府无月余,将谓君臣一德,内外无欺。”在为自己叛唐行为开脱罪责时辩称:“重科白直,倍税军粮,征求无度,勿欲疲我。”(38)唐代州县官员按品级高低分别给白直和执衣以充役。“凡州县有公廨白直及杂职(其数见州、县中),两番上下;执衣,三番上下。边州无白直、执衣者,取比州充。”(39)唐代姚州是边州,姚州都督府白直、执衣是从下属的蕃州内差发。阁罗凤谓唐重税南诏又频繁差发徭役,何以与郑回所说极其矛盾?我们认为,这是同一事的不同说法。阁罗凤说频繁地向姚州都督府进献未必属实,但这正是南诏地区羁縻州部落向姚州都督府纳税的方式。唐一般情况下对羁縻州不实行直接统治,不要求其民户登记户籍由国家直接向民户征税。此种情况下,若羁縻州需要承担赋役,则由刺史首领代表整个羁縻州民向上级都督府或都护府定期交纳一定数量的实物以充当赋税。一般来说,这种税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无论对刺史首领还是羁縻州民都在其承受能力范围内,以致无承担赋税之忧,所以郑回说南诏属唐时无赋役。而阁罗凤为自己叛唐找借口却说姚州都督府重税自己,又是基于阁罗凤所领羁縻州要定期向都督府进献纳税或姚州都督府根据需要临时征发徭役的事实。 在剑南道以羁縻州为单位由刺史向都督府纳税的州不在少数。戎州都督府下辖协、曲、郎、昆、盘、黎、匡、髳、尹、曾、钩、靡、裦、宗、彻、姚等十六州,“天宝以前,朝贡不绝。”十六州中姚州为正州,而姚州管辖的三十二州,包括以南诏在内的羁縻州,天宝(742-756)以前,也是“朝贡不绝”。(40)事实上,戎州都督府所辖十五羁縻州,及姚州都督府所辖三十二羁縻州,天宝以前直接上京朝贡的州有限,类似情况也出现在其他地区。(41)所谓“朝贡不绝”是指天宝以前各州每年定期向都督府进献,以此形式交纳赋税。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遣越巂都督竹灵倩置府东爨,通安南,“役重赋繁,政苛人弊”,引起爨地骚动。正是由于爨地羁縻州负有向都督府承担赋役的义务,才使得都督府将爨蛮羁縻州的义务扩大化。 在岭南道羁縻州也多以此种方式纳税。唐中宗神龙(705-707)年间,授赵臣礼领军卫中郎将、招慰桂永等卅二州副节度大使,“安百越之众獠,慰五溪之诸蛮……于是,督首领,制羁縻,审土物之有无,定封略之远迩。度职贡,每岁充于王国;会车赋,应期奉于军郡。因是请献海外白璧之宝,愿贿橐中黄金之装。”(42)桂州都督府下属羁縻州。赵臣礼抚定众獠后,诸州首领除年度向中央进献外,还要向郡国(当管州都督府)进献。此即论者所说蕃州定期向当都督府进献外,每年还需向朝廷朝贡。(43)岭南道宜州所管文、兰、镇宁、抚水四羁縻州,“最居偏僻,有州县,且无解宇,所有赋租,宜州差人征催。皇朝因之”。(44)四州无衙署,不可能使州民登记在册据户籍征税,宜州只有定期派人督催四州首领,由他们向所管州民户摊派征集,凑足规定的赋税数目,然后上缴宜州政府。宋承唐制,文、兰等四州仍是以州为单位整体向宜州纳税。唐文宗太和(827-835)年中,桂管经略使董昌龄讨平西原蛮十八州,“夷其种党,诸蛮畏服,有违命者,必严罚之。十八州岁输贡赋,道路清平。”(45)十八州如同从前,承制向桂管经略使进献贡赋。 江南道,“(黔中)凡四使十五郡,五十余城,裔夷岩险以州部修职贡者,又数倍焉。”(46)黔州都督府所管羁縻州倍于正州,所谓“裔夷岩险以州部修职贡者”,即羁縻州以州为单位向黔州都督府纳税。 此外,剑南道一些羁縻州以地方特产充当赋税。如泸州管辖的高、奉、思峨等九州,“供输紫竹”,(47)即以当地盛产的紫竹向泸州官府交纳赋税。《太平寰宇记》所记泸州地区羁縻州民承担赋税是沿袭唐代的规制,高、奉等九州以地方特产充赋税仍是唐代的税收形式。 输纳地方特产也见于正州县。江南西道的涪州,春秋时属巴国,秦为巴郡地,汉为涪陵县,三国时蜀先主于此立涪陵郡,领汉平、汉葭二县。永嘉之乱后,地没于夷獠。至北周保定四年(565),涪陵首领田思鹤归化,于其地置奉州,续又改为黔州。唐开元时(713-741),户一千六百。所属宾化县,唐贞观十一年分渝州巴县之地置隆化县,后因以避唐玄宗讳改为宾化县。“《新图经》云此县民并是夷獠,露顶跣足,不识州县,不会文法,与诸县户口不同,不务蚕桑,以茶蜡供输。”(48)县民尽为夷獠,州县无法使其登记户籍,自然也就无法按户或丁口数征收土特产。在此情况下,州县只有规定一定的税收数目,让县夷獠民集体完成。涪州、宾化县为正州县尚且如此,上述剑南道泸州管辖的高、奉、思峨等九州,自应是以州为单位向当管泸州承担赋税。 唐代羁縻州“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正是由于唐代羁縻州绝大多数以向都督府、都护府进献形式承担赋役义务,不纳入中央财政,因而也无需统计户口,上报户部,并非羁縻州多不承担赋役。唐代以行政设施为单位由土长负责向上级管理机构承担赋役的做法一直延续到清代,(49)不能不说影响深远。这种税收方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虽然具有合理的一面,但是弊端也是明显的。羁縻州部落以集体为单位承担赋役,使得都督府可以根据需要随意增加部落的负担,助长了边州官员的贪鄙行为,以至有的地区因官员贪贿引起部落叛乱,危害边疆的稳定。 (三)正州内蛮獠集体承担固定数量的赋税 陆州为安南都护府属州,开元户四百九十四,《太平寰宇记》记其风俗,“人采珠煮海为业,皆獠蛮、乌浒诸夷所居,不为编户,率以封头为名,大封者数百口,以一户税布五匹、米百斛为恒赋。”(50)陆州是正州,但是民户多为獠户,受生产方式与社会组织形式的限制,官府仍无法使獠民象汉人一样成为在州县注籍的编户齐民,按丁或按户征税。因而依俗以“封”为单位,征收规定数量的赋税。陆州在宋太平兴国年间(967-983)是化外州,非宋版图,乐史《太平寰宇记》所记仍是唐代的税收方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