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刘统:《唐代羁縻府州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2页。 ②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上卷第2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12-625页。 ③张国刚:《唐代政治制度研究论集》,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4年版,第92-111页。 ④石見清裕『唐の北方问题と国际秩序』汲古書院,1998年,173頁。 ⑤苏航:《唐代北方内附蕃部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历史系,2006年,第89-94页。 ⑥[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3《尚书户部·户部郎中》,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77页。 ⑦[日]堀敏一著,苏航译:《中华世界》,[日]谷川道雄主编:《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学的基本问题》,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37页。 ⑧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上卷第2册,第620-625页。 ⑨《旧唐书》卷38《地理志一》、卷39《地理志二》、卷40《地理志三》,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414-1415页、第1520-1526页、第1641页。 ⑩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上卷第2册,第620-625页;苏航:《唐代北方内附蕃部研究》,第90页。 (11)参见拙文《唐代蕃族赋役制度试探》,《民族研究》2004年第4期。 (12)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卷15《厩库》,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085-1086页。 (13)石見清裕『唐の北方問題と國際秩序』168-170頁。 (14)仁井田陞『唐令拾遺』東京大學出版社會刊,1964年,682頁。 (15)石見裕『唐の北方問題と國際秩序』164頁。 (16)参见拙文《唐代蕃族赋役制度试探》,《民族研究》2004年第4期。 (17)[唐]杜佑著,王文锦等点校:《通典》卷6《食货六》,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09页。 (18)《新唐书》卷51《食货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1343页 (19)参见拙文《唐代蕃族赋役制度试探》,《民族研究》2004年第4期。 (20)苏航:《唐代北方内附蕃部研究》,第91页。 (21)惟宗直本『令集解』卷13「赋役令」黑板勝美編『新訂增補國史大系』吉川弘文館,平成6年8月,404頁。 (22)参见拙文《唐代的化外与化内》,《历史研究》2014年第5期。 (23)清原真人、夏野『令义解』巻3「赋役令」黑板勝美主編『新訂增補國史大系』121頁。 (24)唐长孺:《唐西州诸乡户口帐试释》,《敦煌吐鲁番文书初探》,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42、157页。 (25)姜伯勤:《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丝绸之路》,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版,第172页。 (26)姜伯勤:《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丝绸之路》,第162-165、183页。 (27)参见拙文《敦煌文献所见唐代轻税州》,《敦煌研究》2004年第4期。 (28)《通鉴》卷204,则天后垂拱三年(687),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6445页。 (29)[宋]乐史著,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卷88《剑南东道七》,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743页。 (30)[宋]王溥:《唐会要》卷73《安南都护府》,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322页。 (31)《通鉴》卷250,唐懿宗咸通二年(861)六月《考异》曰:“《实录》……《补国史》”,第8094页。 (32)参见张泽成《唐五代赋役史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27页。 (33)王溥:《唐会要》卷73《安南都护府》,第1322页。 (34)《通鉴》卷249,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六月,第8070页。 (35)王溥:《唐会要》卷73《安北都护府》,第1314页;[北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170《帝王部·来远》,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影印,第2052页。 (36)[日]松田寿男著,辛德勇译:《绢马交易研究札记》,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9卷《民族交通》,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420页。 (37)《通鉴》卷232,唐德宗贞元三年(787),第7480页;《新唐书》卷222上《南蛮传上》,第6272页。 (38)[唐]郑回:《南诏德化碑》,[清]王昶编:《金石萃编》卷160,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91年版。 (39)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3《尚书户部·户部郎中》,第78页。 (40)《旧唐书》卷41《地理志四·剑南道》,第1698页。 (41)《新唐书》卷221下《西域传下》,第6247、6254页。记载唐在中亚昭武九姓中米国及葱岭以西十六国中帆延置府州后,“自是朝贡不绝”。然而上述两地自唐置府州后,进京朝贡的次数现存资料断断续续,无论如何说不上“朝贡不绝”。所谓“朝贡不绝”应是上述府州属唐时定期向主管机构安西都护府进献,而非向长安朝贡。 (42)[唐]佚名:《唐故右领军中郎将使持节招慰仆罗大使赵府君(臣礼)志文并序》,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1页。 (43)高明士:《羁縻府州制度》,氏著:《东亚古代的政治与教育》,台北:喜马拉雅研究发展基金会2003年印行,第29-63页。 (44)乐史撰、王文楚点校:《太平寰宇记》卷166《岭南道一二》,第3214页。 (45)《文献通考》卷330《四裔七·西原蛮》,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587页。 (46)[唐]权德舆:《黔州观察使新厅记》,《全唐文》卷494,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040页。 (47)乐史撰、王文楚点校:《太平寰宇记》卷88《剑南东道七》,第1743页。 (48)乐史撰、王文楚点校:《太平寰宇记》卷120《江南西道十八》,第2388-2390页。 (49)如“四川雅州府属口内土司”:董卜韩胡宣慰司,“贡马四匹,每匹折征银八两,共银三十二两。又旧官鱼通地方地方草粮五十石,折征银五十两,俱解交藩库”;沈边长官司余世统,“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颁给印信,每年纳赋五十两,交泰宁协,兑支兵饷”;冷边长官司,“于康熙四十九年颁给印信,每岁认纳杂粮八十石,折征银四十两,交泰宁协,兑支兵饷”。[清]张海著:《西藏纪述》,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版,第1-3页。《西藏纪述》此例甚多,不一一枚举。 (50)乐史撰、王文楚点校:《太平寰宇记》卷171《岭南道十五》,第3276、3277页。 (51)乐史撰、王文楚点校:《太平寰宇记》卷74《剑南西道三》,第1507页。 (52)乐史撰、王文楚点校:《太平寰宇记》卷78《剑南西道七》,第1574页。 (53)乐史撰、王文楚点校:《太平寰宇记》卷78《剑南西道七》,第1573页。 (54)乐史撰、王文楚点校:《太平寰宇记》卷88《剑南东道七》,第1742页。 (55)乐史撰、王文楚点校:《太平寰宇记》卷88《剑南东道七》,第1743页。 (56)傑谢镇百姓承担赋役名目参见俄藏文书Dx.18925《某年正月六城都知事牒为偏奴负税役钱事》、Dx.18915《某年九月十七日傑谢镇贴羊户为市羊毛事》、Dx.18916《大历十五年(780)傑谢镇为征牛皮二张事》、Dx.18921《傑谢镇牒为傑谢百姓摊征事》、Dx.18920《大历十四至十五年(779-780)傑谢百姓纳脚钱抄》。转引自张广达、荣新江《圣彼得堡藏和田出土汉文文书考释》,季羡林等主编:《敦煌吐鲁番研究》第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8-229页。 (57)唐代官市由政府出钱据时估中价购买,但是各级官府在向百姓购买时,往往低价获得优质物品,因而官市也就成为百姓的一项负担。 (58)李林甫等著,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6《户部尚书》,第80页,记载:“凡天下舟车水陆载运皆具为脚直,轻重、贵贱、平易、险涩而为之制。”“脚直”即“脚钱”。 (59)[唐]佚名:《唐建中五年(784)孔目司贴》,小田義久『大谷文書の研究』京都法藏館,1996年,71頁。 (60)参见刘安志、陈国灿《唐代安西都护府对龟兹的治理》,《历史研究》2006年第1期。 (61)[唐]张九龄:《贺诛奚贼可突干状》,《全唐文》卷289,第2931页。 (62)参见樊文礼《唐代羁縻府州的类型划分及其与藩属国的区别》,《唐史论丛》第8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76-93。 (63)《元史》卷58《地理志一·序》,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345-1346页。 (64)[唐]李德裕:《李卫公会昌一品集》卷8,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61页。 (65)参见谭其骧《唐代羁縻州述论》,《长水集续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38页。 (66)[晋]常璩著,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卷3《蜀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185页。 (67)参见章群《从属国到羁縻州府》,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讨论会秘书组编:《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54-465页。 (本文原载于《中国经济史研究》2016年第2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