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党史 >

左翼文艺运动与党的文化战略(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文汇报 王锡荣 参加讨论

    左翼文艺运动是中共文化战略的发端
    课题组研究发现,左翼文艺运动的产生,有复杂的历史原因,而其发端,是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李立三、周恩来发现倡导革命文学的左翼文学社团创造社、太阳社与鲁迅等进行激烈而无原则的争论,同室操戈,而放过了真正的敌人——帝国主义文化和封建主义文化及其代表。李立三和周恩来都认为:创太二社都是“左派”革命文学团体,而鲁迅自五四以来一直是代表社会前进力量的进步作家,创太二社不但不应当与鲁迅进行这些无谓的论争,而且应当联手鲁迅向黑暗势力抗争。揆诸各种记载,可证解散创太二社,组建左翼文艺组织,是中央政治局的共识。以前国外有研究者说,筹建左翼团体是由于中共领导人感觉到对文化人必须采用怀柔政策,那完全是臆测。
    1929年6月,中共中央六届二中全会在上海召开,李立三进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并担任中宣部部长。之后在李立三主导下,成立了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由原创造社社员潘汉年担任书记。这是党内前所未有的专门管理文化的机构,可说是个创举。中央文委成立后,迅速开展工作,其第一项工作就是筹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李立三亲自找中宣部、江苏省委以及创太二社的负责人和骨干分别谈话,还找了鲁迅沟通,达成共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30年3月2日左联成立。李立三虽然只是中央宣传部长,但出于一些历史原因,他实际上成为中央主要负责人。在李立三主持下,中央政治局决定,组建中央文委,制止革命文学论争、筹组左翼各联和文化界总同盟(文总),表明这是中共中央的战略决策。
    文委和各左翼文艺团体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文化战略的发端,这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重要创新。党在成立整整8年的历程中,第一次有了主动的文化战略,这也标志着她的先进性,其他所有政党都还没有这样的战略眼光。后来国民党也发现了中共文化战略的威力。当第四次“军事围剿”失败后,国民党总结教训时,就发现了这一点,他们惊呼:“四次围剿”之所以全都失败,不仅是因为红军的顽强,还因为源源不断有各地青年投奔苏区红色根据地,更重要的是一般青年的心全都被“赤化”了。因此提出:必须在“军事围剿”的同时推出“文化围剿”,从文化上与中共抗衡。接着他们发动“文化围剿周”,办了数十个刊物,大肆封杀左翼文化,疯狂捕杀左翼文化人……但是没有奏效。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国民党政权的失败从1930年已经开始了。
    中央文委并没有止步于左联的成立,而是迅速拓展,于5月筹建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社联),7月筹建中国美术家联盟(美联),8月成立中国左翼剧团联盟(剧联,后改戏剧家联盟),9月筹建左翼文化界总同盟(文总),以后又陆续建立中国左翼新闻记者联盟(记联或新联)、汉语拉丁化联盟(语联)、左翼教育工作者联盟(教联),以及电影小组、音乐小组等团体。研究发现,这些陆续建立的社团,多半是由左联派出骨干前往牵头筹建的。在关于文总筹建的报道中明确指出:文总的筹建工作由左联牵头。实际上,左联的好几任党团书记(冯乃超、冯雪峰、阳翰笙、周扬)后来先后升任中央文委书记,由此也可以看出,左联是所有左翼文化组织的领头羊,在整个左翼文艺运动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文总则成为中央文委实际上的公开机构,来组织协调左翼各联。
    左翼团体的基层,有专门委员会、成员小组以及各地分支机构,此外还建立了各种外围组织——在学校有文艺研究会,在工厂有读报会,还有说报团,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可称严密的左翼文化组织网络,迅速有效地传达组织的信息和指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