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元史》编纂者言:“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汉梗于北狄,隋不能服东夷,唐患在西戎,宋患常在西北。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63)《元史》所说大有唐未做到使羁縻州承担赋役之意,元代固然对唐羁縻州之地相较于前代统治力更强了,征税更为直接,然而唐代也是将羁縻州列于内地,(64)虽不要求所有羁縻州承担赋役,甚至在一些正州内蕃夷也不要求承担赋役,但也在广大区域内以不同程度、不同形式征收赋税,《元史》所论难免失之偏颇。 唐代周边内附诸族(其中包括羁縻州百姓)承担赋役没有整齐划一的规定,除了客观因素之外,这也与历代王朝对待周边内附部族的指导思想有关。谭其骧先生试图区别羁縻州与正州的标准,纳赋为其中一项,最终认为唐王朝在法制上并未对二者作出明确规定。(65)如果援引前代史实或许对谭其骧先生的结论能做进一步的理解。《华阳国志》卷三《蜀志》记载:“宣帝地节三年(前67),武都白马羌反,使者骆武平定之,因慰劳汶山郡。吏及百姓诣武自诉:‘一岁再役,更赋至重,边人贫苦,无以供给,求省郡。’郡建以来四十五年矣。武以状上,遂省郡,复置北部都尉。”(66)汶山吏及百姓因汶山郡无法完成税收而明确提出省郡,最终得到中央同意,省郡复置都尉。这表明周边诸族置郡后要严格执行中央政令,汶山郡只有成为属国都尉后才能获得减免赋税的待遇,所以才有汶山吏与百姓提出省郡的请求。唐代羁縻府州的性质,可追溯到汉代的属国都尉。(67)唐代将内附部族设立的州明令定为羁縻州,旨在明确对待内附部族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因而也就难以在法制上有区别于正州的统一标准。唐代周边内附诸族不同地区、不同族属、不同类型承担不同形式的赋役,或者一些地区不承担赋役,体现了唐治理周边内附诸族不同于经制州行政制度的指导思想,具有羁縻性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